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SWOT及发展思路

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SWOT及发展思路

江苏商论2011.1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SWOT 分析及发展思路探讨●张玉蓉,郑涛(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重庆400074)[关键词]文化创意旅游产品;SWOT 分析;发展思路[摘要]21世纪是充满创意的时代,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迅速成为了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与自主创新的新动力。

本文首先阐明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内涵,然后对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了深入的SWOT 分析。

最后,从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培育研发基地、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发展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具体战略。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061(2011)01-0147-03[基金项目](1)重庆市科委软科学项目(CSTC ,2010CE0131);(2)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09SKH09);(3)重庆交通大学博士基金项目;(4)重庆交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作者简介]张玉蓉(1975-),女,汉族,副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文化创意旅游、旅游经济。

郑涛(1976-),男,汉族,讲师,博士。

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交通。

当今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与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两大产业之间的融合度和集成度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在资源紧张、传统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日益成为了全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也成为了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与自主创新的重要动力。

一、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内涵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日益融合的大背景下,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产品,由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融合而来,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吸引物和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相结合而形成的产品。

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有别于传统的文化旅游产品,产品具有新颖、独特、互动、渗透力强的特点,其核心特征是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和独特的创意旅游价值。

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高度的互动性,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是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旅游品牌及文化品牌的根本要求。

二、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发展的SWOT 分析(一)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发展的优势1、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与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息息相关。

重庆人文历史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三千年悠久的历史创造了重庆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多样性、开放性的人文精神,为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依托深厚的巴渝文化底蕴,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不断发展。

近年来,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园、创意设计工作室和民俗文化体验区的发展取得一定突破,一批以展示巴渝建筑风貌、传达巴渝文化内涵为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区也逐步发展起来,如:磁器口、洪崖洞和巴国城等。

2、经济基础坚实。

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属于第三产业中知识型、智能型现代服务业的范畴。

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 超过3000美元时,第三产业特别是知识型、智能型现代服务业会得到蓬勃发展。

2009年,重庆市主城九区GDP 达57098亿元,人均GDP 达2986美元,经济发展正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为知识型、智能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迅速发展。

3、产业基础雄厚。

重庆是传统的重工业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占全市GDP 的84.9%,以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等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基础雄厚、147江苏商论2011.1是重庆的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上述支柱性产业正面临着高新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需要有研发设计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文化创意产品的深度参与和配合,这也为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无限商机。

此外,重庆是西南地区的一个老工业城市,从洋务运动、抗日战争到三线建设,布局了大量的工矿企业。

这些老厂房、老仓库是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容易激发创作者的灵感,因此也成为创意旅游企业选址时特别偏爱的地方,许多文化创意旅游产品都是利用闲置厂房和楼宇打造的,如:501艺术创意仓库、东和地产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园、坦克库-当代创意旅游文化艺术中心等。

4、人才资源丰富。

重庆目前有各类大中专院校70余所,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30余万人。

其中,四川美术学院是全国3大美术学院之一,重庆大学有专门的影视学院,重庆邮电学院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基地。

重庆市各高校培养的文化创意人才为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二)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发展的劣势1、缺乏政策支持体系。

由于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重庆市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起步较晚。

近年来,重庆市政府对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日益重视,在2006年重庆市的“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重点扶持6大文化创意产品。

但从重庆市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分析,重庆市政府对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引导和扶持力度还有待增强。

在重庆市“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应进一步对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思路等作出更具前瞻性和系统性的战略规划。

2、缺乏长远整体规划。

近年来,重庆虽然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化创意旅游企业,但从总体上来看,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发展缺乏长远整体规划,存在着布局较为松散、产品附加值较低等问题。

以重庆动漫产业为例,重庆拥有南岸茶园新区动漫基地、九龙坡视美动漫基地、沙区大学城数字娱乐基地、北部新区高新园动漫基地等四大动漫基地。

这四大基地都拥有大片土地,然而却都面临着企业和人才资源稀缺的尴尬局面。

市信产局发布的数据表明,重庆市现有动漫公司仅20余家,即使算上规模很小从事外包工作的动漫工作室,也不到50家。

而这50家“实体企业”很快就成为了四大动漫基地轮番争夺的焦点,导致重庆动漫市场的无序竞争,同时也使得以动漫产品为特色打造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受到一定制约。

因此,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必须要做好长远和整体的规划。

3、缺乏创意文化氛围。

文化创意旅游产品这一概念引入国内时间不长,目前也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重庆是中国的内陆省份,信息相对闭塞,因此人们普遍对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概念还比较陌生,对其意义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发展思路还不够清晰,推进机制也不够完善,从而使得重庆缺乏创意文化的氛围。

(三)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发展的机遇1、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全球化带来的“联动效应”。

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是公认的21世界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的旅游产品,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战略产品加以培育。

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发展的全球化浪潮也给重庆带来了“联动效应”,大量外资、技术和人才涌入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领域,从而有利于重庆转变发展观念,加速了产业发展进程。

2、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创造的新契机。

2010年2月8日,在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

这是继2009年1月26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后,又一个将重庆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规划。

此次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体现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调整,在五个中心城市中,北京、天津是北方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上海是东部的中心,广州是珠三角地区的中心,重庆则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心。

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给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为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推动的产业升级。

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内陆开放”。

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重庆必须由单一的制造业中心向综合服务型城市功能转型。

而这种转型有赖于以研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型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直接参与。

通过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对重庆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有效降低单位产出的能耗,增加产业的技术含量,大幅度提高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优化重庆的产业结构,推动重庆传统产业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更新,实现重庆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重庆产业结构升级。

148江苏商论2011.1(四)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发展的威胁1、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

自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WTO 后,关税壁垒和贸易壁垒逐渐打破。

近年来,国外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市场也发展迅速,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层出不穷。

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刚起步,面对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带来的冲击,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制约。

2、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本质在于创新和创造力,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中最具“创富”价值的是知识产权,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实质上就是对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保护。

目前重庆对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还不足,各种侵权行为时有发生。

因此,应增强人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为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营造一个规范、健康、高效、有序的法制环境。

3、公共服务平台亟待完善。

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

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公共服务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支持力度也较低。

因此,重庆市政府及文化创意企业应加大协作力度,通过建立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平台等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共享,提高服务效率。

三、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思路(一)加强政府对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支持力度。

重庆市应在市创意办的组织下,按照《2009年创意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制定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目标,逐步落实机构和人员,设立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同时,逐步理顺工作机制,加大重庆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行业资源整合力度,实现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良好对接,促进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发展。

(二)培育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研发基地。

重庆市创意产业基地发展势头良好。

截至2009年底,重庆市认定的创意产业基地有25家,包括视美动漫教学研发基地、海王星科技大厦、水星科技大厦、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501、大足石刻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巴国城、磁器口古镇、洪崖洞、钓鱼城创意产业基地、龙兴古镇创意产业基地等。

这25家市级创意产业基地全部建成后建筑面积达到594.5万平米,入驻企业1783家,从业人员超过26950人,2010年营业收入将超过200亿元。

目前,重庆市应加强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研发基地的培育。

不断加大对文化创意旅游产品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应力争在未来几年形成具有优势和特色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为重庆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升及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优秀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