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六

高三语文:晨读材料六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资料高三语文晨读材料(六)【美文欣赏】《飞鸟集》(接晨读材料五)绿叶的生与死乃是旋风的急骤的旋转,它的更广大的旋转的圈子乃是在天上繁星之间徐缓的转动。

权势对世界说道:“你是我的。

”世界便把权势囚禁在她的宝座下面。

爱情对世界说道:“我是你的。

”世界便给予爱情以在它屋内来往的自由。

浓雾仿佛是大地的愿望。

它藏起了太阳,而太阳原是她所呼求的。

安静些吧,我的心,这些大树都是祈祷者呀。

瞬刻的喧声,讥笑着永恒的音乐。

我想起浮泛在生与爱与死的川流上的许多别的时代,以及这些时代之被遗忘,我便感觉到离开尘世的自由。

我灵魂里的忧郁就是她的新婚的面纱。

这面纱等候着在夜间卸去。

死之印记给生的钱币以价值,使它能够用生命来购买那真正的宝物。

白云谦逊地站在天之一隅。

晨光给它戴上霞彩。

尘土受到损辱,却以她的花朵来报答。

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根是地下的枝。

枝是空中的根。

远远去了的夏之音乐,翱翔于秋间,寻求它的旧垒。

不要从你自己的袋里掏出勋绩借给你的朋友,这是污辱他的。

无名的日子的感触,攀缘在我的心上,正象那绿色的苔藓,攀缘在老树的周身。

回声嘲笑她的原声,以证明她是原声。

当富贵利达的人夸说他得到神的特别恩惠时,上帝却羞了。

我投射我自己的影子在我的路上,因为我有一盏还没有燃点起来的明灯。

人走进喧哗的群众里去,为的是要淹没他自己的沉默的呼号。

终止于衰竭是“死亡”,但“圆满”却终止于无穷。

太阳只穿一件朴素的光衣,白云却披了灿烂的裙裾。

山峰如群儿之喧嚷,举起他们的双臂,想去捉天上的星星。

道路虽然拥挤,却是寂寞的,因为它是不被爱的。

权势以它的恶行自夸,落下的黄叶与浮游的云片却在笑它。

今天大地在太阳光里向我营营哼鸣,像一个织着布的妇人,用一种已经被忘却的语言,哼着一些古代的歌曲。

梦是一个一定要谈话的妻子。

睡眠是一个默默忍受的丈夫。

夜与逝去的日子接吻,轻轻地在他耳旁说道:“我是死,是你的母亲。

我就要给你以新的生命。

黑夜呀,我感觉到你的美了。

你的美如一个可爱的妇人,当她把灯灭了的时候。

我把在那些已逝去的世界上的繁荣带到我的世界上来。

亲爱的朋友呀,当我静听着海涛时,我好几次在暮色深沉的黄昏里,在这个海岸上,感到你的伟大思想的沉默。

鸟以为把鱼举在空中是一种慈善的举动。

夜对太阳说道:“在月亮中,你送了你的情书给我。

”【时事评论】证明见义勇为,不只是“一纸凭证”62岁的江苏句容人江志根17年来奔波不止,为的是给逝去的儿子讨要一份荣誉证书。

2000年,他12岁的独子江伟华救人溺亡。

2011年,江志根得到了15万元抚恤金,却没有收到见义勇为证书。

2015年12月,江志根将句容市政府告上法院。

今年3月15日,他收到江苏高院受理此案的通知书。

他说:我就要给儿子一个名分,否则就对不起他。

江爸爸的心思我们都明白,他要的不是钱,而是社会对江伟华英雄事迹的郑重承认,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感动之余,不禁唏嘘不已。

中国的见义勇为观经历了较大的波动。

曾经,草原小姐妹为了不使生产队的羊群遭到损失,顶风冒雪追赶羊群被严重冻伤,被人称颂为英雄。

曾经,四川雅安的赖宁为扑灭森林大火而英勇献身,虽然,他的故事的真实性有所争议,但毕竟也被树立为全国少年榜样。

可如今为什么我们却这么吝于给一个小英雄一份证书?事出有因。

有关部门的解释是,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考虑,不提倡他们在不能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救人,所以对未成年人见义勇为不鼓励、不宣传,也不授予荣誉称号。

并依据《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奖励抚恤办法》指出:“为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本办法不鼓励未成年人见义勇为。

”的确,如今社会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对的,这与几十年前宣传为了保护集体的一根木材、一头牛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相比,绝对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进步。

因为未成年人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行动能力、判断能力也和成年人完全不能比,贸然去危险的环境里救人,完全可能加重后果。

但是如果就此认为,授予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荣誉证书,就会误导未成年人不顾自身条件做出危险事,就是鼓励其他的未成年人学习做力所不能及的危险事,我觉得这个逻辑有点不对,是建立在对新时代青少年心智发展不了解的基础上。

并且,有关专家觉得对未成年人的见义勇为行为不予奖励的行为,并不符合法律的基本理念。

为什么成年人见义勇为之举可以获得证书,而未成人做了同样的事甚至英勇献身了,却不能得到同样的一张证书?这违反了法律的平等原则。

虽然,有法律人士指出,见义勇为不是法律范畴,这没错。

但是该不该给见义勇为者以同等的待遇,却是法律能给出的答案。

至少在同一个江苏省内,要统一做法,不能有些地方给未成年见义勇为者发证书,而有些地方却不。

当然,句容方面在这事上做得并不算错,给了江志根15万元的抚恤金,也实际承认了江伟华的义举。

只是双方过分纠结于证书这么一个形式,结果导致舆论的对峙,从而偏离了事情的本质。

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呢?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余凌云对这事讲得很透彻:不提倡的是见义勇为的方式,而不是见义勇为行为本身。

关键在于引导。

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在授予证书的同时,正确引导其他未成年人采取适合自己年龄段的救助方法,比如看到溺水可以大声呼喊而不是亲身涉险。

这样,既表彰了见义勇为,又引导了正确的救助方式,既安慰了失子之痛的父亲,又符合有关部门的对不提倡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规定。

【诗文风采】秋暮吟望(清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释】1:“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参考试题: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4分)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译文:高高的栖在小楼阁上,打算终老山林,闲来无事吟诗作对,不为秋天而伤悲。

寒山常常映照着斜阳色,叶落之时有刚刚升起的新月渐渐明亮。

泛着烟气的山水在天尽头有飞鸿飞过的身影,秋风卷地,菊花没有了美妙的身姿。

二更的夜里,燃着短烛喝着三升小酒,北斗星低低的横跨天空好像从未想要偷窥。

赏析:此时当作于赵执信被革职之后。

诗歌内容时令是秋季,时间是暮色夕阳,首联自言愿意“栖老一枝”“不为秋悲”,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看似旷达,实显无奈。

后面三联以“斜阳”“落叶”“孤鸿”“残菊”“短烛”“低横北斗”等低沉意象为主,缀词成章。

惆怅失意之情溢于言外。

全诗不脱中国文人传统的悲秋情怀。

作者介绍:赵执信(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

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

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

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

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

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

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2、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

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长吟,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文言拾贝】孟子见梁惠王①。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上)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

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

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国君的地位和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

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

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解读:孟子在这段文字里既指斥了个人的功利主义,更指斥了国家功利主义。

如果说个人的功利主义尚有其合情合理的一面,那么国家功利主义,尤其是极端的国家功利主义,无论在孟子的时代,还是在今天,都是治国理政的大忌。

一个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如果充满了拜金主义的铜臭气,充满了仰视权利力的那种腐朽霉变的阴气,“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就是必然的结局。

从这个角度说,孟子的政治理论观的确有历史的穿透力,对现代社会来说仍有很大的价值。

孟子所说的“利”,应在政治范畴内理解比较合理,不应该理解成否定人们合理合情合法的利益追求,尤其是在崇尚市场和社会竞争的现代社会,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推动社会进步繁荣的原动力,也是一个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