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贵阳市2018届中考语文专题13抒情散文阅读精练练习(含答案)

贵州省贵阳市2018届中考语文专题13抒情散文阅读精练练习(含答案)

专题十三抒情散文阅读(一)漫话围棋(2017成都中考)①围棋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明。

会下的人不多,不知道它的人却很少。

②围棋的历史到底有多久,谁也说不清。

史书里记载围棋发明于四千多年前尧的时代。

到了东周,围棋已经非常发达。

孔子曾经谈到过围棋,《论语》中有一句话非常有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孟子在《弈秋》中用围棋比喻一个人要学本事,就一定要用心,这里孟子就没把围棋当作一种玩乐,而是当作一种本事或一种艺术来对待。

③围棋是怎么发明的呢?有人认为,古代的星象图是围棋的前身。

吴清源先生说,围棋最早是占卜工具。

也有人认为,围棋“棋有白黑,阴阳分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文化。

可以肯定的是,围棋是古代人们对自然、对社会的一种理解模式。

④围棋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真是太多了。

⑤围棋的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

棋子是圆的,所谓“天圆而动”;棋盘是方的,所谓“地方而静”。

⑥围棋别名很多。

根据围棋形态。

人们叫它“方圆”。

根据棋子颜色,又叫它黑白、鸳乌。

鸳鸯是白色的鸟,乌鸠是黑色的鸟。

这样的名字很文雅。

围棋也叫坐隐,这是特别有中国文化底蕴的名字——住在深山老林作隐士,寄居棋局之中。

⑦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式审美。

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杀绝,把“老将”杀死,把“帝王”抓走才算胜。

但围棋赢一日是赢,赢十日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甚至能和平共处,这体现了一种和谐、中庸的思想。

⑧棋子一黑一白,没有任何文字,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色彩;棋盘横竖各十几道线,像地球的经纬线,朴素简洁。

下棋规则也最简单,比赛中裁判不用解决什么技术纠纷。

围棋又最能体现自由和平等。

每个子都是平等的,只有放下去时才一指千钧,妙手臭棋立显。

不论外形或者内涵,围棋都很容易被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接受,所以围棋又是世界的。

(选文有删改)1.文章介绍了围棋的哪三部分内容?请概括作答。

__①围棋的历史;②围棋是怎么发明的;③围棋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

__2.下面这句话,是从原文抽取出来的,应放在哪两个自然段之间?说说你的理由。

没有任何东西能像围棋这样充分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思想和文化内涵,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中国的。

__该句应放在⑦⑧段之间:这句话前半句重在表达“围棋与中国的密切关系”,这与⑥⑦段的内容联系十分紧密;后半句又说“它又不仅仅是中国的”,这与⑧段“不论外形或者内涵,围棋都很容易被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接受,所以围棋又是世界的。

”相照应。

故该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应放在⑦⑧段之间。

__ 3.第②段中,画线处的两个例子可否删去一个?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__不能;①孔子的话意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如下棋。

这点说明“下棋是一种不错的玩乐”;孟子的话则表明他将围棋当作一种本事或艺术,照应了“孟子就没把围棋当作一种玩乐,而是当作一种本事或一种艺术来对待”;②两个事例各有侧重点,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围棋的历史功能演变,这符合本段谈到的“围棋的历史”;③列举事例更能丰富文章内容,增加说服力。

所以不能删。

__(二)素颜如雪①在凤凰古城遇见一家卖银饰的店铺,店名“素”。

银镯子上刻着缠枝的莲花,不华丽,不张扬,雅致素朴。

一件件银饰上,有的镶嵌一块刺绣,有的镶一片青花瓷,或一块黝黑的沉香木,有着光阴的味道。

我在心里默念着,仿佛一位小家碧玉的名字,素颜如雪。

似一杯萦绕在舌尖的清茶,少有的清雅,淡如微风。

②暮春时节,院中的栀子花开了,白色花朵立在翠绿的枝头,如白衫绿裙的少女站在清清溪水边,说不出的素洁和美好。

摘几朵插在透亮的瓶中,连梦里也是栀子花幽幽的清香。

③读明人张岱《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此时茫茫天地之间,山长水远,万籁寂静,只听见雪在枝头簌簌落下的声响。

天地粉妆玉砌,一派洁净。

他在舟中,手捧一卷书,围一炉红泥小火,品一杯苦茶香茗,世间还有比这更惬意优雅的事吗?④几百年来,赏雪吟诗的诗人们来去匆匆,唯有张岱手中的笔,极简极淡。

他似乎信手在西湖的舟中泼洒一幅水墨丹青,寥寥数笔,清淡、素净之极。

好文字...原来正是这样,不是花满枝丫,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风尘俱静,素雅纯粹。

那些文字有画意,有诗情,有韵味。

⑤读季羡林先生暮年的文字,也是满目素洁和干净。

不唱高调,至情至性,质朴无华。

好文字...原是清新自然,素面相见。

他放下枝头所有的繁华,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静,纯粹。

人生到了他那样的境界开始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留下清绝、风骨的枝丫伸向天空,如一树清寒的梅。

⑥我喜欢画家林风眠的画,他笔下的仕女真是冰清玉洁。

白衣女子坐在堂中,黑发挽起,细细的眉,朱唇一点,纯洁素雅,安详从容。

一身素衣,却胜过万紫千红。

她们在画中,或凝神,或抚琴,或低眉,你会感到,原来娴静也是一种奇妙的力量。

⑦记得在中国美术馆看吴冠中先生的画展,我站在那幅残荷前,惊呆了。

荷塘结了冰,只剩下一朵朵残荷在冰雪中挺立着,与我素面相见,清远静美。

一瞬间,荷的清气扑面而来。

那些雪中的残荷,犹如一个人的暮年,霜严雪寒中,自有一份气定神闲。

⑧一对夫妻,暮年时的爱情是素净如雪。

有一幅油画,傍晚昏黄的烛光下,屋中桌前坐着一对老人,白发的男子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老妇人低头在编织毛衣。

桌上放着一台收音机,俩人似乎都没有听。

他们默默相伴静坐着,不说一句话,素净安详如两尊佛。

老年的钱钟书和杨绛夫妇是一对相濡以沫的知己。

有人来访,敲开门,杨绛先生不说话,递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钱先生在读书,不能接见来宾。

原来,杨绛先生不说话,是怕惊扰了钱钟书先生读书。

他们之间没有甜言蜜语,连爱情都显得多余。

终无语,竟是最深情时。

⑨读唐诗宋词,你可以看见那个时代的风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心灵,有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清澄和素洁。

眼前似乎有了一幅画,山寒水瘦,一个人独坐茅屋,听雪落寒窗,一抬头,见一叶孤舟正泊在江面。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隔着漫漫岁月,清凉和安然的气息迎面扑来。

⑩素,是生命的大美和庄严,也是人生另一个难得的境界。

1.作者围绕“素颜如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__栀子花开的素洁清香;张岱、季羡林文字的素雅自然;林风眠、吴冠中画作的纯洁静美;钱钟书等暮年爱情的素净如雪;唐诗宋词中意境的清澄素洁。

__2.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__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__3.如何理解第④⑤段的“好文字”?__“好文字”是素雅纯粹、清新自然的文字。

__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__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暮年的季先生比喻成一树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季老先生简净、纯粹的人生境界,表达了对季老的赞美之情。

__5.文章以“素颜如雪”为题,好在哪里?__表达了作者对“素颜”的赞美,点明文章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以形象的比喻和诗意的语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__6.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举一例简述你心目中的“素颜如雪”。

__示例:一个女同学,扎着马尾辫,穿着干净的校服,坐在教室里安静地读书,即是“素颜如雪”。

一束绽放的芦苇,插在青花瓷的酒瓶,微风中摇曳,素净淡然,即是“素颜如雪”。

__(三)苦瓜洪素丽①齐白石在一幅白菜画上题字,言白菜是蔬菜之王,可见齐老是偏爱白菜了。

我呢?我偏爱苦瓜。

②《本草纲目》上记载:“苦瓜花为末,霉疮,胃气痛,滚汤下;目痛,灯草汤下;瓜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叶晒干为末,治一切丹火毒气,金疮结毒,脂麻疔,大疔疼不可忍,酒下三钱;子苦甘无毒,益气,壮阳。

”苦瓜的特性,是苦和寒,生冷之物,火气大的人吃了特别受用,可以“清心明目”;夏天喝了苦瓜汤,可以消热恼,解劳乏。

苦瓜鲜叶捣烂了,可敷肿伤。

鲜苦瓜破开,去种子及瓤,纳入茶叶,用线绑扎固定后,挂于通风处,阴干,每次用茶叶六至九克,水煎或开水泡服,可以治中暑。

倘若去了种子与瓤的鲜苦瓜,均匀涂上芒硝,挂于阴凉处,待苦瓜干后,表层有结晶的白色霜状物,叫苦瓜霜,加冰片少许,研匀,吹喉,可治咽喉炎。

这都是书上记的土法妙方。

我一样也没试过,但,想来一定是有效的。

③小时候,夏天时,家里饭桌上常见一道苦瓜妙品:把苦瓜切成一截一截圆筒状,去子挖瓤;塞进肉末拌芡粉,加上盐、香料,塞实了,炖成汤,十分入味。

几年前,我替一个在联合国做事的日本朋友恶补中文(他同时亦在联合国办的中文班上课),有一回,他的中文老师出一道题给他作文:“我最吃苦的一天”。

他拿回来,我做他的枪手,大笔一挥,文曰:“我最吃苦的一天,是我吃苦瓜最多的一天,满满一桌上,有清炖苦瓜,苦瓜炒蛋,苦瓜炒肉丝,肉丝炒苦瓜,苦瓜红烧肉,红烧肉苦瓜……我从早吃到晚,非常地吃苦……”他照抄一遍,拿去给先生看,先生看了皱皱眉,又哈哈大笑,夸奖了他一顿,说:“有进步,你的中文有进步!”他十分得意,要请客,于是我们师徒俩绕遍了华埠(唐人街)餐馆,问不到一家有苦瓜这一道菜,失望至极,只好随便进了一个广东馆子。

大概在异地里,苦味既不是味,苦瓜这道菜是不能上台盘的。

④苦瓜的苦是令人清心寡欲的苦,不是“哑巴吃黄连”的苦。

“苦”亦可以是美味,可见人生的矛盾,不可理喻。

从苦中品出乐,品出美来,是至乐,与至美。

而这苦是自找的,不是胁迫,或外加的。

因此,可以细细品味,慢慢浸淫,其美无涯,其乐无边;喜欢研究人生真谛的人,可以在苦瓜里吃出道理来,“佛法无边”之类的顿悟,可以在箪食瓢饮、苦瓜酱菜中摸到。

道在高山、道在流水、道在瓦罐、道在尿溺、道在苦瓜,此所以石涛自称为“苦瓜和尚”也。

⑤大学时,曾和友人去狮头山的庙里小住,美其名曰“闭门深造”。

某日逛到尼姑庵后面山坡上,看到一排围筑起来低低的苦瓜藤架,两人躺进纠缠的架下,密深深的叶子像五爪龙掌,叶心透明的绿,叶脉一丝丝,一条条地浮起。

苦瓜一个个挂下来,直抵额头、眼皮,饱满滚圆的瓜身,是碧青加乳白色,发出瓷器的光泽,表皮上一个个圆珠般的疙瘩,正如凝结的烛泪,造型多美呀,有哪一种瓜菜比得上呢?然而里面滋滋流着苦液……⑥去年初夏,在山村田垄间漫步,尺来宽的灌溉渠道上,架了一个越空的苦瓜棚,苦瓜就由田垄边,水田侧,一段狭小的泥洼地里种出来,瓜藤对爬在架上,苦瓜一个个垂挂在山溪引下来的奔流不息的渠沟水上。

深黑的水,因为流速大,偶尔翻出一点浪花,水是冰凉洁净的,苦瓜的影子和筛在叶间的阳光,一动一颤;抬头一看,是一梯一级上去的漠漠水田,苍绿的纱帽山,小瓦屋,以及悠悠之云影。

一切的争夺苦战,暂时地脱略而遥远,只有眼前之一景,是那么平和,峥嵘,可感谢。

⑦此间的公寓,我在窗台上种了一盆小小的苦瓜藤,不指望它开花结果,但见五爪叶子日日吃力地攀在窗外围起的铁栏杆上,小小的绿叶十分争气,又把触须无孔不入地伸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