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
教材版本:李砚祖、王明旨主编;徐恒醇著
课后题:
第六章风格变迁论
简答题:
一、为什么说风格的形成是设计师走向成熟的表现?
二、不同时代、民族和地域特点对产品或建筑风格的变迁有什么影响?
三、对中国传统器物的风格研究形成了哪些范畴?
四、为什么说装饰变革可以成为风格变革的先锋?
五、怎样认识现代设计与后现代设计中的不同风格特征?
课后题参考答案:
一、答:产品设计也像建筑设计一样,可以形成不同的风格特征,这是产品设计走向成熟的标志。
风格是对形式的抽象,当一种类型的产品构成一定的审美形象时,它的相对稳定的形式他正便升华为一种风格。
风格是设计文化中高层次的问题,构成设计美学中一个特有的范畴。
产品风格是产品设计师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在设计实践中的体现,它既是创造主体的主体性表征,也反映出不同类型产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性。
二、答:设计是通过文化对自然物的改造和重组,它具有文化整合的性质,因此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民族和地域,设计的风格必然出现迥异、时代的、地域的和民族的特征。
在这里,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和生产力水平,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自然条件、不同民族的性格和审美情趣必然通过设计风格表现出来,成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见证。
三、答:(1)虚与实,把握造型审美特征;
(2)巧与拙;
(3)雅与俗,在器物设计中,俗是设计创作的源泉,雅是设计的一种参照和楷模;
(4)浓与淡,艺术形式特征。
四、答:装饰变革可以成为风格变革的先锋。
建筑、家具和织物中自觉地表现出来的新奇的装饰形式和图案与欧洲所有的传统形式都截然不同,这使装饰直接成了变革的先锋。
同时,装饰增强了设计者们的自我意识。
正是从产品装饰的变化中开拓了现代主义产品风格,装饰的变化成了新风格的先导。
成功的设计将以它特有的装饰方式和风格特征给人以艺术美和功能美的享受。
审美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时代风格和产品风格也会不断推陈出新,它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从中展现人们的生活风貌和心理特征。
五、现代设计:现代设计产品风格的形成是从19世纪末现代桥梁设计和建筑设计开始的,20世纪中这种风格的变迁经历了对传统形式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一次螺旋上升过程。
以产品设计语义学为导向的后现代设计,又是对功能主义的一次否定,它促使现代设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现代现代设计中仍然存在历史主义风格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了功能造型的实用性与审美的统一,现代设计主义设计普遍称为“国际风格”。
20世纪50年代对设计影响最突出的因素,是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引入。
后现代设计:随着后现代建筑运动的兴起,设计师等个向大众趣味靠拢。
美国建筑师文丘里针对对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提出了“少则令人生厌”,并以胶合板材料设计制作了仿古典家具。
主张以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以功能主义为中心。
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大量采用各种历史的装饰,加以折衷的处理,打破了国际主义多年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