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早期先兆流产的心理护理要点及经验探析

早期先兆流产的心理护理要点及经验探析

早期先兆流产的心理护理要点及经验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并进行经验总结。

方法8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焦虑程度、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早期先兆流产;心理护理;经验探析
早期先兆流产属于临床常见的妊娠病,是指妊娠12周前阴道出现少量流血,表现为下腹痛或腰腹痛,可由多种因素引起[1]。

早期先兆流产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2]。

为探讨其心理护理要点,作者对本院8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并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8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早期先兆流产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患者;②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

临床表现:阴道少量出血,下腹及腰部无明显疼痛。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7±3.0)岁,孕周4~12周,平均孕周(8.6±1.3)周,初产妇24例,经产妇16例。

观察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8.6±3.1)岁,孕周4~12周,平均孕周(8.7±1.1)周,初产妇22例,经产妇18例。

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肌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黄体酮,并口服叶酸、维生素及中药等配合治疗,针对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及时进行干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具体如下。

1. 2. 1 加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将病情告知患者,并向其讲解早期先兆流产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处于担心、迷茫、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将疾病的治疗方式、预后转归及康复治疗方法等告知患者,使其掌握相关的注意事项,面对突发情况时,可以冷静面对,并及时采取必要的自救手段。

1. 2. 2 增强患者信心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过往成功治疗的案例,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提高治疗效
果。

多鼓励患者,缓解或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从而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

1. 2. 3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治疗的基础保障。

治疗期间,护患关系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重大的影响,一旦护患关系不佳,可能会导致患者抵触、拒绝配合护理和治疗,影响治疗进程。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内心需求,多与患者聊天,并做到语言温柔、亲和,面带微笑,尽可能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满足患者需求。

1. 2. 4 基础护理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从患者日常饮食、卫生及生活等基础方面着手,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定时为病房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更换床单、被罩,桌椅、生活用品等摆放在固定位置,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设置调查问卷表,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焦虑程度评分参照中国常模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进行评价[2]:①SAS评分60分判定为中重度焦虑。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保胎成功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保胎成功38例,成功率为95.0%,对照组保胎成功31例,成功率为7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为(10.1±1.7)d,住院时间为(20.9±1.9)d,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为(15.4±1.9)d,住院时间为(39.1±1.8)d,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比较观察组无明显焦虑19例(47.5%),轻度焦虑18例(45.0%),中重度焦虑3例(7.5%);对照组无明显焦虑13例(32.5%),轻度焦虑17例(42.5%),中重度焦虑10例(25.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30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10例,一般满意21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77.5%。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早期先兆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前12周,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有严重的危
害,甚至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因此,患者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临床表现为恐惧、悲伤、焦躁不安等[3-6]。

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纠正患者的负面情绪,对于提高保胎成功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7]。

本实验中,作者对观察组患者从健康教育、增强战胜疾病信心、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基础护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干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因此,临床针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应注意从健康教育、消除负面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和优化住院环境等要点着手,制订合适的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护理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保胎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任秀珍,薛晓芸.先兆流产孕妇的心理特征和护理对策.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5(4):51-52.
[2] 余妮丝,饶赟.心理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影响分析.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8):140-141.
[3] 熊丽丽.早期先兆流产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干预的观察.当代医学,2015,30(21):121-122.
[4] 胡蓉.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效果评价.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4,5(2):34-35.
[5] 宋爱英. 早期先兆流产心理护理体会. 河北中医,2011,33(9):1406-1407.
[6] 孙津津. 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53-154.
[7] 姬文莉. 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2):1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