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一、编制依据:1、G92南线(杭甬)高速公路绍兴段、G15W(上三)高速公路上嵊段受损交通安全设施维修项目施工招标文件等;2、现场考察情况及相关资料;3、业主提供的补遗书;4、国家现行公路工程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法律、法规等。
二、编制原则1.严格遵循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写工作中,严格按设计要求认真执行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我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专业化、机械化联合作业的特点,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本标段的工程建设。
3.根据项目法施工的原则,组织本工程的施工。
通过与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的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
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佳组合。
实事求是的确定工期、施工方案,确保按期、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所有的工程项目。
4.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工序施工中,对于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要积极采用,发挥科技在路桥施工中的先导作用。
三、工程概况1、工程简述浙江沪杭甬高速公路、上三高速公路是浙江省内重要的交通干线。
本次因交通事故等引起受损的交通安全设施维护修理项目为:G92南线(杭甬)高速公路绍兴段(K204+872—K252+824)全长共计:47.952公里。
G15W(上三)高速公路上嵊段((K194+556—K259+610)全长共计:65.054公里。
2、交通、电力、通讯等设备条件沿线主要依靠公路,公路网分布较均匀,交通方便,运输条件良好;有电讯服务。
各种规格齐全;附近有电力供应,为满足需要考虑部分自备电源。
3、主要工程数量修理浆砌片石、方格边沟,修理浆砌片石护坡等。
4、总体施工目标质量目标:合同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
安全目标:确保安全零事故,创安全文明工地。
工期目标:确保在工期二年内完工。
四、总体施工布置1、组织机构为保证本合同段工程优质、快速、安全地建设,我公司组织有公路施工经验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组成项目经理部,围绕本工程既定目标,实施项目法施工管理。
项目经理部下设五部一室、一个施工队。
参加本项目施工(详见项目管理机构)。
我们将利用自身优势,组织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才,精良的施工队伍。
对合同段实施全过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全面履行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的职能,实施统一计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严格履行合同条款,优质高速完成本合同全部工程内容。
挑选施工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的优秀专业施工队伍参加本工程施工。
2、施工段的划分根据本标段施工特点和总体工期安排,经合理平衡调配施工力量,我们拟将本标段工程划分如下,具体为:施工队:负责修理浆砌片石、方格边沟,修理浆砌片石护坡等的施工。
3、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的业主要求工期为二年。
我公司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经合理部署,拟于2013年11月1日开工至2015年10月31日交工,确保在要求工期内完成合同规定的全部工作内容。
4、劳动力、主要材料及主要机械配备计划本合同段工程量不大,但战线较长,施工较为分散的特点,我公司将精心组织,合理布置,投入精良的施工队伍。
(1)劳动力本工程平均施工人数为8人,施工高峰人数为12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根据实施性施工作业计划的需要,分轻重缓急,普通工种可在各施工班组内调剂,技术工和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部统一调配。
本工程各施工工序基本处于平行施工状态,用工峰值曲线平缓连续,因此上述的调配方法符合便于施工管理的原则。
主要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含技术工)由公司总部派遣,部分普工从当地或外地招募,陆路进场。
(2)主要材料根据使用材料的性质、数量、产地的不同,考虑采用有针对性的运输方法。
施工材料的进场和设备的进退场方式要综合考虑到安全可靠,既满足施工需要,又经济合理的原则。
(3)设备总共投入各种机械10多台套,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详细力量配备见施工力量配备及机械装备表。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投入施工的所用的主要设备统一由公司总部调入,施工机械考虑全部采用陆运入场,由项目部物资设备科调度。
五、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立柱安装应与图纸相符,并与公路线形相协调,图纸未明确的应以监理人或业主指示进行。
立柱穿心螺丝孔中心与地面(硬路肩外缘)的垂直高度为60CM。
2.中央分隔带原立柱基础用水泥混凝土加固的,在施工时如果高度不够需清除原基础,重新浇筑。
同时,立柱可采用长1250mm立柱,并对1250mm立柱用水泥混凝土浇筑基础固定。
3.中央分隔带立柱施工(a)立柱采用打入法、挖埋法或钻孔法施工,施工时应精确定位,立柱应牢固地埋入土中,达到要求的深度,2150mm立柱打入深度为1400mm, 1250mm 立柱埋入深度为400mm,并不得损坏立柱端部,柱帽应固定在立柱螺丝上。
(b)原立柱用水泥混凝土基础固定的,需清除原基础,重新浇筑。
(c)杭甬中分带立柱施工维修时,应充分考虑中分带下埋藏有光缆管孔,应认真核实光缆位置,原则上立柱埋设以原有方式进行。
如立柱施工中发生光缆被打断情况,由承包人自行承担一切经济、行政、法律责任。
(d)立柱采用水泥混凝土浇筑固定时,采用C25混凝土,规格为600mm×600mm×500mm,其施工要求见本规范第410节有关规定。
4.护栏立柱重打(a)原立柱拔起重打前应检查立柱外观的完整性,并事先将立柱内的泥土掏空,不得将拔起后的立柱直接打入。
(b)立柱打入应符合602.03-3(2)c项要求。
5.立柱安装时,应注意避免损坏预埋管线,若造成损坏,承包人应自费负责修好,由此引起的的损失或法律责任由承包人全部承担。
在立柱施工中如遇地下通讯管线、电缆线或涵洞洞顶填土不足时,应根据监理人的指示适当调整立柱的位置,无法避开时立柱基础采用水泥混凝土浇筑。
6.立柱安装就位后,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应形成平顺的线形,间距准确,使在架设护栏时无须为对孔或任何其他原因而移动立柱。
增加602.03-3(6):(6)施工产生的废料必须移运出高速公路之外。
六、资料的整理和上报1、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管理目标(1)工程技术资料是工程施工过程的原始记录,是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是日后工程维护的重要档案资料。
本工程确保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系统,满足业主和市城建档案馆归档要求。
(2)本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确保达到申报优良工程的编制水平。
2、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管理网络3、施工过程技术资料的归档管理措施(1)实现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制、落实资料管理岗位职责,做到收发、审阅、归档、保管、汇编、移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建立资料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实现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收集整理资料,做到不丢弃、不漏项、不填错、图实相符。
(3)建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的资料专题会议制度,定期督促、协调、明晰、统一资料管理。
(4)根据有关要求和工程特点,按照工程验收资料、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工程质量保证技术资料、工程质量评定资料、竣工图、声像资料、安全管理资料的分类原则,编制各分部工程的技术资料汇编目录清单,指导资料员收集和汇编工程资料。
(5)应用电脑和文字、表格处理软件,以及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用具,实现归档文字材料规格幅面统一,字迹清楚、牢固,字体端正。
(6)设置现场资料室,配置统一档案夹和档案柜,确保资料管理有序,不散失,不变潮,不高温暴晒,清洁整齐。
(7)派驻有经验的专职资料员,随时根据工程的进度和资料管理工作量,调整增加人员,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力求在资料收集、组卷、汇编水平上不断提高,满足申报的编制水平。
七、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保证体系推崇质量至上,采用ISO9002标准质量体系,以“科技兴业,强化管理,建造满意工程,提供优质服务”为质量方针,严把质量关并实现其目标。
为了达到上述质量方针和目标,组成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该质量管理体系是在承包人的领导下,项目经理部以经理、技术负责人、各有关科室等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各体系的运行过程都是在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控制下编制的施工作业指导并进行施工作业。
文件的编制是严密的、完整的、可控的。
本项目经理部将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一切有关对工程的文件、批示、通知等都视为同等的受控文件,贯彻在施工过程的始终,并在组织机构上予以保证。
执行工程质量检验程序⑴质量控制流程框图⑵项目部内部的三级检查验收流程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质量验收,一般程序⑷检验质量控制流程图⑸工程质量检验程序图质量控制流程框图 施 工 中 检 查分阶段技术交底制 自检、互检、交接检制 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制 验工计价质量签证制 定期质量检查评定制 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 分级岗位责任制竣 工检查质量鉴定评审TQC成果发布自检、自验制 检验质量报告制 竣工交接质量报告制定期质量保修、回访制工程质量检查员开 工 前 检查设计文件审核制 测量双检制 材料出厂检验制 施工组织分组审核制工艺细则、技术措施编制 开工报告审批制QC 小 组TQC领导机构质量、目标、计划监察手段质 量 保 证 体 系群 众 活 动管 理 制 度质 量 目 标全面质量管理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质量验收一般程序检验质量控制流程图检验过程质量保证检测准备人员培训检 测 质 量 保 证 体 系选定规程制定细则选定检测标准配备人员上 岗人员技术素质保证确定试验方案执行技术标准保证组配检测仪器设备维护管理仪器设备检定仪器设备性能保证调整检测环 境检测环境保 证考试(核)校核环境控制参数记录检测样品取样检 测数 据 处 理检 测 复 核检测报告审查签发结 束检测事故处理分 析 原 因提出处理意见重 新 检 测复查数据记录有异议不合格检 测 控 制 流 程工程质量检验程序图实施控制检验成品检验作业结论检验结果评定结 束试验结果评定,是否合格试验报告原料取样标准试验合格原因分析提出处理意见退 货不合格不合格实施处理仪器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施工提供可行的工艺参数和中间试验能力;同时严格执行测量管理办法,坚持换手复测、测量闭合复核制度,努力提高测量水平,为工程质量创优提供坚实的基础。
开工前,对本工程所需的各工种人员进行上岗培训考核,培训学习本工程工序质量标准,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
编制比较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报业主审批后,认真组织实施。
对一些关键部位和分部分项工程要编制详细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项目经理部建立完备的工地中心试验室,严格检测手段,做好材料进场、标准试验、工序检测等工作,严格控制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