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期末试卷(B卷)

财政学期末试卷(B卷)

江苏省省级机关管理干部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科目:(B)试卷(共页)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得分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20分)1、财政职能以政府与( )的关系为基本立足点。

A、居民B、市场C、社会D、税收2、政府的作用是“守夜人”即()。

A、政府主要注意晚上安全B、政府要干预经济C、政府要宏观调节D、政府是廉价政府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政府应()。

A、直接生产B、直接介入C、不再直接介入和直接生产D、以上都正确4、标志着财政学诞生的著作是()。

A、《国富论》B、《资本论》C、《公共选择论》D、《货币、就业和利息通论》5、下列属于准公共产品的是( )。

A、基础教育B、国防C、卫生防疫D、医疗6、()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B、收入分配C、聚集财政收入D、稳定经济7、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后财政支出的变化特征是()。

A、不断增长B、不断下降C、先下降后增长D、先增长后下降8、国防费用项目的效益分析采用的方法是()。

A、成本—效益分析法B、公共定价法C、最低费用选择法D、平均成本法9、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资金来源不同B、对相对价格结构的影响不同C、支出渠道不同D、经济性质不同10、采取劳动者无过错原则,且劳动者无须交纳保险费的保险是()。

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C、工伤保险D、失业保险11、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B、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C、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 增长率12、反映征税深度的是()。

A、税源B、税率C、税目D、税基13、税收制度的核心要素是( ) 。

A.纳税人B.课税对象C.税源D.税率14、发展中国家为促进本国经济腾飞,应选择( )的税收制度。

A、能筹集最多财政收入B、侧重公平,兼顾效率C、侧重效率,兼顾公平D、公平和效率并重15、政府的政策目标以效率为主,那么应采取的主体税制模式是()。

A、商品税B、财产税C、所得税D、行为税16、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是政府的()。

A、直接显性债务B、直接隐性债务C、或有显性债务D、或有隐性债务17、短期国债的主要作用在于()A、筹集建设资金B、弥补财政赤字C、调节经济活动D、调整债务结构18、从弥补财政赤字的各种手段带来的经济效果看,最佳的手段是( ) 。

A、发行公债B、向银行透支C、动用历年节余D、增加税收19、处理各级财政之间关系的根要制度称为()。

A、财政体制B、预算管理体制C、税收体制D、国有企业财务体制20、政府相同数量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是()。

A、相同的B、前者小于后者C、前者大于后者D、以上都不正确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21、财政的要素( )。

A、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B、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国民收入C、财政分配形式是实物形式、力役形式、价值形式D、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22、公共财政的特征( )。

A、公共性B、非盈利性C、法治性D、民主性23、能够随经济波动而起到自动稳定作用的财政支出项目主要有( )A、财政补贴支出B、失业救济金C、社会福利支出D、税收支出24、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

A、失业救济金B、国防费C、养老保险D、文化事业费25、社会保障支出体现了()要求。

A、社会福利政策B、公平分配C、加快经济增长D、实现充分就业26、下列属于财政购买性支出的有( )A、行政管理支出B、国防支出C、财政补助支出D、科教文卫支出27、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财政收入可分为()A、行政收费收入B、预算内收入C、预算外收入D、社会保障收入28、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的涵义是指()A、课税所产生的额外负担最小B、课税所产生的额外收益最大C、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最小D、税收完全是中性的29、消费税中,下列( )采取从量定额征收。

A、黄酒B、白酒C、原油D、啤酒30、影响公债发行利率的因素主要包括( )A、社会资金供给量B、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C、政府信用状况D、社会资金需求量第三题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二部定价法32、BOT投资方式33、税收支出34、政府采购制度35、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35、第四题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6、简述政府投资决策的标准。

37、社会保障的经济功能。

38、简述政府收费的积极效应。

39、试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40、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第五题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42、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江苏省级机关管理干部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财政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B卷)第一题单项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B DC A CD A C B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B B C A D D A B B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正确选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21 22 23 24 25ABCD ABCD BC AC AB26 27 28 29 30BCD BC AC ABD ABC第三题名词解释31、二部定价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因此,二部定价法是定额定价和从量定价二者合一的定价体系。

32、BOT投资方式又称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公司或财团,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并在双方议定期间由项目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政府收汇项目产权。

33、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34、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活动或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方式,运用财政资金在国内外市场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行为。

35、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自动对经济发生稳定作用的财政政策,它不需要借助于外在的力量就可对经济产生直接影响。

具体表现为:一是税收的自动稳定性;二是财政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第四题简答题36、答:政府投资决策的标准有以下几项:①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性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化的投资项目,在投资过程中,要以有限的资源实现产出的最大化;②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比率越高,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③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该标准要求财政投资不仅规模要大,还要优先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

37、答:(一) 社会保障是社会再生产的保护器。

社会保障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劳动力再生产遇到障碍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家属以基本生活和生命的必要保障,以维系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并随时为经济系统的运行补充必要的劳动力,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 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通过社会保障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适当缩小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避免贫富悬殊,使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就能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三) 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的调节器,主要体现在:第一,社会总需求的自动调节作用;第二,调节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向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第三,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与支付可以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第四,社会保障可以解除劳动力流动的后顾之忧,使劳动力流动渠道通畅,有利于调节和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

38、答:政府收费指政府的有关公共部门中的一些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向社会提供管理服务或事业服务时,向被管理对象或服务的消费者收取的费用。

政府收费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其积极效应有:首先,在市场经济中,一个社会为了市场经济活动的正常动作,为了社会的安定和平,必须设立约束人们行为的各种制度法规;其次,当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时,政府为了保证某些行业的经营质量和最佳规模,通过收取特许费的方式便可适应这种管理的需要;再其次,收费能有效抑制人们对政府供应的某些准公共物品(混合物品)的过度消费;最后,增进社会福利、降低筹资成本。

39、答:(1) 生产力发展水平;(2) 经济管理体制和收入分配政策;(3) 政府的职能范围;(4) 经济周期循环与宏观经济调控;(5) 价格因素;(6)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也会引起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如在发生内外战争时,国家必须动员各种财力以稳固政权或维护国家利益,因而财政收入规模会急剧扩大。

40、答:⑴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货币政策主要是调节货币供求总量,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而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则是解决财政赤字和结构性平衡问题。

⑵透明度不同。

财政政策的透明度高,因为财政的一收一支,是结余还是赤字,都是非常清楚的。

而银行信贷则不同,银行信贷的透明度差,这是指银行信贷收支和平衡的真实状况,很难一下子看得清楚。

⑶时滞性不同。

时滞性是指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时间滞后的现象。

⑷可控性不同。

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

总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存在着功能上的差异,这就要求应将二者密切结合起来,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以实现宏观调控的总目标第五题论述题41、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立法和行政手段。

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主要是生产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也可以在垄断部门建立公共生产,并从效率或社会福利角度规定价格。

政府组织公共生产,不仅是出于提供公共物品的目的,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

(3)财政手段。

财政通过征税和税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既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同时又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财政政策等手段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1)政府决策失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