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化学考前复习——速率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综合分析(有答案和详细解答)1.T 1温度时在容积为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O 2(g)2NO 2(g) ΔH <0。
实验测得:v 正=v (NO)消耗=2v (O 2)消耗=k 正c 2(NO)·c (O 2),v 逆=v (NO 2) 消耗=k 逆c 2(NO 2),k 正、k 逆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
不同时刻测得容器中n (NO)、n (O 2)如表:时间/s 0 1 2 3 4 5 n (NO)/mol 1 0.6 0.4 0.2 0.2 0.2 n (O 2)/mol0.60.40.30.20.20.2(1)T 1温度时,k 正k 逆=______________。
(2)若将容器的温度改变为T 2时,其k 正=k 逆,则T 2_______(填“>”“<”或“=”)T 1。
答案 (1)160 (2)>解析 (1)根据v 正=v (NO)消耗=2v (O 2)消耗=k 正c 2(NO)·c (O 2),得出k 正=v (NO )消耗c 2(NO )·c (O 2),根据v 逆=v (NO 2)消耗=k 逆·c 2(NO2),得出k 逆=v (NO 2)消耗c 2(NO 2),因为v (NO)消耗=v (NO 2)消耗,所以k 正k 逆=c 2(NO 2)c 2(NO )·c (O 2)=K ,表格中初始物质的量:n (NO)=1 mol ,n (O 2)=0.6 mol ,体积为2 L ,则列出三段式如下:2NO(g)+O 2(g)2NO 2(g)始/mol·L -1 0.5 0.3 0 转/mol·L -1 0.4 0.2 0.4 平/mol·L -1 0.1 0.1 0.4 K =c 2(NO 2)c 2(NO )·c (O 2)=0.420.12×0.1=160。
(2)若将容器的温度改变为T 2时,其k 正=k 逆,则K =1<160,因反应:2NO(g)+O 2(g)2NO 2(g) ΔH <0,K 值减小,则对应的温度增大,即T 2>T 1。
2.顺-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可发生如下转化: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 (正)=k (正)c (顺)和v (逆)=k (逆)c (反),k (正)和k (逆)在一定温度时为常数,分别称作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t 1温度下,k (正)=0.006 s -1,k (逆)=0.002 s -1,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 1=________;该反应的活化能E a (正)小于E a (逆),则ΔH 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
(2)t 2温度下,图中能表示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曲线编号),平衡常数值K 2=________;温度t 1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t 2,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 小于(2)B 73小于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析 (1)根据v (正)=k (正)c (顺),k (正)=0.006 s -1,则v (正)=0.006 c (顺),v (逆)=k (逆)c (反),k (逆)=0.002 s -1,则v (逆)=0.002c (反),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0.006c (顺)=0.002c (反),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1=c (反)c (顺)=0.0060.002=3;该反应的活化能E a (正)小于E a (逆),说明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释放的能量,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ΔH 小于0。
(2)随着时间的推移,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少,且减少速率随时间减小,则符合条件的曲线是B 。
设顺式异构体的起始浓度为x ,可逆反应左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均为1,则平衡时,顺式异构体为0.3x ,反式异构体为0.7x ,所以平衡常数为K 2=0.7x 0.3x =73。
因为K 1>K 2,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温度t 2>t 1。
3.在一定温度下,在1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PCl 3(g)和Cl 2(g),发生如下反应:PCl 3(g)+Cl 2(g)PCl 5(g) ΔH ,测得PCl 3(g)的转化率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其速率方程:v 正=k 正·c (PCl 3)·c (Cl 2),v 逆=k 逆·c (PCl 5)(k 是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1)上述反应中,ΔH ______(填“>”“<”或“=”)0,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 点:k 正k 逆 ________(填“>”“<”或“=”)c (PCl 5)c (PCl 3)c (Cl 2),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k 逆增大的倍数。
(3)T 1时,测得平衡体系中c (Cl 2)=0.25 mol·L -1,则k 正k 逆=_____________(要求结果带单位)。
答案 (1)< T 2大于T 1,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降低,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2)> 小于 (3)16 L·mol -1解析 (1)由图像知,T 2先达到平衡,说明T 2大于T 1,T 2达到平衡时PCl 3转化率较低,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2)M 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K =k 正k 逆,说明浓度商小于平衡常数;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平衡常数K 减小,说明k 逆增大的倍数大于k 正增大的倍数。
(3)T 1下,平衡时PCl 3(g)的转化率为80%,设PCl 3(g)的起始浓度为c ,平衡时c (PCl 3)=0.2c ,c (PCl 5)=0.8c ,c (Cl 2)=0.25 mol·L -1。
K =k 正k 逆=c (PCl 5)c (PCl 3)c (Cl 2)=0.8c0.2c ×0.25L·mol -1=16 L·mol -1。
4.某科研小组研究臭氧氧化—碱吸收法同时脱除SO 2和NO 工艺,氧化过程反应原理及反应热、活化能数据如下: 反应Ⅰ:NO(g)+ O 3(g)NO 2(g)+O 2(g)ΔH 1 =-200.9 kJ·mol -1 E a1=+3.2 kJ·mol -1 反应Ⅱ:SO 2(g)+ O 3(g)SO 3(g)+O 2(g)ΔH 2 =-241.6 kJ·mol -1 E a2=+58 kJ·mol -1 已知该体系中臭氧发生分解反应:2O 3(g)3O 2(g)。
请回答:其他条件不变,每次向容积为2 L 的反应器中充入含1.0 mol NO 、1.0 mol SO 2的模拟烟气和2.0 mol O 3,改变温度,反应相同时间t 后体系中NO 和SO 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NO的转化率远高于SO2,结合题中数据分析其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P点一定为平衡状态点B.温度高于200 ℃后,NO和SO2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最后几乎为零C.其他条件不变,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可提高NO和SO2的转化率答案(1)反应Ⅰ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Ⅱ的活化能,相同条件下更易发生反应(2)BC解析(1)反应Ⅰ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Ⅱ的活化能,相同条件下更易发生反应,因此相同温度下NO的转化率远高于SO2。
(2)图中曲线属于描点法所得图像,P点不一定为图像的最高点,即不一定为平衡状态点,可能是建立平衡过程中的一点,故A错误;根据图像,温度高于200 ℃后,2O3(g)3O2(g)反应进行程度加大,体系中的臭氧浓度减小,NO和SO2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当臭氧完全分解,则二者转化率几乎为零,故B正确;其他条件不变,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使得2O3(g)3O2(g)平衡逆向移动,臭氧浓度增大,则反应Ⅰ:NO(g)+O3(g)NO2(g)+O2(g)和反应Ⅱ:SO2(g)+O3(g)SO3(g)+O2(g)平衡正向移动,NO和SO2的转化率提高,故C正确。
5.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采用乙苯催化脱氢法制备,反应如下:(g)+H2(g)ΔH=+17.6 kJ·mol-1实际生产中往刚性容器中同时通入乙苯和水蒸气,测得容器总压和乙苯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1)平衡时,p (H 2O)=________kPa ,平衡常数K p =________(K p 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2)反应速率v =v 正-v 逆=k 正·p (乙苯)-k 逆·p (苯乙烯)·p (氢气),k 正、k 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计算a 处的v 正v 逆=____。
答案 (1)80 45 (2)2.56.容积均为1 L 的甲、乙两个容器,其中甲为绝热容器,乙为恒温容器。
相同温度下,分别充入0.2 mol 的NO 2,发生反应:2NO 2(g)N 2O 4(g) ΔH <0,甲中NO 2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1)0~3 s 内,甲容器中NO 2的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达平衡时,温度若为T ℃,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
(3)平衡时,K 甲________(填“>”“<”或“=”,下同)K 乙,p 甲________p 乙。
答案 (1)0~3 s 内温度升高对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降低的影响 (2)225 (3)< >解析 (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0~3 s 内温度升高对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降低的影响,导致反应速率增大。
(2)到达平衡时,c (NO 2)=0.02 mol·L -1,c (N 2O 4)=0.09 mol·L -1,K =0.090.0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