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方案)七年级语文罗康健一、研究背景与目标语文新课程实施五年来,经过艰苦摸索与实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课堂阅读教学的状貌也大为改观。
但教材编写中写作这一块存在不足,不成系统,并难以操作,致使作文教学不能有序进行,作文教学发展比较滞后。
有必要对写作教学现状进行一番分析,寻找对策,走一条弥补教材不足,符合写作教学规律、振兴写作教学、提升写作教学质量的成功之路。
二、研究内容与步骤(一)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1、教材缺少写作系统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编排单元,单元选文配合人文主题,侧重于阅读。
虽有写作内容的安排,以“综合性学习”带动写作教学。
“综合性学习”的设置,实现了写作教学的开放,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和语文活动范围,注重语文学习的实践过程,学生围绕主题活动有感而发,这样编排有其特点。
但从整体安排来看,明显缺少一个写作的系统,无写作知识,无写作技巧,无文体要求,无阶段作文侧重点要求。
各单元、各年段只解决了写什么,没有按写作的规律指导学生怎样写,怎样有序渐进地写。
这是教材编写的明显缺陷。
2、缺少各类文体的典范例文新教材编写只考虑阅读教学,不兼顾写作教学;只考虑人文主题,不兼顾写作范例。
学生写作难以仿效,作文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是为难的事,按照学生自己的思路写作,结果是文体感不强,写出的是“四不像”作文。
我们说开放“以吾手写吾心”的作文理念是正确的,想打破传统的束缚的创意也是理想的,但学生心理、思维特点,写作基础、生活实际也应该考虑,目标的实现要从基础做起。
如果初中学生没有典型的例文,写作不入门,基础没打好,创新当然也无从谈起。
3、话题作文消极影响下的套借作文泛滥为拓宽学生的写作范围,倡导个性发展,避免考试中的偏题现象,推出了作文的新题型——“话题作文”,一用就是十年,操作上由于曲解了原意,宽泛的话题提供了套借作文的便利,而功利的动机推助了套借作文的盛行,抄袭作文、改头换面的作文、注重语言形式的文化散文大为流行,扎实而费力作文教学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功利的准备作文与作文嫁接,作文教学被边缘化,导致教师的作文教学能力严重退化,学生的作文能力明显弱化。
4、开放作文不利影响下的自我心绪宣泄由于过分地强调“以我手写我心”,由于教材编写的开放性,由于家庭社会生长环境,由于自主选择题材与文体,由于综合性学习因开展的实际难度而不能有效实施,由于缺少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与学生思想的锤炼,由于教师布置作文的随意性,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对现实的审视、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对人事的较全面、深刻的认识,抒写一己患得患失的文章,或是宣泄不健康的心绪,作文缺少思想深度与审美情趣。
(二)写作序列教学的构想为改变当今作文教学的滞后现状,推进写作教学的规范、有序有效地实施,让写作教学符合规律,切合实际,形成系统,特作如下构想并付诸于实践。
1、建立一个写作序列教学指导体系文体序列依据初中作文教学目标分年段、分册编排出写作常见的文体序列,主要是两类:记叙类和议论类。
记叙类包括一般的记叙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小说、童话、寓言,民间故事,以及新闻(报道、通讯)。
议论类包括一般议论文,读后感,“一事一议”的议论文,杂文,文艺评论(文学作品、影视剧)。
并分别穿插到每册的单元中进行写作教学。
范文序列因教材中缺少写作教学可借鉴的经典范文,教师可结合教材,参照上述记叙类和议论类文体序列及每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选文分类排列,对选文作指导性评点,供学生阅读赏析仿效。
指导序列指导序列指的是分阶段对记叙类和议论类的文章写作作序列指导。
记叙类:(1)写作知识:记叙的中心与材料、记叙的顺序、记叙的详略,记叙中的描写、议论与抒情。
(2)写作要求:记叙完整、具体;中心明确、深刻、新颖,语言流畅、生动。
(3)记叙类几种文体写法的指导方案议论类:(1)写作知识:论点、论据、论证。
(2)写作要求:观点明确,观点与材料统一,论据新鲜充分,分析透彻,论证符合逻辑、有力,语言准确、严密。
(3)议论类几种文体写法的指导方案素材序列素材序列指平时帮助学生渐进积累写作素材的学习活动安排。
主要有以下活动:观察介绍观察途的方法和途径。
(做卡片,作记事本,课前五分钟说事等)阅读推荐书目、推荐报刊、杂志,做读书笔记,举行读书鉴赏交流会等。
积累介绍积累的方法(背记诗歌、名言等)。
记录素材并作检测。
锤炼思想通过平时说事与作文的评点,指导学生从平凡生活,深切感悟;从小事中挖掘深意;逆向思维,推陈出新,创出新意。
与综合性学习相机结合的指导序列将综合性学习专题进行梳理、归类,并纳入记叙类、议论类作文指导序列。
初中写作教学分段安排序列初中六个学期分大作文、小作文两个系列,确定写作文体,训练重点、要求,写作内容与时间,并配有范文与相应的指导方案。
2、研究几类写作序列教学范式课型指导课型指导课型指的是作文指导课,一般包括明确作文范围与要求,赏析借鉴经典范文,写作知识与技巧的指导,构思打腹稿或拟写作文提纲,反馈、交流评点等几个环节。
也可根据作文训练的侧重点,设计有独创性的指导课型。
活动课型作文是语文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有助于学生收集素材,旁征博引,亲历亲为,有感而发。
常见的活动型的作文课,如阅读赏析,参观访问,成果汇报,探究辩论,经验交流等等,活动设计科学合理,收到的效果就大。
我们可根据作文训练的特点和实际需要以及本地资源设计好活动课型。
讲评课型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作文成功与否的一次检阅。
学生抱有很大的心理期待,有成功被表扬的愉悦,有失当被评点醒悟;有个性再现的鲜活,有文章似曾相识的尴尬。
讲评的精准与巧妙,能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与创作的欲望,并爱上写作文。
讲评课一般分为三种:教师讲评根据作文的要求,将具有共性的作文分类分批讲评,分析作文的得失成败。
其特点是顾及面广,话题集中,讲评全面,分析透彻,修改方向明确。
学生互评根据作文要求,学生互评作文得失,其特点是参与面广,体悟深,评点能力得以提高。
弱点是讲评不够准确,教师应参与其中进行调控与指导。
师生面评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情况作面对面的评点。
其优点是针对性强,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注与重视,激励作用大。
由于工作量大,可选择用之。
升格课型作文升格是指对不同类别的作文,通过教师或学生讲评后进行修改,使学生的作文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提升,达到学生比较满意的一种作文教学方式,是实践操作中最为行之有效的课型。
3、打造一批写作序列教学经典范例1、优秀写作教学设计2、优秀写作教学课堂实录3、优秀写作教学案例分析4、优秀写作教学论文(三)写作序列教学实施要则在教学调研时发现,教师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作文教学的定位、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作文序列的设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安排,作文的指导与评改。
如果处理不当,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提出以下作文教学的要则,供实际操作中借鉴。
1、作文教学要有指导序列,循序渐进作文教学有其内在的规律,为弥补教材编写的不足,教研组、教师应对初中的作文教学有整体筹划,各年段,每册应有作文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的重点文体、写作知识、写作要求,训练范围与题型,作文训练的次数与时间安排,大小作文的配合,以及每次作文的指导方案。
各单元的作文教学应有训练的侧重点,扎实、有序渐进,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作文教学要凸现学生的个性作文是学生的个性再现,这是作文的本质特点,让学生依据生活有感而发,抒写心灵,再现思想。
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搜集写作素材,提炼思想观点,构思作文。
学生根据作文要求,通过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与议论,发表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与看法,表达有此引发的思想与情感。
最高境界是学生鲜活的个性跃上纸面,读其文而见其人。
3、作文教学要注重素材积累与思想锤炼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厝而就的,重在基础,重在积累,要两手抓,有素材可写、有观点可说。
因此,功在平时,要按照上述“素材序列”中提到的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积累素材;采用“平凡生活,深切感悟”、“以小见大,挖掘深意”、“逆向思维,创出新意” 等方式,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在作文讲评过程中,锤炼思想,不断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能力,写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文章来。
4、作文教学不是作文讲座,要有到位的训练教师的作文指导要讲求实际效果,我们应端正作文教学的认识,作文需要方法的指导,更应注重方法的运用与有效性,只讲不练,只说不写,不是最佳的写作教学。
说实在的又有哪个学生听了教师的写作讲座就写出好文章的。
所以,作文前的指导要简明,而根据写作要求进行到位的写作训练才是最重要的。
学生只有在练习中才能将写作知识转化为作文能力,尤其在课堂教学的训练中,学生有问题可以及时请教或讨论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可通过反馈及时纠正,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以实现。
5、作文教学要有整文意识作文课难施教,在于作文教学涉及面太广。
于是教师就选点突破,但问题又凸现出来,如“审题立意”仅训练立意,如“精彩的开头”仅写开头,没有整文意识。
如果有了立意,那么怎么选材,怎么拟题,写什么文体,总要考虑吧,有此才可能写成文章。
又如精彩的开头写好了,又怎样?文章表述的内容不同开头就不一样,学生的文风不同开头也不一样,即使是不精彩的开头,如平实的、直截了当的,又何不可呢?各写作要素的教学,各作文重点的训练要与整篇的作文写作相联系,与相关的主要写作要素相融合,不能单打独斗,相互割裂。
否则,将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6、作文教学要注重写文显魂。
写作教学不只是让学生成文,而是要让学生亮出观点,表达思想情感,做到文中有魂。
一是所选材料要为表达观点服务,二是语言表述要传情达意。
尤其是片段、短文训练,或语言的训练时,操作中往往侧重语言形式,忽视语言内涵的表达。
如“语言表达的生动传神”专题教学中的扩句训练:“一个硬币落在地上”。
学生给这个主干句加上了许多修饰语,很是具体形象,语言形式上的训练目的达到了,可它的魂呢?不同的人对待“一个硬币落在地上”的心态是不同的,如生活奢侈的大款,如生活节俭的老农,如天真无邪的孩子,如穷困潦倒的乞丐……如果提供这样的背景,写出来的文字才有内涵,才可能写文显魂。
7、作文教学要注重讲评与修改学生作文写完了并不是写作教学结束了,要进行批改与评点,要组织课堂的讲评。
因为学生经过写作实践,有体悟,有感触。
教师又不像先期指导时那样的“纸上谈兵”,可选择作文实例,按作文要求分类评述,学生容易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教学效果就好。
因此,教师要注重作文后的精准评点,讲究讲评方式,通过分析本次作文的得失,以深化对本次作文要求的认识,让学生明晰修改的方向,严格按作文要求及讲评的要点修改作文或重写,以实现本次作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