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巩固
CO(g)
②恒容通惰性气体
2SO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均可以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2016·
2NH
c(N)∶
3Y2Z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C.若将容器的体积压缩至1 L,则X的体积分数减小,浓度增大
D.若升高温度时,Z的浓度增大,则温度升高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反应中各物质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相应化学计量数之比,Δn(X)∶Δn(Y):Δn(Z)=0.1∶0.15∶0.1=2∶3∶2,即反应可表示为2X +3Y2Z,将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代入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中可得K=64 000,A项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B项错误;容器的体积缩小到1 L,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X的体积分数减小,但X的浓度增大,C项正确;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项错误。
答案 C
综合提升
5.(2016·山东威海模拟)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g)+6H2(g) CH3CH2OH(g)+3H2O(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v(CO2)=2v(CH3CH2OH)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C.增大压强,可提高CO2和H2的转化率
D.相同条件下,2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等于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解析A项没说明正逆速率,所以无法判断正逆速率相等,错误;B项,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错误;C项,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正确;D项,2 mol氢原子形成氢分子放出能量,所以二者具有的能量不相等,错误。
答案 C
6.(2016·重庆南开中学二诊)已知C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2-7和CrO2-4)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
已知转化过程中反应为2CrO2-4(aq)+2H+(aq) Cr2O2-7(aq)+H2O(l)。
转化
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含量为28.6 g·L-1,CrO2-4有10
11转化为Cr2O
2-
7。
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溶液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若用绿矾(FeSO4·7H2O)(Mr=278)作还原剂,处理1 L废水,至少需要917.4 g
C.若常温下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1×1014,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6 D.常温下K sp[Cr(OH)3]=1×10-32,要使处理后废水中c(Cr3+)降至1×10-5 mol·L-1,应调溶液的pH=5
解析 1 L溶液中n(Cr)=
28.6 g
52 g·mol-1
=0.55 mol,所以溶液中c(Cr2O2-7)=
0.55×1011×12 mol·L -1=0.25 mol·L -1、c (CrO 2-4)=0.55×111
mol·L -1=0.05 mol·L -1;所以平衡常数K =0.25 mol·L -1(0.05 mol·L -1)·c 2(H +)
=1×1014,则c (H +)=10-6 mol·L -1,C 选项正确;依据K sp [Cr(OH)3]=c (Cr 3+)·c 3(OH -)=1×10-5 mol·L -1×c 3(OH -)=1×10-32,可知c (OH -)=1×10-9 mol·L -1,D 选项正确;B 选项,Cr 的化合价降低3,Fe 的化合价升高1,依据得失电子守恒0.55 mol ×3=n (FeSO 4·7H 2O)=1.65 mol ,需要绿矾458.7 g ,错误。
答案 B
7.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B. T/ ℃
25 50 100 K W /10-
14 1.01 5.47 55.0
C.
D. C (氨水)/( mol·L -1) 0.1 0.01
pH 11.1 10.6
解析 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C 选项与化学平衡移动无关。
答案 C
8.反应X(g)+Y(g) 2Z(g) ΔH <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B .加入催化剂,Z 的产率增大
C .增大c (X),X 的转化率增大
D .降低温度,Y 的转化率增大
解析 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所以减小容器体积时平衡不移动,A 错;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Z 的产率不变,B 错;增大c (X),X 的转化率减小,C 错;降低温度平衡右移,Y 的转化率增大,D 正确。
答案 D
9.(2016·云南玉溪一中月考)可逆反应m A(g)+n B(s) r (C)(g)+q D(g)在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D 的体积百分含量和温度T 或压强p 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m+n=r+q
B.使用催化剂,D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
C.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物质B的颗粒越小,反应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根据D的体积百分含量和压强关系图像可知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m=r+q,故A错误;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D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故B错误;根据D的体积百分含量和温度关系的图像可知T2>T1,降低温度,D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说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正确;物质B的颗粒越小,反应越快,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故D错误。
答案 C
10.(2016·河北唐山摸底)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3B2C
B.在t1 s时,v(A)正=0
C.(t1+10) s时再充入0.4 mol A和0.25 mol B,反应物A的转化率增大
D.若该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也在t1时刻达到平衡
解析A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2C,错误;B项,在t1 s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v(A)正≠0,错误;D项,若该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能比t1时刻早,也可能晚,错误。
答案 C
体验高考
11.(2015·四川卷)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
应:C(s)+CO2(g)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50 ℃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利用三段式:
2CO(g) CH
K=
⎝
⎛
⎭
⎪
⎫
0.090
1.02
⎝
⎛
⎭
⎪
⎫
0.20-0.090×2
1.0
2
=
81
4,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正确;容器Ⅰ、
Ⅱ达到平衡时是等效平衡,CH3OH体积分数相等,B项错误;容器Ⅰ反应温度高,
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短,C项错误;容器Ⅰ中Q c=0.15×0.10
0.152=
2
3<4,
所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D项正确。
答案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