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药制剂PPT课件
16
(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的优点很多,表现为:
① 操作范围广,便于调节; ② 选择性好; ③ 操作温度低; ④ 从萃取到分离可一步完成,萃取后CO2不残留
谱的预测,从《中国药典》中选择相应的
成方制剂进行二次开发。 (5) 从临床实践中选题。对市场上畅销、经临床验
证药效肯定的中成药也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和新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开发成疗效好的中药 新药。 (6)从药学期刊中选题。
12
3.剂型的选择
选择剂型时应根据临床防治疾病的需要, 方药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作用以及药 剂生产的实际条件综合考虑。如难溶性 的药物可通过固体分散体技术提高扩散 速率和生物利用度;挥发性的可采取包 合技术手段增强稳定性;有些药物溶液 状态不稳定,可采用冷冻干燥方法制成 粉针剂;有些溶液型药物制成软胶囊疗 效不变却解决了味道苦的缺点。
13
4.制备工艺的研究
工艺研究是现代中药制剂研制的重要 阶段,关系到制剂的有效性、稳定性、 适用性和合理性的问题,是研究成败 和水平高低的关键。制剂工艺一般是 将有关工艺的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设 计、均匀设计等优化方法,筛选最佳 工艺。
14
现代中药制剂的前处理工艺与技术
1.粉碎技术
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往往与药物粉碎度有关, 而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与药物在体内的生物 利用度之间常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对不同粉碎 度的三七进行了体外溶出度试验,结果表明三七 药材45min溶出物含量和三七总皂苷溶出量大小顺 序为:微粉> 细粉>粉>颗粒。
5
目前,中药剂型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
(1)虽然按照现代化生产管理,但生产条件、生产设备和工艺条 件等各厂差别较大,很难做到质量控制的一致性。
(2)大多数中药传统剂型生产中都加强了质量管理意识,并采取 了许多质量控制的措施,但许多中药制剂仍缺乏定量的质量 控制标准和方法,治疗效果波动较大。
治疗癌症、肝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 病有独特作用。 (3)大多数中药源于自然界,为天然物质,几乎 无毒副作用或很低,极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4
根据国内外临床治疗的要求, 现代中药应具有“三效”(高效、 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 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 (方便储存、方便运输、方便携带、 方便服用、方便生产)等特点。
10
(4)创新性。现代中药制剂研制的起 点高不高,采用的工艺路线、质量 控制方法及有关技术指标是否有特 色、有一定的先进性是十分重要的。
(5)效益性。效益主要包括科学效益、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多数应用 研究来说,一般以经济效益作为指 标来评价成果的价值。
11
2.选题途径和处方确定
(1)从古典医籍中选题。 (2)从单验秘方药中选题。 (3)从名医经验方中选题。 (4)从法定标准中选题。根据市场调查和疾病
现代中药制剂
1
概述
现代中药制剂是指在中医药理 论指导下,经现代药理和临床实验 验证,用现代药剂学的技术、方法 和手段,将传统中药剂型改革成安 全、有效、稳定、可控的新一代药 物制剂。
2
中药传统制剂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自 己完整的剂型选择原则与制备理论,其具体 表现如下: (1)以临床疗效和药物的性质作为选择
6
现代中药制剂的特点
1. 坚持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做到中药的 基础研究和给药途径相结合。
2. 药效比原剂型提高。 3. 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4. 具备完善可控的质量标准。 5. 以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制得的中药制
剂越来越多。
7
现代中药制剂研究的一般程序
1. 选题原则 选择研究课题,确定好课题的研究 方向和最终目标,是现代中药制剂 研制的起点和关键,既涉及理论问 题,也包括方法学问题。因此,必 须坚持需要性、可行性、科学性、 创新性和效益性的选题原则。
9
(2)可行性。就是要考虑完成课题的条件, 只有将中医药理论、经验与现代科学知识 、 技术相结合,拥有一支既有较坚实的中医 中药知识,又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的医药科研人员,才有可能研制出具有时 代特点的现代中药制剂。
(3)科学性。科研选题的科学性指的是处方 来源是否可靠,是否符合中医药理论,是 否药源充足,市场是否急需,必须深入调 查和检索后才开始实施。
剂型的原则。 (2)认识到剂型作用机制与疾病的关系。 (3)辅助成分的灵活应用。 (4)独特的制备工艺。
3
中药及其传统制剂在长期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 逐步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中药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骨外科疾病及
滋补强壮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中药剂型有药性持久、性和力缓的特点,对
8
(1)需要性。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对治疗 常见病、多发病有较好疗效的传统制剂的 改进工作以及疑难症的攻克工作上,同时, 也应注意开发中药滋养保健品。据初步分 析,我国今后10年在中药方面的研究动态, 若以疾病谱分类,可能是以下10类药物: 心脑血管病药、抗肿瘤药、肝炎防治药、 抗病毒类药(包括艾滋病药)、免疫功能 调节药、功能紊乱调节药(包括抗抑郁、 内分泌失调、性功能障碍药)、急性热病 用药(如抗感染和镇惊药)、抗风湿病类 药、延缓衰老药和养生补益类药。
15
2. 浸提技术
目前比较公认的参数确定方法,即以指标成分的浸出 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均匀设计等优化浸提工艺 条件,确定参数,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 (1)半仿生提取法 1995年提出的中药提取新概念,即从生物药剂学的角 度,将整体药物研究法与分子药物研究法相结合,模 拟口服给药后药物经胃肠道转运的环境,为消化道给 药中药制剂设计的一种新的提取工艺 。具体方法是先 将药料以一定pH的酸水提取,再用一定 pH的碱水提 取,提取用水的最佳pH和其他工艺参数的选择,可 用一种或几种有效成分结合主要药理作用指标。
(3)药材品种繁多,因产地、采收时间、储存条件等不同,难以 保证药材质量的规范统一,从而影响疗效。
(4)少数中药制剂疗效不确切。 (5)运用新技术进行生产的企业不太多。虽然超临界萃取技术、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超声萃取技术等 得到广泛宣传,但开始实施新技术和自动化程度高的中药企 业仍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