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 PPT课件
11
二、血糖监测相关知识
不同时间血糖监测的意义
(1)监测空腹血糖的意义
•了解自身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
•了解前一天用药后血糖情况
• 当血糖水平很高时应首先关注空腹血糖水平;
• 在其他降糖治疗有发生低血糖风险时(包括老年人和血糖控制良好
者),也应监测空腹血糖。
12
二、血糖监测相关知识
不同时间血糖监测的意义
13
二、血糖监测相关知识
不同时间血糖监测的意义
(3)睡前血糖的意义
•了解睡前血糖控制情况 • 避免夜间低血糖
胰岛素
β细胞
• 适用于注射胰岛素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患者。
14
二、血糖监测相关知识
不同时间血糖监测的意义
(4)夜间血糖的意义
• 胰岛素治疗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 • 判定空腹高血糖是否由于夜间低血糖所致
4
一、糖尿病相关知识
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 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 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损害,引起脏器功能障碍、衰 竭。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调等急性并发症 ,包括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
5
6
一、糖尿病相关知识
糖尿病症状
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 (mmol/L)
≥11.1
≥7.0
≥11.1
注:空腹状态是指至少8h未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是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 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减低(IGT)。
8
一、糖尿病相关知识
糖尿病的治疗方案
1 饮食治疗 2 运动治疗 3 药物治疗 4 血糖监测 5 糖尿病教育
9
二、血糖监测相关知识
血糖监测的目的
1.为合理制定降糖方案提供依据 2.掌握血糖情况,了解血糖波动的原因
近期意义: 消除高血糖症状,如多饮、多尿、消瘦,不发生酮症等急性并发症,维持正常 的生长发育。 远期意义: 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肾、眼、心、脑、神经、下肢血管病 变等,维持较好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享有与正常人相同的寿命。
血糖监测的频率及时间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中对SMBG监测频率的建议
治疗方案
指南
未达标(或治疗开始时)
已达标
胰岛素治疗
CDS(2010) ADA(2010)
≥5次/天 多次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3次/天
2-4 次/天
1 ~ 2次注射:SMBG有助于血糖达标,为使餐后血糖达标应进行餐后血糖监测
糖尿病是目前影响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患病率日益增高。由于血糖 长期 增高,糖尿病患者可伴发全身组织器官病变,特别是对眼、肾、足、心血管 、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危害严重。 糖尿病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及 经济负担。 据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2007~2008年)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约9240 万。而2010年在全国进行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横断面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成 年人群的糖尿病总体发病率已上升到11.6%,其中成年人前驱糖尿病的发病 率约为50.1%。 我国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病为 主,约90%左右,1型糖尿病则约占糖尿病 患者的5%,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0.7%;城市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接近5%。
18
二、血糖监测相关知识
糖尿病日记 日 空 早 午 午 晚 晚 睡 3 备注 期 腹餐餐 餐 餐餐前点
后前 后 前后
19
二、血糖监测相关知识
血糖的目标值
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血糖控制目标
(2)餐后2小时血糖的意义(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满两小时的血糖情况)
β细胞
胰岛素
•了解胰岛β细胞在高糖刺激下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反馈降糖药物的治疗效果
• 在空腹血糖和餐前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HbA1c仍不能达标者可通过监测餐 后血糖来指导餐后高血糖的治疗;
• 需要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影响者;
• 注射餐时胰岛素患者。
10
二、血糖监测相关知识
血糖监测的方法和时间
项目 自我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常见的监测点 餐前/空腹、餐后2小时、睡前、夜间
连续监测三天,每5分记录一个血糖值,一 天可记录288个血糖值(反应全天血糖波动 趋势,发现不易察觉的高血糖和低血糖)
任意时间(反应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目标值<7%
17
二、血糖监测相关知识
血糖监测的频率及时间
每天测6-8次: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凌晨2-3点。 (病情重、血糖控制差、孕妇、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就诊前
3天等) 每天测4次:三餐前和睡前或空腹和三餐后 (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胰岛素促泌剂) 要求: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测2-4次(一般血糖控制良好, 病情稳定者)
15
二、血糖监测相关知识
不同时间血糖监测的意义
(5)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是评价血糖控制的 “金标准”。
血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 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 能反映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
16
二、血糖监测相关知识
IDF(2009)
每周1 ~ 3天,5 ~ 7次/天
(适用于短期强化监测)
每周监测2 ~ 3次
餐前和餐后血糖
非胰岛素治疗
CDS(2010)
每周3天,5 ~ 7次/天
每周3天,2次/天
ADA(2010)
(包括医学营养治疗者)SMBG有助于血糖达标,为使餐后血糖达标应进行餐后 血糖监测
注:CDS,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ADA,美国糖尿病学会;IDF,国际糖尿病联盟
11月份业务学习
1.血糖监测 2.腕带识别标识制度(护理管理丛书(新编)P9) 3.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与流程(护理 应急预案与安全管理P65)
心内B区 王士东 2017.11.07
1
血糖监测
2
目录
1.糖尿病相关知识 2.血糖监测相关知识 3.血糖仪操作的相关知识
3
一、糖尿病相关知识
糖尿病概况
糖尿病常见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 为非特异性症状,并不是每个患者都具有这些症状。
吃多
喝多
尿多
消瘦7Biblioteka 一、糖尿病相关知识糖尿病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 、 消瘦)加上随机血糖检测
或加上
(2)空腹血糖(FPG)
或加上
(3)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