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 极昼区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太阳高度公式的证明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极昼区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太阳高度公式的证明 湘教版必修1

极昼区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太阳高度公式的证明.
极昼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 )和子夜太阳高度角(H 最小)可以用
下面公式求得。

(φ为当地纬度。

δ为当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我们用两种方法证明:
法一:太阳视运动图法
如图1(1)所示,北半球某极昼区某日太阳视运动图,Z 为天顶,P 为北天极,ESWNO 所在平面为地平圈,AEBWO 所在平面为天赤道,O为地心,CD O ′平面切天球的圆为该天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它平行赤道平面,是天球上的纬线圈。

图1(2)为简图,∠AOC =δ,∠NOP =φ , ∠SOC =H,∠NOD =H 最小。

我们用图1(2)来推导一下上面的公式:
H =90°-(φ-δ) H 最小=φ+δ―90°
如图所示∠AO C=∠BO D=δ,∠CO S=H,
∠ZO A=∠NO P=φ(等量代换)
∠ZO A=∠Z′O B=φ(对角相等)
∠PO A=90°(天轴垂直天赤道平面)
∠ZO S=90°(天顶垂直地平圈)
H=∠ZO S-∠ZO C
=90°-(∠ZO A-∠AO C)
=90°-(φ-δ)
H最小+∠NO Z′=∠DO Z′
H最小+90°=∠Z′OB+∠BO D
∴H最小=φ+δ-90°(等量代换)法二:地球剖面图法
如图3所示,太阳直射点在北半
球δ时,(90°N-δ)以北地区为极
昼,图中A点(纬度φA )位于极昼地
区,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为子夜的
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
度即H最小,A′点的太阳高度为正午
太阳高度角(H),A与A′点同纬
度。

现来探讨H最小、H与φ、δ之
间的关系。

证明:(1)已知直射点δ,H
δ=90°,
∵ OC∥AE(太阳光线平行)
∴∠EAO+∠COA=180°…①(同旁内角互补)
又∵AB是A点的地平线 AO⊥AB
∴∠EAO=90°+H最小…②
∵δ+∠COA+φA=180°即:∠COA=180°―δ―φA…③
将②③代入①得 90°+H最小+180°―δ―φA=180°即:H最小=φA+δ―90°
(2)已知 A′E′∥OC
∴∠A′E′O+∠CO A′=180°(同旁内角互补)
又∵∠CO A′=φA′―δ,
∠A′E′O=H+90° (A′B′⊥A′O)
∴ H+90°+φA′―δ=180°(等量代换)
即:H=90°-(φA′-δ)
南半球出现极昼时,极昼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和子夜太阳高度角(H最小)的求法与北半球类似。

依据上述公式还可推出,极地点极昼时H=H最小=δ;正好发生极昼的地区的纬度与δ为同半球且互为余角,H最小=0°,H=2δ。

证明后,上述公式在解题中可直接运用。

例1:图4为A地某天太阳沿经线照射的
示意图,求A地的纬度φA和太阳直射点的纬
度δ
解析:依题意得知,A地这一天沿经线
南北方向上都有太阳照射,说明A 地这一天处于极昼时期,北边的太阳高度大,为正午太阳高度H A ;南边的太阳高度角小,为子夜太阳高度H 最小,且A 地位于南半球。

依公式列出方程组
例2:图5为某地太阳视运动示意图,
求该地φ和这天的δ。

解析:依题意得知,该地全天太阳都
在地平圈上,说明该地处于极昼时期,
南边的太阳高度最大,为正午太阳高度
H ;北边的太阳高度最小,为子夜太阳高度
H 最小,且该地位于北半球。

依公式列出方程组
H =90°-(φ-δ)
H 最小=φ+δ―90°
35°=90°-(φA -δ) 5°=φA +δ―90°
解之得
φA =75°S
δ=20°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