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反思
新林初中郭尚东
3月14日下午,新林初中校长俞家琪带领学校全体教师学习了“生本教育”和“生态课堂”理论,听后我感触颇深,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义务实践这一理论。

于是,今天上午第四节课,我第一次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

在上课之前,我们数学课题组的成员给了我非常好的帮助,从本节课的引入,到探索新知,再到新知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在今天的这几课上我充分采取了昨天集体备课的建议,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形成了较好的学习氛围,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第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始终围绕“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作为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同时让学生“通过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认识到数与形相结合的意义和作用,体验到学好知识,通过选择算式进行简便计算,从而体会探索、发现科学的奥秘和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

本节课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解直角三角形的学习及灵活选择关系式求解,而这节课我以学生探究为主,课前的教学设计非常简单,让人感觉看不懂,因为很多的情景是不
能够预设的,事实证明在教学中出现了我所料不及的情况。

学生在列举直角三角形两个未知元素时只列举了三种情况,没有出现“一角和一直角边”的情况,教学中,在我的适当引导性,学生就把第四种情况也列举出来,然后师生共同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学生探索得出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步骤。

还有在让学生解题时,如何让解出的答案误差更小,两个学生产生了争论,这个课堂带来新的亮点,通过争论更体现选择关系式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本节课的难点,对本节课的难点突破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给学生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学生会迸发出意想不到潜力,会给课堂带来巨大的惊喜。

第三,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

在学生选择解直角三角形的诸多方法的过程中,并没有过多地干预学生的思维,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在比较选择一种最好解的方法进行求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一些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比如,在探讨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时,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减少,而本节课应给学生时间充分的时间练习;再如,在探索解直角三角形需要具备的条件时,学生预设问题过于简单化(特殊角),避免复杂的计算,而实际上如果把数据改变,学生在解题中可能会出现
新的情况,所以学生预设问题的单一性对教学的产生不利影响;又如,课堂总结时,忽视了学生在没有体验与感受,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是直接把现成的小结讲给学生听,真是拔苗助长的做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知识再发现和生成过程。

总而言之,本节课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对新课标下的新课堂的丰富内涵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有益的尝试。

我突破了自己的传统教学模式,尝试让学生自主探究,把数学课真正的让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真正实践“生本教育”!
2012年3月16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