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期末试卷A卷

财政学期末试卷A卷

江苏省省级机关管理干部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页)(共(A)试卷科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得分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20分)1、研究财政问题、学习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前提是( )。

A.理解市场供求关系B.理解价值规律C.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D.明确剩余价值理论2、用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称为( )。

、社会产品D、公共服务B、公共产品CA、公共商品3、外部负效应是指( )。

A、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C、存在外部收益D、存在公共物品4、个人收入取决于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投入资本的多少,这是( )的表现。

A、社会公平B、市场效率C、政府分配原则D、公平与效率的协调5、当前各国公认的公平分配程度用以下哪个指标表示( )。

A、恩格尔系数B、失业率C、需求弹性系数D、基尼系数6、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

A、CB、VC、MD、V+M7、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

A、基本建设B、文教科卫C、行政管理D、国防8、下列财政支出中不适于采用成本——效益法进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是( )。

A、只具有经济效益的财政支出B、只具有社会效益的财政支出C、有形效益的财政支出D、可用货币度量效益的财政支出9、拉弗曲线所描述的税率和税收收入的观点是()。

A、凯恩斯的观点B、亚当·斯密的观点C、供给学派的观点D、货币学派的观点10、财政分配包括()。

A、组织收入B、安排支出C、发行公债D、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11、国家依据有借有还的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称为()。

A、财政透支B、发行国债C、银行信贷D、基建投资12、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是()。

A、不断膨胀B、日渐缩小C、基本保持不变D、无规律波动13、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纳税人暂时的财务困难,政府免除其纳税义务,这是()。

A、刺激性税收支出B、照顾性税收支出C、税收豁免D、税收抵免14、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金开支,不留储备基金,这是()。

、现收现付式D 、部分基金式C 、完全基金式B 、完全消费式A.)。

、反映征税广度的是(15 D、税基C、税目A、税源B、税率)。

16、若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则会出现(D、消费增加B、劳动供给减少C、消费减少A、劳动供给增加)调整应税所得的使用税率和纳税扣除额,以便17、所得税指数化是按照每年(剔除通货膨胀所造成的名义所得上涨的影响。

D、财政支出指数C、消费物价指数GDP增速A、财政收入指数B、)。

、预算最早产生于(18 、中国 D C、英国B、美国A、法国。

)19、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衡量的是(D、国债安全性、国债负担率C、国债偿还能力A、国债依存度 B )划分。

、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按(20 、税种 D C、分成A、对同一税种按不同税率分享B、地方包干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小题,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第二题错选、分,分,共20选项中至少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漏选、多选均不得分。

)21、公共产品特征( 、非垄断性 D C、非竞争性、非盈利性B、非排他性 A )。

22、我们一般用哪些指标衡量政府规模(、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B A、政府机构数量、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DC、行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23、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有(GDP增长率D、、经济增长率C、基尼系数A、失业率 B )。

、科技三项费用包括(24 D、成果奖励费C、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A、新产品试制费B、中间试验费)。

、我国的国防支出项目包括(25 D、装备费C 、训练维持费A、人员生活费B、国防科研事业费)两个方面。

(26、税收公平包括包括D、平等征税C、经济公平、社会公平B、普遍征税正 A )。

27、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A、经济水平B、物价水平C、分配政策D、政府需求28、国债的发行价格包括()。

A、溢价B、平价C、折价D、不确定29、预算外资金的特点是()。

A、自主性B、法定性C、不确定性D、刚性30、财政政策总是从()角度影响经济运行的。

A、需求B、供给C、总量D、分配第三题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免费搭车、公共选择理论32.33、财政投融资制度34、税负转嫁35、财政政策第四题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6、简述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37、简述并解释瓦格纳法则。

38、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哪两类?简述两类支出异同点。

39、试述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40、简述如何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

第五题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财政学的基本问题,你如何看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试论述之。

4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一国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请你论述这两大政策的异同点。

江苏省级机关管理干部学院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财政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A卷)第一题单项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DCBCABACBD 20181316191411171215DBCAADCBB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正确选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21 22 23 24 25ACD ABC BD BC ABD30 29 28 27 26ACABCACBDABC第三题名词解释、31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的特点使得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使用出现难以排除他人或排除的技术成本过大的难题,其他消费者出于自利考虑不愿花钱消费这种物品,而是期望他人够买自己从中受益,即免费搭车。

32、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学“理性经济人”为基本假设,着眼于市场和政治的不足之处,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和理论应用于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弥补经济与政治理论的不足,研究主题涉及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政党理论和官僚机构等,其贡献在于强调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仅是市场失灵的补充,而且要注重政府行为的限度和效率,重点关注“政府失灵”问题。

33、政府为实行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政府统一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也被称为“政。

策性金融”34、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式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行为。

其转嫁方式有前转、后转以及。

混转(散转)和消转(税收资本化)35、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具体体现在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方面。

因此,财政政策是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第四题简答题36、答: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不满足这些条件,并且由于市场机制的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等缺陷使得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到位或偏离预期目的经济现象,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来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竞争性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有充分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生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生产者所有。

外部效应则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收入分配不公。

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地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效率和公平是矛盾的统一,效率是前提,首先是把“蛋糕”做大,没有效率,即使是公平的,也是低水平的平均主义;但公平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严重不公,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反过来又会影响效率。

(5)经济波动。

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37、答:瓦格纳法则是指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相应随之提高。

根据瓦格纳的研究,现代工业的发展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国家活动扩张必须要以财政支出增加为必要条件。

导致财政支出增加有三个因素:⑴政治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生活中各主体之间市场关系会更加复杂,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治安和法律设施,建立司法组织执行法律以满足经济主体之间的商业法律和契约的要求;⑵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大量人涌入城市,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和调节;⑶收入消费因素:经济发展带动居民个人收入增加,居民公共物品的消费增加,消费层次逐步提高,政府需要在教育、娱乐和文化保健等方面增加公共支出。

.38、答:按照经济性质划分,财政支出可以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二者共同点表现为资金从政府手中流出,流向其他经济主体。

但二者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内容不同: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进日常政⑴务活动所需,或用于政府购买国家急需投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性质不同:购买性支出是财政一手交付资金,另一手购得相应商品或服务,政府⑵地位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转移性支出则是财政付出资金,却无任何所得,不存在交换行为,属于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作用不同:购买性支出通过政府支出同微观经济主体交换商品和服务,对于生产⑶和就业有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分配;转移性支出通过支出将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资金使用权脱离政府控制,直接影响收入分配,间接影响生产和就业。

39、答:(1)国债规模扩大。

在财政入不敷出时,政府必然会设法增加收入。

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税收收入,而增加税收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政治压力。

同时增加税收需要修改法律,要经过各种讨论,并报经立法部门同意方可实行。

面对迫切的支出需求,政府没有耐心等待如此漫长的决策过程,因此,政府往往选择发行国债这种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