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教学实施方案模板

专业教学实施方案模板

成都市公共交通职业中学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教学实施计划一、专业名称:汽车运用和维修二、招生对象及学制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以3年为主;实行学分制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年限(三年)为参考,要求必须完成总计170学分(德育学分除外),积极试行弹性学制。

三、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1、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汽车维修、汽车整车和零配件销售、汽车美容装潢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和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从事汽车维修机工、电工、钣金工、涂装工、美容装潢工和整车和零配件销售员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使用性技能人才。

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企业需求,本专业的专门化方向划分。

3、人才规格本专业领域培养培训技能型人才,应特别突出以下知识、技能和态度:(1)熟悉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过程。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严格遵守汽车维修服务业的相关法律、法规;(2)能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一般的技术问题(如故障诊断、排除),具有汽车拆装、日常养护、使用的基本技能;(3)具有借助工具书阅读一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5)具有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以及汽车维修、检测、营俏、保险和理赔等方面的相关知识;(6)具有本专业职业范围内的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和专项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同时,各专门化方向还应具有各自特色的知识和技能——A、汽车机修方向:1、正确识读零件图。

2、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量具、维修设备、检测设备。

3、掌握发动机、底盘、电气各总成结构及工作原理、拆装工艺、检测及调试工艺和方法。

4、具备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汽车电器方向:1、正确识读零件图。

2、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量具、维修设备、检测设备。

3. 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机械和电气基础知识。

4. 掌握一到两个汽车和电气维修专门化技能。

C、汽车美容装潢方向:1、能正确识读汽车零件图、车身图纸。

2、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量具、维修设备、检测设备3、掌握汽车车身各总成结构、拆装工艺、校正和修复方法。

4、具备汽车车身损伤检测、整形修复的能力。

D、汽车轮胎方向1、正确识读零件图、轮胎图纸。

2、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量具、维修设备、检测设备3、掌握汽车轮胎结构、拆装工艺、校正和检验方法、。

E、赛车方向1、正确识读零件图。

2、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量具、维修设备、检测设备。

3、掌握发动机、底盘、电气各总成结构及工作原理、拆装工艺、检测及调试工艺和方法。

4、具备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改装、防撞架改装、排气管改装、涡轮增压改装、引擎改装、车灯改装等技能。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包括:本专业开设的每一门课程的名称、教学内容、课时数、基本要求、学分、能力目标和考核方式等。

课程分为以下三类:(一)公共基础课程1、职业生涯规划(32学时)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

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2、职业道德和法律(32学时)职业道德和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3、经济政治和社会(32学时)经济政治和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常识教育。

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4、哲学和人生(32学时)哲学和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语文(160学时)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使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6、数学(128学时)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和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7、英语(128学时)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之一,是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使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计算机使用基础(100学时)计算机使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使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9、体育(80学时)体育和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和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内容、方法、原理,以促进学生体质和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类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和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传授体育和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二)专业技能课程(含实习实训环节)(1)机械基础(56学时)学习汽车材料基础知识、学习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图示方法和国家制图标准,能正确阅读汽车零件图;学习测量技术基础知识,能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量缸表进行测量;了解机械的组成,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使用;了解液压传动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汽车认识(含汽车拆装)(98学时)了解汽车的发展简史,世界主要汽车品牌及其商标形象和含义,了解汽车运动。

了解汽车各系统的基本结构、零件名称和作用。

学会规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工具。

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正确的劳动态度。

(3)汽车发动机机械构造及维修(含发动机构造及维修专周)(140学时) 具备汽车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发动机大修工艺等基本知识;能熟练使用发动机维修的常用工量具、设备和检测仪器;学生具有发动机拆卸、检修、装配、调试能力;具有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汽车底盘机械构造和维修(132学时)具备汽车底盘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构造、工作原理、维修工艺等基本知识;能熟练使用底盘维修的常用工量具、设备和检测仪器;学生具有底盘各总成拆卸、检修、装配、调试能力;具有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汽车动力电器设备和维修(132学时)具备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具备汽车动力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维修等基本知识;能熟练使用汽车电器的常用工量具、设备和检测仪器;学生具有汽车动力电器各总成拆卸、检修、装配、调试能力;具有汽车电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计算机使用专周掌握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具有文字处理能、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并获得相应计算机使用能力证书。

2、专业限选课A、机电维修方向(1)汽车维护和保养(132学时)按照二级维护作业国家标准《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结合汽车制造商的具体要求,对我校实训教学用车实施4万公里保养规范作业。

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

(2)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检测和维修 (132学时)具备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工作原理、检测方法等基本知识;能熟练使用电控发动机维护、修理、检测和诊断仪器设备;掌握电控发动机维修、装配、调试和主要电子元件的测试方法;能诊断并排除电控发动机常见故障。

(3)自动变速器和底盘电子控制系统(132学时)具备自动变速器、ABS、电控悬挂、动力转向等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识;正确使用常用拆卸工具和测试仪器仪表;掌握自动变速器、ABS、电控悬挂、动力转向等系统的正确拆卸、装配、调试和主要电子元件的测试方法;能诊断并排除自动变速器、ABS、电控悬挂等系统常见简单故障。

(4)汽车车身电器及附属电气设备(132学时)具备汽车车身电气系统的控制和配置、灯光的自动控制、空调、座椅自动调整、音响、安全防盗等系统结构、工作原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常用检测测试仪器、仪表;能正确识读汽车电路图;掌握车身电气主要系统拆卸、装配、调试方法;能诊断并排除车身电气的常见故障。

B、车身修复方向(1)钣金修复技术(132学时)具备汽车车身结构、车身识图和展开放样、车身检验和校正等基本知识;掌握钣金修复基本工艺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基本具备车身结构件的整形修复能力。

(2)汽车装饰和美容(132学时)具备汽车美容和装饰技术基本知识;掌握汽车美容装饰的工艺流程、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能熟练进行汽车清洗、抛光打蜡、汽车装饰和汽车防护等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