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信息光电子技术-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信息光电子技术-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附件
课程名称:信息光电子技术
课程代码:182.511
课程类型:□一级学科基础课二级学科基础课□其它:
考核方式:考试
教学方式:讲授
适用专业: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
光电信息工程适用层Leabharlann :硕士博士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总学时:48学时
学分:3
先修课程要求:光纤光学、光通信技术、半导体光电子学
课程组教师姓名
职称
4、教材方面:
目前国际上一流大学使用的研究生课程。
5、其它:
课程负责人的研究成果“基于周期极化反转铌酸锂光波导的全光信号处理”2008、200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已在国内外正式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权威索引物收录90余篇。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次,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获得国家专利8项。
§9.2光学二阶非线性效应及其实现
§9.3 PPLN光波导在全光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第一十章微波光子学技术与器件
§10.1基于光子学的高频微波产生技术及其器件
§10.2基于光子学的微波滤波技术及其器件
§10.3微波光子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教材:
1、G. P. Agrawal,《Applications of Nonlinear Fiber Optics》
2、A.Yariv,《Optical Electronics in Modern Communications》
主要参考书:
1.C. Pollock, Fundamentals of Optoelectronics, Irwin (1995).
2.Harry J. R. Dutton,Understand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专业
年龄
学术方向
孙军强(负责人)
教授
光电子
46
光通信技术与器件
张新亮
教授
光电子
40
全光信号处理
王健
副教授
光电子
32
半导体光电子学
课程负责教师教育经历及学术成就简介:
课程负责人自2003年至今一直承担光电学院硕士研究生《信息光电子技术》的教学任务。此外,还承担了国家精品课程、本科生的《光纤光学》的教学任务。
第四章光孤子与光孤子源
§4.1光孤子传输原理
§4.2光孤子通信的基本问题及其关键技术
§4.3光孤子源
第五章关键光信息器件
§5.1光耦合器与光隔离器
§5.2光纤光栅与阵列波导光栅
§5.3光开关与光信息处理器件
第六章光放大技术及其器件
§6.1半导体光放大器
§6.2掺铒光纤放大器
§6.3喇曼光纤放大器
§6.4光纤参量光放大器
第七章光子晶体光纤
§7.1光子晶体基础
§7.2折射率导引的光子晶体光纤
§7.3光子带隙光子晶体光纤
§7.4光子晶体及其光子晶体光纤制备
第八章微环谐振腔
§8.1微环谐振腔基础
§8.2边耦合与垂直耦合微环谐振腔
§8.3微环谐振腔的制备及其应用
第九章周期极化铌酸锂光波导(PPLN)及其应用
§9.1PPLN光波导及其制备
3.G. P. Agrawal,《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本课程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水平的标志:
1、师资方面:
由本专业最好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进行授课。
2、教学内容方面:
与当今世界上的信息光电子技术的前沿领域的内容同步。
3、教学方式方面:
采用授课、研讨与交流的方式。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光信息产生、传输以及全光信息处理等领域所涉及的光电子技术与器件等学习,掌握光信息产生、传输以及处理的光电子技术与器件的专业知识,培养从事信息光电子技术领域教学、研究与开发的专门人才。
课程大纲:(章节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电子学、光子学的发展
§1.2光子学与电子学间的相互关系
§1.3信息光电子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
第二章新型光发射技术与器件
§2.1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
§2.2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2.3半导体激光器的调制技术和电光调制器件
第三章光纤非线性效应
§3.1光纤的模式、损耗等基本知识
§3.2光纤色散对光脉冲传输的影响
§3.3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对光信息传输的限制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