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资料请访问.(.....)呈报:总裁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态势与分析北钢集团信息委员会政策调研组二〇一〇年三月十日目录一、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历程 (3)二、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模式分析 (8)三、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9)1.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的障碍因素 (9)2.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的促进因素 (10)四、中国钢铁企业重组态势分析 (11)1.未来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趋势 (11)2.尚未重组钢铁企业情况分析 (13)五、结论 (14)附表1--中国重点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汇总表 (15)附件: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态势与分析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带动下,近年来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迅猛,粗钢产量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2009年中国钢铁总产量5.68亿吨,其中国内五大钢铁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占同期全国钢产量的29%,这与《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国内排名前5位钢铁企业的产能占全国产能的比例达45%以上”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为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解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中国政府与行业协会先后出台《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
其中近期即将出台《促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2011年,国内排名前5家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45%以上;到2015年,排名前10家钢铁企业的产量比例达到60%左右。
并且强调要重点发挥优势特大型钢铁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这些企业的跨区域联合重组,形成若干个在国内市场具备行业影响力且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
发挥宝钢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快其在全国范围内的联合重组;推动鞍钢、本钢、攀钢的实质性重组;支持武钢通过联合重组落实其中西南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其它千万吨级特大型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
鼓励东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等钢铁产能大、企业数量多的省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并积极参与跨区域联合重组。
本文通过对中国重点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历程、模式和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今后国内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趋势进行了分析预判。
一、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历程目前中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大多数都参与联合重组,其相关情况见附表1。
中国主要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历程如下:上海宝钢集团公司:1998年宝山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和上海梅山钢铁公司,组建了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宝钢集团公司重组新疆八一钢铁公司。
2008年宝钢集团公司和广东省国资委、广州市国资委共同出资组建的广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重组了广钢公司和韶钢公司。
2009年宝钢集团公司从浙江杭钢公司手中收购了浙江宁波钢铁公司。
另外,钢铁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宝钢和包钢的重组,2007年宝钢已与包钢签定战略协议。
宝钢集团公司上海本埠加上八一钢铁公司、宁波钢铁公司、广钢公司和韶钢公司,总产能达到5500万吨。
如果包括包钢公司、湛江钢铁项目及重组的其它钢铁公司,总产能将达到8500万吨。
河北钢铁集团公司:河北钢铁集团公司于2008年在石家庄正式挂牌,组建了国内当时产能最大的钢铁集团,主要包括唐钢公司、承钢公司、宣钢公司、邯钢公司(含新区邯宝公司)以及河南舞钢公司。
另外,唐钢公司还入股唐山其它几家钢铁公司。
目前,河北钢铁集团正和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公司洽谈重组其下属石家庄特钢公司。
河北钢铁集团到已形成5300万吨规模。
鞍本钢铁集团:2005年鞍本钢铁集团挂牌,虽然目前双方还没有走到资本层面上的联合,但已是大势所趋,按照产业政策,鞍钢一步将重组攀钢、东北特钢。
目前鞍钢和攀钢重组已进入资本整合阶段。
2006年鞍钢和福建三钢签订战略联系协议,欲借重组三钢之余,在东南沿海新建钢铁基地。
鞍钢集团公司和凌钢公司合建的朝阳钢铁项目投产在即,营口鲅鱼圈港钢铁项目一期也已经投产。
鞍钢本埠加上本钢、鞍凌钢铁、营口鲅鱼圈港钢铁项目(一期)总产能可达4000万吨,如果将攀钢、东北特钢、三明钢铁以及营口二期计算在内,则产能可达6500万吨。
山东钢铁集团公司:山东钢铁集团公司于2008年3月挂牌成立,包含济钢、莱钢和张店钢铁。
2009年山东钢铁重组民营企业日照钢铁。
山东省规划通过淘汰济钢、莱钢和日钢落后产能,在日照港建立钢铁基地,同时逐步将其它中小钢铁企业如青岛钢铁纳入山钢集团。
山东钢铁集团目前约有3800万吨,如果日照钢铁项目能够实施,加之淘汰部分落后产能并再重组其它钢铁企业,则总产能可达4000万吨。
湖北武钢集团公司:2005年武钢集团公司重组鄂钢公司。
2007年武钢集团公司与昆钢公司签署战略重组的框架协议。
2008年3月国家正式批准武钢集团公司重组柳钢公司,组建广西钢铁集团公司,并在防城港新建钢铁基地。
武钢集团目前有3600万吨规模,如果含防城港新建钢铁基地,则总产能可达5600万吨。
江苏沙钢集团公司:沙钢集团公司2006年重组了江苏淮钢公司。
2007年先后重组了河南永兴钢铁和江苏永钢公司。
2008年重组了江苏鑫瑞特钢公司和锡兴钢铁公司。
2010年2月份,宝钢与沙钢签订战略协同合作意向书。
沙钢已形成3500万吨的规模。
北京首钢集团公司:2006年兼并重组了贵州水钢,兴建首钢秦皇岛中厚板公司和迁安钢铁公司,同年首钢与唐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合建曹妃甸京唐钢铁项目。
2009年首钢分别重组了山西长治钢铁和贵阳特钢。
目前首钢正在洽谈重组吉林通钢公司。
首钢集团目前约有3000万吨总产能,如果北京地区产能今年全部淘汰,成功重组通钢,总产能约3200万吨。
安徽马钢集团公司:2005年马钢集团重组了合肥钢铁,并准备搬迁新建钢铁项目。
2006年,宝钢和马钢签署战略联盟框架协议,但安徽省规划做大马钢,总产能最终形成2000万吨模。
目前产能1800万吨。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公司:1997年由湖南湘钢公司、涟钢公司和衡阳钢管公司联合组建湖南华菱钢铁集团。
2005年米塔尔钢铁公司收购华菱管线股份有限公司36.67%的股权。
2007年华菱集团增资控股江苏锡钢。
总产能1800万吨。
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公司: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是在整合河北省中小民营钢铁企业基础上于2006年成立。
集团包括东山冶金、文丰钢铁公司、文安钢铁公司和新金钢铁公司等多家企业。
总产能达1700万吨。
四川攀钢集团公司:攀钢集团先后重组成都钢铁、成都无缝钢管、长城特钢、西昌新钢业。
按照国家产业规划,攀钢将并入鞍钢。
攀钢目前总产能1200万吨。
山西太钢集团公司:1998年太钢集团对临钢整体兼并。
山西省规划都要求太钢与山西省内钢铁企业进行重组。
目前山西地区已有部分民营钢铁企业要求并入太钢。
总产能1100万吨。
甘肃酒钢集团公司:2008年酒钢集团与哈萨克斯坦欧亚工业财团所属的国际矿产资源公司(IMR)成立中外合资公司。
总产能在1000-1200万吨之间。
内蒙古包钢集团公司:2007年宝钢与包钢签署战略联盟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根据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在发展规划、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品互补、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合作。
目前产能1000万吨,宝钢规划将其扩到1500万吨规模。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公司:民营企业建龙重工集团先后通过重组方式组建了唐山建龙、吉林建龙公司、承德建龙、黑龙江建龙、抚顺新钢铁5家钢铁公司。
总规模1000万吨。
陕西钢铁公司:2009年9月陕西钢铁公司挂牌成立,逐步并入龙门钢铁、汉中钢铁和略阳钢铁,总产能最终形成1000万吨。
河北唐山国丰钢铁公司:2003年10月唐山国丰、银丰及新丰公司合并后,成为港中旅占51%的股份、丰南镇占49%股份的外商投资企业。
目前总规模900-1000万吨河北津西钢铁公司:河北津西钢铁原是一家民营企业。
2002年至2003年香港嘉鑫集团以投资购股的方式持有东方集团下属公司津西钢铁38%的股份。
2007年阿赛洛米塔尔公司购入中国东方集团28%的股权,后又增持实现控股。
目前总产能800-1000万吨。
江苏南京钢铁联合公司:2003年南钢集团公司与上海复星集团等公司共同成立南京钢铁联合公司。
目前产能近800万吨。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公司:中信泰富属港资企业。
该公司先后收购了江苏兴澄特钢、河北石家庄特钢和湖北大冶特钢。
总产能750万吨。
福建三明钢铁集团公司:2006年鞍钢与福建省国资委、三钢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福建沿海宁德分二期建设1200万吨钢铁项目,后因国家宏观调控及鞍钢建设鲅鱼圈项目无暇顾及三钢项目而搁置。
2010年1月鞍钢与福州与福建省政府再次签订了合作协议。
目前产能600万吨。
二、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模式分析根据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目的、产权结构和操作方式,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控股兼并型。
这种整合模式是实质性重组,控股公司对被兼并公司实现“人财物”的掌控,目前钢铁企业的重组以这种方式居多。
例如武钢重组鄂钢、首钢重组水钢、湖南三家企业涟钢、衡钢、湘钢联合重组成华菱钢铁集团等。
第二类:资本运作型。
这种整合模式以资本运营为主要目的,有的是引入外资和管理机制以盘活企业。
例如香港嘉鑫集团重组河北津西钢铁等。
有的是上市公司互相持股模式,例如宝钢曾收购了邯钢大量流通股,米塔尔钢铁公司收购了华菱管线36.7%的股份等。
第三类:合作建厂型。
这种整合模式在国家控制钢铁总量的大背景下,通过合作建厂的方式实施扩建工程,比独自建厂在操作上相对会容易些。
例如首钢和唐钢合建的京唐钢铁公司、宝钢和邯钢合建的邯宝公司、鞍钢和凌钢合建鞍凌钢铁公司。
拟建的还有宝钢和广东钢铁集团公司合建的湛江钢铁项目;武钢和广西钢铁集团公司合建的防城港钢铁项目等。
第四类:战略联盟型。
这种模式通过签订战略协议,在技术、管理和品种等方面进行互补,实行松散性结合。
例如由鞍钢和本钢组建的鞍本集团在2005年挂牌;宝钢分别与包钢、沙钢签订了战略联盟合作协议等。
三、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的问题分析1.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的障碍因素随着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推行,以及提高中国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的指标要求,中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但在具体实施与操作过程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地方壁垒。
由于我国中央地方实行分税制,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联合重组中,企业重组对地方政策的税收影响较大,因此地方钢铁企业被重组时往往最大的阻碍是地方政府。
目前国家正在制订相关政策,平衡中央和地方的税收矛盾。
例如2006年宝钢与马钢签订了《战略联盟框架协议》企图重组马钢,而安徽省政府支持马钢独立做大。
二是机制矛盾。
一方面,中国钢铁企业按管辖权限分为中央直属、省属、市属企业,因所有权归属的不同,给钢铁企业联合重组造成产权与经营者任免归属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