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教学院高等数学课程师资队伍-上海大学

成教学院高等数学课程师资队伍-上海大学

成教学院《高等数学》课程师资队伍上海大学成教学院的所有数学课程由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承担。

数学系有3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专业,2个博士专业,均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拥有数学博士后流动站,及上海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上海市非线性科学活动中心、校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和数学基础实验室;其中数学学科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数学系师资力量强大,教学管理严格,学术梯队合理,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广泛,学术气氛浓厚,科研水平与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相当的影响。

在教学第一线的,不仅有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的老教授,还有不少富于创新精神、站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锐意进取、思维活跃的青年教师。

在现职的85名专任教师中,有二十多名博士生导师,教授32人、副教授31 人,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他们中不少人在完成日校本科生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了成教学院的数学教学任务。

他们认真备课,教书育人,体现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

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获得了学生和校教学考评小组的好评。

以下是部分在成教学院任教的教师的简介:
俞国胜(男)副教授
1948年出生。

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

从事基础课教学工作(包括高职和成人教育),开设课程有: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等。

现任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高等数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高职高专数学课程指导小组副组长;2003年9月被上海市教委聘为听课专家组成员。

1998年获上海大学课堂教学一等奖,2002年获理学院课堂教学优秀奖,2003年获上海大学教学名师一等奖。

发表论文:
《一个在多项式时间内可解的公开作业问题》,应用数学学报,V ol.19 No.3;《排序原理在微积分中的一些应用》,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V ol.11
No.1:
《浅谈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在高等数学命题中的实现》,工科数学,V ol.17:
《积极推进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高等数学通报,第45期;
参加的科研项目:
《排序论新方向的研究》,93.10-95.12,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排序论在成组加工和分批生产中的发展和应用》,95.1-97.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工程数学》,03.2-05.2,上海市教委项目。

石忠锐(男)教授 ( 博导 )
方向:泛函分析及其应用
1955年出生。

1990年获波兰A.Mickiewicza大学博士学位(数学),1995年晋升教授。

现为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教研室主任。

1982年起从事泛函分析的研究工作。

主持完成有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完成4项(主要参加者)。

主持完成部、省基金各1项,参与完成省基金2项。

1995年获机械工业部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1996年被机械工业部任命为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应邀请,2001, 1998,1996, 1995年分别在美国Princeton大学, Iowa 大学、Texas A&M 大学访问、合作研究。

多次在美国、波兰举行的国际会议作学术报告、合作交流。

已在美、德、西、捷、波、匈、新、中等国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

在Orlicz空间中完成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有:空间性质方面:各类凸性质、一致KK性质、一致正规结构、光滑性、全连续性质等。

点态性质方面:强暴露点、光滑点、可凹点、非方点等。

在部分Banach空间上:一类空间间线性算子的矩阵算子表达及范数计算,Orlicz 可和性定理,Kottmman装球
常数等。

最近彻底解决了困扰了20年的公开问题:关于Orlicz范数的Orlicz空间的弱紧集方向一致凸的判据。

邬冬华(男)教授
1960年1月2日出生。

现为上海大学数学系教授。

1982年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数学系,留校任教。

2002年3月在上海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做博士后。

2003年3月至今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后工作。

1982年至1994年从事解析数论研究,1997年至今从事全局最优化和凸规划的多项式算法复杂性研究。

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四十余篇论文,并出版了《初等数学八讲》(上海远东出版社1986年)、《黎曼猜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黎曼猜想》(台湾九章出版社1993年),参与编写了《数论简明教程》(宁夏人民出版社1990年)。

其中辽宁出版社出版的《黎曼猜想》一书获1988年全国教育图书壹等奖。

一直以来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包括成教学院),所指导的本科生获教育部主要学科竞赛之一的全国大学生数学模型竞赛壹等奖。

吴东红(女)副教授
1951年出生。

留校从教已二十多年,一直在日常教学第一线与成教学院担任《高等数学》与各类工程数学的教学工作,曾获得“教书育人”、“三八红旗积极分子”等奖项。

1995年起参加了“超流体动力学完备方程组的稳定性研究”、“一类广义N—S方程的准确解与解空间构造”、“广义Navier—Stokes方程的稳定性与准确解”、“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拓扑几何学理论与方法”、“非静力旋转流体方程组的稳定性及其对参数的依赖”等多项国家与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科研工作,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与教学论文。

2001年以来开发制作了《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成功地在三届学生的教学中进行了应用,获得了学生们的好评。

任亚娣(女)副教授
1951年出生。

毕业于华东师大数学系,现任理学院数学系高等数学教研室支部书记、教研室副主任。

长期以来在日常教学第一线与成教学院工作。

主讲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及离散数学等。

近年来在各类杂志、刊物上共发表教学论文6篇,集体编写《高等数学》教科书一本。

陈达段(男)副教授博士
1948年出生。

1982年起留校任教至今。

开讲过的课程有本(专)科生及成教课程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微积分(文),概率论。

研究生(硕,博)课程:数学物理方程,数学物理方法,泛函分析,近代数学,近世代数。

参加“超流体动力学完备方程组的稳定性研究”、“一类广义N—S方程的准确解与解空间构造”、“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拓扑几何学理论与方法”、“非静力旋转流体方程组的稳定性及其对参数的依赖”等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自然科学基金,教委发展基金资助的科研项目(主持其中一项)。

参与编写《高等数学》(95重点教材,四校合编)两册。

杨建生(男)副教授博士
1963年出生。

1981-1985南京师范大学学习并毕业。

1986-1991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1991至今在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讲课程有“高等数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解析几何”、“信息论”,“组合数学”,“概率论”等课程。

多年担任成教学院的“高等数学”主讲工作。

研究领域:图论,编码理论,量子编码理论,量子群。

主要成果:已发表论文10多篇。

科研项目:2002-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小Ramsey数及小Van der Waerden数的研究》。

刘彬清(女)副教授
1946年出生。

196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毕业至今一直在日常教育与成人教育第一线从事数学工作,主讲过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数理方程与特殊函数等。

并在各类刊物(包括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

崔洪泉(男)讲师硕士
1963年出生。

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

从教至今15多年来,担任了本科及研究生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及成人教育工作。

研究方向是运筹学,参加和正在参加多项科研工作,主讲过的课程有本科生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研究生(硕,博)课程:运筹学,最优化计算方法等。

王培康(男)讲师
1962年出生。

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长期在日常教学与成人教育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

曾先后独立主讲《高等数学》、《经济数学》、《离散数学》、《统计学概论》、《应用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方法》、《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积分变换》、《算法语言》等课程。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在教学上认真负责,精心组织讲稿,重点突出、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按照大纲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技巧等思想
方法的训练与提高;强调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分析;注重考试技巧的培养。

曾被评为上海大学年度优秀中青年教师。

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
一、工程数学课程平台建设(教材编写、多媒体光盘开发)—
—上海市教委项目。

二、高等数学多媒体开发——上海大学项目。

俞国胜老师正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吴东红老师正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