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

用教师本身良好的性格去影响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就是这个道理。

中学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教师是学生最常接近的人,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也常常会发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性格特征对他所教班级的学生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影响,会呈现出映射教师性格的倾向。

如果教师能具有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态度,积极的兴趣等等良好品性,那么对学生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是非常巨大和有效的。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善于教学的老师能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和感人的热情使学生敬仰,崇拜,并不自觉地效仿,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任何东西不能代替的。

具有很强的内化力和长效性,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

四、自我教育人做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要有强烈的自觉能动性。

一个人如果能主动采取行为和措施来培养自己的品质,那就是一个自我教育的开始。

这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内在因素,外因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而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性的因素。

如果把以上外化的东西全部转化为学生内心深处的自觉自愿,就是达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促进和指导学生的自我培养的能力。

不把学生单纯地看成是被动的被教育者,而应该把学生作为对等的人,从最大限度上来调动学生追求完美品格的自觉动力。

这种自我教育在高年级的同学中尤其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形成了自已的一套理论和世界观,这就要求他们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使他们对本身的人格修养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持续的、自然而然的行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

在实践教学中我摸索了一些方法去要求学生,以达到他们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1.利用身边榜样,名人名言激励他们督促自己,对照检查;2.提示他们与周围比自己强的同学相比较,找出差距,认识自己的位置,有一个努力的目标;3.每周写一篇周记,总结自己各方面情况。

制订学习工作计划,进行未来职业规划。

三年下来,许多同学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一个又一个小的目标的实现,逐步确立了自信,也具有了对自己人生的远景规划目标,有目标的人生是幸福的,有理想的人才会朝气蓬勃,不会因为一些小事就感到垂头丧气,使他们具有了更坚强的意志。

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造就人,而人的性格又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了良好的性格特征,也就有了微笑面对生活的,成功驾驭生活的能力。

愿每个学生都能有这一双翅膀,在生活的天空自由飞翔!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我所任教的中学虽然是一座市直中学,但地处城乡结合处,老师们戏称所教的学生是“两河水的鱼。

”说明这些学生具备城里和农村学生双重特征,不太好教育。

班中不少学生的家长都是农民,经济条件较好,但对学生的要求较低。

学生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不少学生到学校读书漫无目的,学习上松松垮垮,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想使学生的学习取得好成绩,教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要,那么,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又应该怎样培养呢?在教育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进行: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首先使学生做到四要:一、要明确预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二、要了解本课内容的重难点以及知识的发生过程。

三、要尝试练习。

四、要记录不理解的问题。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①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②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③边听边记。

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要把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和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

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力,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

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

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

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学生“听懂”数学课的关键。

三、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生的作业不仅反映学生知识,技能的水平和教学效果,而且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如果学生做作业时养成了一种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坏习惯,那考试时也很难改掉这些坏习惯。

因此,对学生的作业不但要重视知识内容是否正确,还必须注意书面是否工整和按时独立完成,书面乱、脏,没按时完成作业,不但导致不良习惯形成而且必然要影响学习质量。

为此要教给学生写作业的方法:首先想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用什么方法,分几步学习的,然后打开书看看什么地方记漏了或记错了;最后再动笔写作业。

做作业的主要要求是:态度认真、格式规范,独立完成,按时交本,实在不会的题可以从以前的错题中选出几道题补上,这样不但完成了作业,更重要的是巩固了以前的错题。

四、培养学生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遗忘规律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的东西,课后有部分是会忘记的。

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复习是课堂练习的继续,是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理解,消化的过程。

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多,速度快,缺乏课后复习,就不能对例题的关键和思路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难以达到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学习效果会大大折扣。

课后复习并非简单地把教材再看一遍,应该做好如下三方面:第一:要理解并熟记有关定义,法则,性质,公式,定理。

这是解题的依据,是进一步培养其他各种能力的基础。

第二:尝试着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回忆:本节老师是如何引入新课的,运用哪些旧知识;本节重点在何处,难点在哪里;解题关键是哪一步。

第三:读参考书。

参考书是对教材内容的加深和扩展,能够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通过参考书适当做一些练习,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五、培养学生整理错题集的习惯每个人都有思维定势,所以第一次没有做对的题目,虽然经过老师的讲解,明白了这道题的解法,但是如果不及时整理好这道题的思路及需注意的问题,那么第二次再遇到这样的题型时,很可能还会犯与上次一样的错误,因此,错题集的整理是必须的,而且整理好之后,也要经常复习,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点粗浅认识,播种好的习惯,就会收获成功,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中积极探究,主动学习,这样就会终身受益读《教师要修炼九颗心》有感闲暇之余,翻阅《人民教育》,展更豪老师的一篇文章《教师要修炼出九颗“心”》吸引了我的眼球,细细读来,感受颇深。

展老师认为,做一名好教师,其智力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更要在精神层面上加强修炼,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他总结了“九颗心”,要拥有这九颗心需要我们潜心修炼。

第一颗心是“诚心”。

教师行业最基本的要求:“捧着一颗心来”。

我们要诚心对学生。

把学生当朋友看待,与他们心与心真诚地去交流,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要诚心对家长。

让家长了解自己,让家长明确家校共同的目标,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颗心是“甘心”。

浏览网页经常能看见这样的话:现在做老师没意思,事情越做越多,气越受越多,心情越来越不好,压力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弱,想想真没意思。

其实,牢骚偶尔可以发一发,但“甘为人梯”的宗旨不能变,要学会享受“甘为人梯”的乐趣。

不管做什么工作只有甘心付出才能有所收获。

第三颗心是“耐心”。

我们知道,工人面对的是机器。

如果机器出了问题,锤锤打打,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而作为老师,面对的不是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

如果学生有了问题我们也像修理机器那样锤锤打打那肯定是不可行的,此时,就需要老师的耐心,耐心的从源头找起,做到“对症下药”,最终才能保证“药到病除”。

第四颗心是“恒心”。

经常能听到班主任老师说:“你看这些孩子,上一阶段卫生方面表现的还很好,最近没叮嘱又变成老样子!”是啊,犯冷热病是孩子的天性。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为其制定一个长期计划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如采用“个人积分评比制”,如果卫生不合要求就扣1分,非常好就奖1分。

我相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第五颗心是“细心”。

细心就是用心细密,做事细心,就会认真周密地考虑各种问题,精益求精地办把事情做好。

我们老师的细心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处处留心,做有心人,对全班同学要仔细观察、详细了解。

如某一学生突然缺课,某一位学生迟到,某一学生近阶段上课精力不集中,突有变化等等。

细心注意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从而正确在引导他们。

第六颗心是“爱心”。

我们知道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更何况我们老师呢?我们老师应该用真诚的爱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打动学生,以极端负责任的精神接受他们,深入到他们中去,关心他们,跟他们交朋友,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

但爱要有度,要有原则,不能溺爱,不迁就,不放纵。

第七颗心是“童心”。

我们老师要知道我们不仅是指导者,我们还要作孩子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欣赏他们的淘气,甚至与他们一起玩。

我们不仅向书本学习,还要向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学习,因为他们的天真无邪能纯洁我们的心灵,他们的大胆想象能激发我们创新的勇气……我们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了解、理解他们,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方法来引导他们。

因此教师的童心,除了一颗拳拳爱孩子的心,还要加上必要的“孩子气”。

第八颗心是“静心”。

教师需要静心修行,就是作为教师不要满脑子想的都是功名利禄,摈弃这些私心杂念,心里真正装着学生,我们就会真正静下心来,研究一下怎么才能让学生学会知识,怎么才能引导学生热爱学习,怎么才能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第九颗心是“安心”。

教师的安心=家长的放心=全社会的安心。

我相信,有了诚心、爱心做基础,再加恒心、细心、耐心、精心等做后盾,我们会做的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