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

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

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而教育的实践证明人的性格尤其是中学生的性格是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

具有良好性格特征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无论对于学习和将来走上社会后的工作以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重要影响。

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特征的人更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幸福的人。

所以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来培育他们形成优良的性格特质。

一、集体教育一个好的集体是锤炼并完善一个人的大熔炉,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忍不拔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尤其对于具有孤僻、冷漠性格倾向的孩子来说,集体的作用更为重要。

在班级中多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如带他们到工厂实习参观,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打扫环境卫生等,观察这些孩子的闪光点及时发现,使他们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能从中找到荣誉感和成就感。

在班级管理方式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个生活在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良好集体中的学生一定能形成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的良性格特征。

另外,通过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环境也能对学生产生影响,这种集体舆论往往比教师个人的力量更强大和有效,班风是班集体在情感上,行为上的共同的价值观,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制、守纪律、坚强勇敢等良好的品质。

当他们在班集体里感受到他人的喜爱、信任、关注、赞扬时,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激发出各上的力量和信心。

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使他们形成关心人,照顾人和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

二、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一些学生的一些消极情绪和性格的养成往往和学习成绩有关,尤其是中学生,有学习焦虑和自卑心理的不在少数。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和态度,因材施教。

对学习优异的学生不能过份表扬,要多找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成绩,避免他们骄傲自满的心态。

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要多找他们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发现,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和希望,使他们能不断进取,找到自信。

还可以利用他们性格中的优点来克服其缺点。

比如,在一次实验课上,我在取实验器材的时候门上的一块大玻璃忽然松动,这时一个学生马上跑过来,帮我固定住玻璃,并且积极地想办法玻璃修好。

这名学生平时在课堂上不爱听讲,学习成绩较差,在实验课上也不认真,马马虎虎的,但通过这件事,我发现了他热心善良的优点,我在班级上对他提出了表扬,并说他的动手能力也很强,他感到既高兴又不好意思,以后的课堂上他听得格外认真,在实验课上他也养成了认真严谨的习惯。

三、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用教师本身良好的性格去影响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就是这个道理。

中学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教师是学生最常接近的人,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也常常会发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性格特征对他所教班级的学生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影响,会呈现出映射教师性格的倾向。

如果教师能具有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态度,积极的兴趣等等良好品性,那么对学生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是非常巨大和有效的。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善于教学的老师能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和感人的热情使学生敬仰,崇拜,并不自觉地效仿,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任何东西不能代替的。

具有很强的内化力和长效性,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

四、自我教育人做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要有强烈的自觉能动性。

一个人如果能主动采取行为和措施来培养自己的品质,那就是一个自我教育的开始。

这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内在因素,外因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而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性的因素。

如果把以上外化的东西全部转化为学生内心深处的自觉自愿,就是达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促进和指导学生的自我培养的能力。

不把学生单纯地看成是被动的被教育者,而应该把学生作为对等的人,从最大限度上来调动学生追求完美品格的自觉动力。

这种自我教育在高年级的同学中尤其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形成了自已的一套理论和世界观,这就要求他们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使他们对本身的人格修养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持续的、自然而然的行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

在实践教学中我摸索了一些方法去要求学生,以达到他们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1.利用身边榜样,名人名言激励他们督促自己,对照检查;2.提示他们与周围比自己强的同学相比较,找出差距,认识自己的位置,有一个努力的目标;3.每周写一篇周记,总结自己各方面情况。

制订学习工作计划,进行未来职业规划。

三年下来,许多同学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一个又一个小的目标的实现,逐步确立了自信,也具有了对自己人生的远景规划目标,有目标的人生是幸福的,有理想的人才会朝气蓬勃,不会因为一些小事就感到垂头丧气,使他们具有了更坚强的意志。

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造就人,而人的性格又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了良好的性格特征,也就有了微笑面对生活的,成功驾驭生活的能力。

愿每个学生都能有这一双翅膀,在生活的天空自由飞翔!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方法我所任教的中学虽然是一座市直中学,但地处城乡结合处,老师们戏称所教的学生是“两河水的鱼。

” 说明这些学生具备城里和农村学生双重特征,不太好教育。

班中不少学生的家长都是农民,经济条件较好,但对学生的要求较低。

学生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不少学生到学校读书漫无目的,学习上松松垮垮,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想使学生的学习取得好成绩,教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要,那么,在中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又应该怎样培养呢?在教育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进行: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首先使学生做到四要:一、要明确预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二、要了解本课内容的重难点以及知识的发生过程。

三、要尝试练习。

四、要记录不理解的问题。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①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②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③边听边记。

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要把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和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

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力,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

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

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

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学生“听懂”数学课的关键。

三、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生的作业不仅反映学生知识,技能的水平和教学效果,而且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如果学生做作业时养成了一种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坏习惯,那考试时也很难改掉这些坏习惯。

因此,对学生的作业不但要重视知识内容是否正确,还必须注意书面是否工整和按时独立完成,书面乱、脏,没按时完成作业,不但导致不良习惯形成而且必然要影响学习质量。

为此要教给学生写作业的方法:首先想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用什么方法,分几步学习的,然后打开书看看什么地方记漏了或记错了;最后再动笔写作业。

做作业的主要要求是:态度认真、格式规范,独立完成,按时交本,实在不会的题可以从以前的错题中选出几道题补上,这样不但完成了作业,更重要的是巩固了以前的错题。

四、培养学生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遗忘规律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的东西,课后有部分是会忘记的。

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复习是课堂练习的继续,是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理解,消化的过程。

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多,速度快,缺乏课后复习,就不能对例题的关键和思路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难以达到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学习效果会大大折扣。

课后复习并非简单地把教材再看一遍,应该做好如下三方面:第一:要理解并熟记有关定义,法则,性质,公式,定理。

这是解题的依据,是进一步培养其他各种能力的基础。

第二:尝试着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回忆:本节老师是如何引入新课的,运用哪些旧知识;本节重点在何处,难点在哪里;解题关键是哪一步。

第三:读参考书。

参考书是对教材内容的加深和扩展,能够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通过参考书适当做一些练习,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五、培养学生整理错题集的习惯每个人都有思维定势,所以第一次没有做对的题目,虽然经过老师的讲解,明白了这道题的解法,但是如果不及时整理好这道题的思路及需注意的问题,那么第二次再遇到这样的题型时,很可能还会犯与上次一样的错误,因此,错题集的整理是必须的,而且整理好之后,也要经常复习,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点粗浅认识,播种好的习惯,就会收获成功,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中积极探究,主动学习,这样就会终身受益读《教师要修炼九颗心》有感闲暇之余,翻阅《人民教育》,展更豪老师的一篇文章《教师要修炼出九颗“心”》吸引了我的眼球,细细读来,感受颇深。

展老师认为,做一名好教师,其智力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更要在精神层面上加强修炼,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他总结了“九颗心”,要拥有这九颗心需要我们潜心修炼。

第一颗心是“诚心”。

教师行业最基本的要求:“捧着一颗心来”。

我们要诚心对学生。

把学生当朋友看待,与他们心与心真诚地去交流,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要诚心对家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