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啤酒高端市场分析报告

啤酒高端市场分析报告

啤酒高端市场分析报告2020年7月一、头部厂商各据基地市场,渠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1.1历经并购整合期,头部厂商各据基地市场中国啤酒行业经历了多轮并购整合后,当前已步入成熟发展期,供给端产量已趋于平稳。

具体来看,中国啤酒行业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1)市场扩容期(1979- 1995):改革开放以来优惠政策不断落地,供给端啤酒厂数量快速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持续扩容,期间啤酒行业产量从1979 年的50 万吨增加到1995 年的1546 万吨,CAGR 高达24%;2)第一轮市场整合期(1995-2005):行业进入全国性扩张初期,其中青啤在1999-2001 年收购了36 家啤酒厂,重夺行业第一,期间啤酒行业产量从1995 年的1546 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3062 万吨,CAGR 为7%;3)第二轮市场整合期(2005-2017):华润后来居上,产量率先突破千万吨,行业CR5 格局确立,期间啤酒行业产量在达到2013 年5062 万吨的高点后,行业拐点确立。

当前啤酒行业已进入高端机遇期(2017 年以来),头部厂商各据基地市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为高端产品矩阵和优质渠道布局,两者之间是矛与盾的依存关系,协同发力才能抢占行业制高点。

图1:啤酒行业进入高端机遇期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市场研究部表格1. 主要啤酒厂商外延并购情况一览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当前啤酒行业呈现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头部厂商各据基地市场。

从行业层面来看,啤酒行业在经历了两轮并购整合后,逐步形成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亚太、燕京啤酒、嘉士伯五大啤酒厂商寡头垄断格局,行业CR5 从2013 年的65.2%提升至2018 年的70.4%,但与美国及主要亚太成熟市场CR5 市占率维持在85%+相比,未来仍有持续提升的空间。

从公司层面来看,当前国内啤酒企业各据基地市场,整体呈现区域割据分布。

华润、青岛、百威实现了全国化布局,其中华润在四川、辽宁、安徽、贵州等地区优势明显;青岛在山东、陕西等区域优势明显;百威在江西、湖北、福建等地区优势明显。

此外,嘉士伯和燕京区域化属性更强,其中燕京在北京、广西等地区优势较大,嘉士伯在新疆、宁夏、重庆等地区优势较大。

基地市场对于啤酒行业渠道发展意义重大,是渠道变革的支撑。

回顾行业渠道发展历程中,头部厂商在基地大本营市场利用渠道优势大力发展直销业务,例如青岛啤酒在青岛市场、华润啤酒在四川市场、燕京啤酒在北京市场等。

使得一大批优质的终端渠道逐步掌握在啤酒厂商手中,通过渠道结构多元化抢占行业制高点。

图2:中国啤酒市场呈现出区域割据的现象资料来源:渠道调研,啤酒网,市场研究部图3:2018 年按消费量计的中国市场份额图4:中国CR5 市场份额仍有提升空间华润雪花青岛百威燕京嘉士伯其他资料来源:GlobalData,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GlobalData,市场研究部表格2. 五大啤酒企业基地市场一览公司定位地区基地市场(60%+)高市占率市场(40%-60%)基地市场(60%+)四川、辽宁、安徽、贵州江苏、黑龙江、吉林、天津、青海山东、陕西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啤酒燕京啤酒嘉士伯高市占率市场(40%-60%)基地市场(60%+)上海、山西、海南、河北江西、湖北、福建黑龙江、吉林高市占率市场(40%-60%)基地市场(60%+)北京、广西内蒙古、云南高市占率市场(40%-60%)基地市场(60%+)新疆、宁夏、重庆西藏、云南高市占率市场(40%-60%)资料来源:渠道调研,市场研究部1.2复盘渠道模式变迁,逐步从单一转向多元从企业的发展史来看,快消品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

企业要想做大做强,要么规避竞争,寻找自己的独特发展路径;要么提高营销水平,最大化满足目标客户的消费需求,甚至于创造需求。

啤酒作为典型的快消品,更需要持续深耕来打造渠道壁垒。

国内主要头部厂商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在营销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创新与实践,助力啤酒行业持续稳健发展。

啤酒行业由于涉及的渠道模式、终端体系均较为复杂,生产商、经销商、终端商之间存在着竞合博弈的关系。

1)生产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博弈——周转为王。

啤酒属于典型的快消品行业,当前头部企业不断提升经营效率,较强的品牌力更能与经销商利益深度绑定,从而通过努力提升周转率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盈利能力。

当然不同头部企业与经销商的绑定模式也不尽相同,其中雪花采用的是典型的深度分销模式,青啤采用的是“大客户+微观运营”模式,百威采用的是大客户制模式。

2)生产商、经销商与终端售点之间的博弈——终端为王。

由于啤酒动销对终端依赖程度高,且主流价格带经济型拉格啤酒口味同质化明显,导致零售终端在渠道利润分配中占有较大优势。

分渠道来看,现饮渠道占比近半,且现饮渠道对终端售点的依赖度较高,渠道议价能力被终端售点牢牢掌握;而流通渠道下,啤酒厂商亦通过买店、瓶盖奖等多种投入方式争夺终端优势地位。

调研数据显示,现饮渠道相比流通渠道利润空间更高,其中大众餐饮加价率在40%-100%,高端餐饮加价率在100%,夜场等强势终端加价率高达100%-200%;而流通渠道加价率在10%-15%,大型KA 加价率在10-30%。

由于啤酒厂商通过深度分销方式直控终端,经销商的功能被弱化为配送及维护,毛利率空间为10-15%,主要以高周转率获利。

图5:高端啤酒、大众啤酒不同环节毛利率情况图6:不同终端渠道加价率情况资料来源:渠道调研,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渠道调研,市场研究部图 7: 分销渠道类型资料来源:《我国啤酒企业分销渠道控制管理模式研究-李维华》,市场研究部改革开放以来,啤酒行业渠道模式的变迁受到经济发展程度、市场结构、行业 周期、消费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

总结来看,国内啤酒行业的渠道变迁大致分 为三个阶段:传统经销模式、深度分销模式以及复合渠道模式。

纵观各个啤酒厂商的渠道变迁史,只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的运营 模式,能够迎合行业渠道变迁的企业往往能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比如百威英博 的大客户制、华润啤酒的深度分销模式、青岛啤酒的“大客户+微观运营”模 式,都迎合自身和行业发展的需求,逐步成为行业引领者。

下面我们将具体探 究百威、华润、青啤的渠道变迁历史,来探究其中相通之处,并为未来行业渠 道新发展建言献策。

表格 3. 华润、青岛、百威渠道模式对比一览厂商 华润啤酒 深度分销 青岛啤酒 百威英博 大客户制 渠道模式 大客户+微观运营 终端掌控能力强,能有效管控费用投放、 具备优质的大客户资源,中高端与青啤模式相仿,但是由于渠道利润空间更高,从而对渠道的掌控能力更强,高端经销商资源更为优质。

优点 缺点 窜货等操作。

产品导入能力相对较强。

客户数量多但规模小,难以进入需要大量 费用投入的夜场、高端餐饮等终端渠道。

终端掌控能力较弱,与大客户之 前存在利润空间博弈问题。

收购喜力中国区业务后打造“4+4”高端 基于强品牌力、丰富的高端产品 产品矩阵,并通过自身渠道深耕的优势帮 国产厂商中品牌力最强,但高端 矩阵以及充足的渠道利润率,在高端竞争力 助有潜力的经销商成长,有效提升高端渠 产品矩阵仍需要沉淀。

道竞争力。

强势区域的核心经销商及终端方 面具备绝对优势。

资料来源:渠道调研,市场研究部表格 4. 主要消费品渠道结构对比消费品类别 价格弹性 富有弹性 核心渠道及运作模式核心渠道包括团购、餐饮、商超、流通等,渠道运作模式复杂。

白酒 核心渠道包括餐饮和流通渠道,对分销能力要求高,小区域渠道掌控力强。

核心渠道为商超等流通渠道,对终端覆盖率要求高。

啤酒 缺乏弹性 缺乏弹性 饮料、食品 资料来源:市场研究部1.2.1百威英博渠道模式变迁一览百威英博为中国高端啤酒市场领导者,探究百威历史渠道变迁,一方面将有助 于探究高端啤酒运营的渠道模式;另一方面也将为本土品牌高端化提供借鉴意 义。

据 GlobalData 数据显示,百威在中国高端及超高端啤酒市占率高达 46.6%, 远远领先青啤的 14.4%,华润的 11.0%。

啤酒行业作为成熟的快消品行业,市 场仍以多层渠道模式为主,但百威根据品牌档次划分选择扁平化的分销渠道甚 至直销渠道模式,通过降低中间环节的销售费用来增加零售商的利润空间,进 而强化经销商对百威英博产品的依赖度。

渠道调研显示,当前百威亚太中国区 各渠道占比分别为餐饮 35%/夜场 20%/传统 35%/KA5%/电商 5%,其中百威 品牌各渠道占比分别为餐饮 30%/夜场 25%/传统 20%/KA15%/电商 10%。

回顾百威英博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发展轨迹,渠道端可谓“积跬步而致千里”, 逐步构建起完备的经销体系。

具体来看,百威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可分为四个阶 段:1)阶段一(1995-2003):1995 年百威在武汉设立公司,产能、渠道布局 以武汉为中心。

2002 年与青啤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成为青啤第二大股 东。

2)阶段二(2003-2011):2004 年百威收购哈啤,逐步占据华北市场竞争 优势;2008 年百威和英博合并,渠道整合后占据东南市场竞争优势;2009 年 百威出售青啤股份。

3)阶段三(2011-2018):2011 年启动核心城市战略,在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成都 6 个核心城市运用大商制度买断夜场、 高端餐饮等终端,抢占高端市场。

2014 年进一步建立起深度分销系统,打造 经销商、销售人员及物流配送的协同体系。

当前在中国市场着力打造科罗娜、时代、福佳三大高端及超高端品牌,推动夜场及高端餐饮渠道拓展。

4)阶段 四(2018 至今):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推动传统渠道下沉,将目标市场细分 为更小的区域,加强总部的各项管理,从而确保经销商、零售商更贴近消费者; 另一方面通过电商渠道构建以高端产品为主的直销电商体系。

图8:百威渠道模式变迁一览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图9:2008 年百威和英博合并后,采用传统的总经销+分销渠道模式资料来源:《ABI啤酒营销渠道建设研究-刘欢》,市场研究部图10:现阶段百威中低端产品主要渠道模式图11:现阶段百威高端产品主要渠道模式资料来源:渠道调研,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渠道调研,市场研究部图12:现阶段百威亚太中国区渠道占比图13:现阶段Budweiser 销售渠道占比资料来源:渠道调研,市场研究部资料来源:渠道调研,市场研究部1.2.2华润啤酒渠道模式变迁一览华润啤酒为国内大众啤酒领导者,通过擅长的并购整合操作逐步成为中国啤酒销量最大的企业,当前完成喜力中国区业务整合剑指高端化。

探究华润啤酒历史渠道变迁,一方面将有助于探究大众啤酒运营的渠道模式;另一方面也有助有深度了解外延高端化的操作模式。

渠道调研显示,当前华润啤酒各渠道占比分别为餐饮40%/夜场10%/流通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