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謇
张謇名言:
常常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 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 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 家可毁,师范不可毁。
因此他除了办了大生纱厂还办 了许多的企业,还有哪些?
张 謇
状元资本家
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1900年办了 通海垦牧公司,1902年办了广生油厂, 1904年办了上海大达外江轮船公司和天 生港轮船公司,1906年办了资生冶铁厂, 1902年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师范——通州 师范,后来又办了女师、幼稚园、小学 和中学。他还创办了十多所职业学校, 其中以纺织、农业和医校较为有名,后 来三校扩充为本科,1920年又合并为南 通大学,在外地,由张謇倡议或资助而 设立的学校有:吴凇商船学校、吴淞中 国公学、复旦学院、龙们师范、扬州两 淮等小学、 中学、及师范、南京高等师 法范和南京河海工程学校等。此外,又 在通州创办了图书馆,博物馆、气象台、 聋哑学校、伶工学校、剧场、公园和医 院等,在社会上博得了很高的声誉。
贡 进 士 士 举 , , 人 第 第 , 科举制度自产生至结束,从唐至 一 一 元 第 会名 乡 清,共产生 638个状元 (不含武状殿 名 ”一 试称 试称 试 元和太平天国的)。只有张謇是 名 “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 “ “ 称 京 会 状 倡行者,并终生为其事业奋斗, “ 城 保 元 元 因而被誉为“状元资本家”。 省 解 礼 和 部 城 ” ” 殿
• 张謇一生在南通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涉 及纺织、垦牧、盐业、蚕桑、染织、油料、面粉、肥皂、 印书、造纸、电话、航运、码头、银行、火柴、电力、 房产、旅馆业等,虽令人眼花缭乱,但基本都是围绕纱 厂这个核心。 张謇“实业救国”的做法就是从办实业出发,带动经 济、教育、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张謇“治下”的南通, 被上海英文报《密勒氏评论报》称为“地球上的人间天 堂”。 清末,康有为被叫做康南海,李鸿章被叫做李合肥, 张謇被叫做张南通。 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1300年来共出了700多个状元, 状元出身的大实业家则只有张謇一位。毛泽东说,讲轻工 业,不能忘记张謇。据说,孙中山曾对张謇的儿子说: “我是空忙,你父亲在南通取得了实际的成绩。”
张謇于1905年创办的中国最早的博物馆
畅所欲言
(1)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
张謇出于爱国之心,兴办实业的爱国精神 和不惧世俗的勇气值得我们钦佩,
张謇名言:
常常说,“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 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 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 家可毁,师范不可毁。
因此他除了办了大生纱厂还办 了许多的企业,还有哪些?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
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 生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中 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中国的民族工业是 如何起步的?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1899年5月23日
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 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 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张謇,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 其身份与地位非同常人,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敢于首先打 破中国近两千多年的“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毅然弃 官回乡办厂。那时,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 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们的羡慕和 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 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 怎能不引起轰动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 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不敢再提办 厂之事,张謇却反其道而行之,难道他这个状元在办实 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人们将信将疑。
(2)张謇大生纱厂的结局是什么? 又说明了什么?
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 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时间 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企业 资本 备注 一 运动的推动作用,“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 次 新建厂矿470 投资9500万 加上原有的扩建, 1912 —— “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 1919 年世 多家 元 新增资本1.3亿元 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界 以上,8年投资超 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他 大 一战期间 一战后 时期 洋务运动到清末 过以往40 多年, 俩早年随父经营钱庄业,后贩面粉北销,获得 战 1911 — 20家纱厂增加 1700多万元 加上正在筹备和即 期 厚利,遂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 1903 萌芽和艰难发展 “黄金时代” 凋谢萎缩 阶段 —1919 年 到 35 家,纱锭 增加约为 将开工的二三十家, 间 年独资经营后更名茂新面粉厂。 1905年又开设 约50万枚增加 6000多万元 投资数额约为 中 1、外商企业的 1、辛亥革命的作用; 1、帝国主义侵略 纱锭6.5万枚 6000多万元 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 国 刺激; 2、一战中,帝国主义 势力卷土重来; 面 开面粉厂和机 1911 — 年,出口 2、洋务运动的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1919 2、日本帝国主义 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 粉 —1919 年 器磨房约40 加, 1914 年不足7万袋, 推动 济的掠夺; 的侵略; 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 原因 出 增加到120 1918 年已超过 3加; 、抵制洋货的运动, 3、官僚资本主义 口 每日生产面粉 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 万袋,中国 国货运动的推动。 2000 的压迫。 增 从4.3万袋到 的面粉畅销英法美 和“棉纱大王”。 长 18.8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俄日新加坡菲律宾 (年) 万袋, 表 各地
(
(
应试者不分年龄 大小都称童生
( )
(
乡试三年举行一次, 在子、卯、午、酉 年八月举行
)
次年进行(即丑、辰、 殿试:经钦定御批分为 未、戌年),由乡试 三甲,一甲三名依次 考中的举人入京会试。 为状元、榜眼、探花
)
)
第二份简介
中国近代实 业家、教育家。 中国近代早期的 民族资本企业创 办人之一。曾担 任民国初年的实 业部长和农商总 长等职
第一份简介
江苏南通 人,16岁中秀 才,32岁中举 人,41岁中状 元。
张謇
及 第 钦 点 翰 林 院 修 撰
应 殿 试 一 甲 第 一 名 赐 进 士
贵 府 少 捷 大 老 报 爷 张 謇 恭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三元及第
指连中解元、贡元、状元
生 员 , 俗 童称 试秀 才 、 相 县 公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