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学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2、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
3、掌握蒸馏、萃取方法,能正确使用相关化学仪器。
4、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了解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5、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物质的量与质量、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之间的有关计算。
6、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五个推论。
教学过程一、初中基础实验知识点回顾【展示】托盘天平调零,左物右码,镊子去砝码,精确度 g,物体质量= 。
活动:请学生回答空格中的问题,对初中所学化学基本原则进行回顾。
老师在提问时注意学生知识点的薄弱点,可灵活根据学生知识点的薄弱点进行试题带入、讲解。
二、化学实验安全标志三、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粗盐提纯步骤:、、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具体操作:玻璃棒作用:蒸发:停止加热;玻璃棒作用对于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如Na2SO4、CaCl2、MgCl2等,除杂时加入试剂的顺序及操作:Na+、Cl-、SO42-、Ca2+、Mg2+过量NaOH溶液过滤Na+、Cl-、SO42-、Ca2+、OH-过量BaCl2过滤Na+、Cl-、Ca2+、OH-、Ba2+过量Na23过滤Na+、Cl-、CO32-、OH-适量盐酸Na+、Cl-蒸发结晶NaCl晶体请同学们根据上图填写相应除去杂质和方程式加入试剂杂质化学方程式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加入的试剂为什么要过量?加入试剂过量是为了使杂质离子反应完全。
但过量部分应有后续加入的试剂除去。
除上述除杂顺序外,还可以按BaCl2→Na2CO3→NaOH→HCl的顺序加入,Na2CO3必须在BaCl2之后,稀盐酸最后加入。
四、蒸馏活动:请学生说出个仪器的名称蒸馏操作用来分离沸点不同的液态物质,沸点低的物质先被蒸馏出来。
回流水要“下进上出”;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蒸馏瓶中要加入沸石,防止爆沸;蒸馏瓶内溶液体积应占其容积的1/3 ~2/3;蒸馏烧瓶垫石棉网。
五、萃取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即,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
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
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
通过萃取,能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物质。
1 2 3以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为例:将碘水加入分液漏斗,加萃取剂CCl4(图1)→ 震荡萃取(图2)→ 静置分层(图3)→ 分液(下层下出,上层上出)向学生讲解萃取的具体操作【思考】1、分层后下层显什么颜色?为什么?2、为什么上层不能从分液漏斗直接放出呢?六、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用mol表示。
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时应注明所指粒子是哪种。
习题: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A. 1 mol氢×B. 1 mol CO2√C. 1 mol小米×A没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离子,C中小米不是微观粒子。
1 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6.02×1023 mol-1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N A.习题:1 mol H2约含氢分子。
2 mol H约含个氢原子。
SO约含个硫酸根离子。
3 mol 241.204×1024个H2含多少摩尔氢分子?5 mol O2中有多少个氧分子?N A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结论:粒子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三者的关系为:N=n·N A七、摩尔质量(物质的量与质量)定义:1 mol任何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用符号M表示,常用单位为g·mol-1。
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化学式的式量。
习题:(1)9.8 g H2SO4的物质的量。
(2)10.6 g Na2CO3的物质的量。
(3)0.25 mol CaCO3的质量。
(4)2.0 mol H2O的质量。
答案:(1)0.1 mol(2)0.1 mol(3)25 g(4)36 g物质的量(n)与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
得出结论:MnmMmnnmM⋅===,或,或习题: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1)氢氧化钠和硫酸的反应。
(2)氧化铁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的反应。
(3)氯酸钾(KClO3)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的反应。
(4)过氧化氢(H2O2)分解成氧气和水的反应。
对具体的物质来说,摩尔质量是常数,不随物质的量的多少而变,也不随物质的聚集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八、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符号V m,常用单位L·mol-1。
(2)公式V m=(3)影响因素:V m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即温度和压强不同时,V m不同。
在0o C,101kPa(标准状况)的条件下,V m约为22.4 L· mol-1气体摩尔体积只针对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注意22.4L是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非标准状态时不能使用22.4L· mol-1。
习题: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A 标准状况态下,22.4L空气含有N A个单质分子。
×B 常温常压下,22.4L CO2含有N A个CO2分子。
×C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通过气体的摩尔体积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而这就是阿伏加德罗定律。
九、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定义: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2)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 相同条件结论 公式 语言描述 T 、P相同n 1n 2V 1V 2= 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T 、V相同n 1n 2=P 1P 2 温度与体积相同的气体,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T 、P相同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 T 、P 、m 相同V 1V 2M 1M 2=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气体的体积与摩尔质量成反比 T 、V 、m 相同 M 1M 2=P 1P 2 在同温、同体积下,相同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摩尔质量成反比讲解公式推导过程,使记学生理解、推导和忆。
题型设计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 .可燃性气体的验纯C .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 .滴管不能交叉使用2.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 )A .试管B .坩埚C .蒸发皿D .烧杯3.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用规格为10mL 的量筒量取6mL 的液体B .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 .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D .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4.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 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 液体;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 .②③④①B .②④③①C .③②④①D .③②①④5. 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6.下列有关玻璃仪器洗涤的事项不正确的是.mA.灼热的玻璃仪器应冷却至室温后再洗涤以防炸裂B.洗涤时一般是先用水冲洗,若达不到要求再用别的方法洗涤C.凡是已洗净的仪器,要用干布或纸擦干D.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附着在玻璃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7.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 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C. 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颈与烧杯内壁D.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8.蒸发操作中必须用到蒸发皿,下面对蒸发皿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B.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C.将蒸发皿中的溶液加热时可不用玻璃棒搅拌D.当蒸发皿中的溶液被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9.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20%的醋酸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10.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A.AgNO3溶液 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1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12. 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现有甲和乙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时,可采用的方法是A.蒸馏 B.蒸发 C.过滤 D.萃取13.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14. 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应,目的是。
制取气体时,反应前应先;而制取有毒气体时,必须在装置的最后连接仪器;而制取可燃性气体时,在实验其性质之前必须进行操作,并在装置的最后连接一导气管,将多余的气体处理。
15.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加热分解等。
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
可用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可采用的方法。
(3)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的方法。
16.根据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1)此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____④___⑤冷却结晶。
(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______(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3)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_______(4)在进行第④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目的是防止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