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专题练习题-带答案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专题练习题-带答案

高二年级化学选修四同步小题狂练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 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2.化学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下列哪个因素()A. 催化剂B. 温度C. 压强D. 物质的性质3.通过下列有关实验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得出的相关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将等质量的锌块和锌粉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锌粉反应快B. 将质量相同、形状大小一样的铝条分别与稀硫酸和浓硫酸反应,浓硫酸产生氢气快C.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双氧水,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氧气的快慢不同D. 在稀硫酸和铁粉反应制取氢气时,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可减慢反应速率4.硫代硫酸钠(Na2S2O3)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四种情况中最早出现浑浊的是()A. 10℃时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各 5 mLB. 20℃时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各 5 mLC. 10℃时0.1mol/L Na2S2O3和0.1mol/L H2SO4各5 mL,加水10mLD. 20℃时0.2mol/L Na2S2O3和0.1mol/LH2SO4各5 mL,加水10 mL5.铁粉与足量1mol/L盐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可以加入()6.①2mol/L的硝酸溶液②少量CuSO4(s)③少量铜粉④少量CH3COONa(s)⑤对溶液加热⑥向反应液中通入HCl气体⑦加入过量铁粉⑧将铁粉改为铁片.A. ②③④⑤⑥B. ③⑤⑥C. ①③⑤⑥⑦D. ③⑤⑥⑧7.在C(s)+CO2(g)⇌2CO(g)反应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8.①增大压强②增加炭的量③通入CO2④恒压下充入N2⑤恒容下充入N2⑥升温.A. ①③④B. ②④⑥C. ①③⑥D. ③⑤⑥9.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 3−+3HSO 3−=3SO 42−+Cl−+3H+,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加快.如图为用ClO 3−在单位时间内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速率的速率−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H+)增大引起的B. 纵坐标为v(H+)的速率−时间曲线与图中曲线能完全重合C. 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D. 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t~t2时间内的ClO 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小值110.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11.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12.A. 逆反应速率:a点小于点c13.B. 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点b14.C. 反应在c点时SO2的转化率最大15.D.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16.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HCl⃗⃗⃗ 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实验序号初始浓度c/mol⋅L−1溴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t/s CH3COCH3HCl Br2①0.800.200.0010290②1.600.200.0010145③0.800.400.0010145④0.800.200.0020580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 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B. 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C. 增大c(HCl),v(Br2)增大D. 增大c(Br2),v(Br2)增大17.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再利用,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原材料的价值.以下是工业生产纳米磁性氧化铁的流程:18.废铁屑溶液纳米粒子)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Na2CO3溶液浸泡是为了除去废铁屑表面的铁锈B. 若生产中不通入N2,暴露在空气中生产,将不能得到高纯度产品C. 加适量的H2O2是为了将部分Fe2+氧化为Fe3+,涉及反应:H2O2+2Fe2++2H+=2Fe3++2H2OD. 溶液A中Fe2+和Fe3+的浓度比为1:2二、填空题20.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21.实验一:他们只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mol/L、2mol/L、18.4mol/L).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22.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实验步骤现象结论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②反应速率Mg>Fe,Cu不反应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操作为:______ .(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的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____ __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___ ___ .23.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现有以下实验记录:实验编号①②③④⑤温度(℃)3040506070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试剂除了1mol/L KI溶液、0.1mol/L H2SO4溶液外,还需要的试剂是______ ,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操作中除了需要(3)的条件外,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______ (填字母).A.温度B.试剂的浓度C.试剂的用量(体积)D.试剂添加的顺序(5)由上述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要进行酸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你会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三、简答题2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市售锌粒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条件选择”的探究:当B中的化学反应趋于平稳后,每间隔一分钟收集一次氢气.不同条件下,每分钟收集到氢气的体积如下表:请回答:(1)关闭K2、打开K1,观察到______ ,说明B反应达到平稳.(2)实验l、2是对比探究实验,分析上表,说明该对比探究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细口瓶C的容积为V(mL),为了使加入的锌(质量bg)不浪费,在C中还留有2的水时,5则V=______ [与b的代数关系式,气体摩尔体积是Vm(mL⋅mol−1)].(4)实验4是研究饱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对实验的影响,a值应为______ (填选项).A. 20B.30C.27D.40(5)分析上表,市售锌粒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条件应该选择实验______ (填实验序号).(6)从实验后的废液中回收皓矾(ZnSO4⋅7H2O)所需的实验操作步骤是______ 、蒸发浓缩、______ 、过滤、洗涤、凉干.(7)查资料得知:Cu++Cl−=CuCl↓.湿法冶锌工艺中,硫酸锌溶液中常含有少量的氯离子,往其中加硫酸铜溶液和金属锌,可除去氯离子,其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答案】1. C2. D3. B4. B5. B6. C7. B8. A 9. D 10. A11. 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Fe、Mg;探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相同;测定一定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或测定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Mg(或Fe)和0.5mol/L、2mol/L的硫酸;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不能醋酸气体12. 4H++4I−+O2=2I2+2H2O;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淀粉溶液;无色溶液变蓝色;CD;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约2倍;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13. A中冒出均匀(或连续)的气泡;滴加0.5mL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对生成氢气速率的影响;bV m或0.0256bV m;B;3;过滤;冷却结晶;Zn+2Cu2++2Cl−=2CuCl↓+Zn2+39【解析】1. 解:A、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A说法正确;B、升高温度,反应体系中物质的能量升高,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故B说法正确;C、由于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分为有效碰撞和无效碰撞,故C说法错误;D、催化剂可使反应需要的能量减小,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故D说法正确;故选C.A、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判断;B、利用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分为有效碰撞和无效碰撞;D、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判断.本题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注重了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2. 解:物质的性质为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而催化剂、温度、压强为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故选D.物质本身的性质为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因及外因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主要因素为内因,题目难度不大.3. 解:A.等质量的锌块和锌粉的接触面积不同,接触面积大的反应速率快,故A正确;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Al发生钝化,不能生成氢气,故B错误;C.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故C正确;D.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与硫酸结合生成醋酸电离出氢离子浓度小,则氢离子减小可减慢反应速率,故D正确;故选C.A.等质量的锌块和锌粉的接触面积不同;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Al发生钝化;C.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与硫酸结合生成醋酸电离出氢离子浓度小.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接触面积、催化剂、浓度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4. 解:温度越高、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出现的沉淀越早,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D温度高于AC,所以BD反应速率大于AC;B中反应物浓度大于D,所以B反应速率大于D;A中反应物浓度大于C,所以A的反应速率大于C,则反应速率大小顺序是B>D>A>C,则B最早出现沉淀,故选B.温度越高、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出现的沉淀越早,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据此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明确温度、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温度影响活化分子百分数,浓度影响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5. 解:①2mol/L的硝酸溶液,硝酸与铁粉反应生成的不是氢气,故①错误;②少量CuSO4(s),铁粉与置换出的少量铜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但是生成的氢气减少,故②错误;③少量铜粉,可以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且不影响氢气的量,故③正确;④少量CH3COONa(s),生成了醋酸,降低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反应速率减小,故④错误;⑤对溶液加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⑤正确;⑥向反应液中通入HCl气体,氯化氢的浓度增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⑥正确;⑦加入过量铁粉,铁粉增加,生成的氢气物质的量增大,故⑦错误;⑧将铁粉改为铁片,减小了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变小,故⑧错误;故选B.为加快反应速率,可以升高温度或增大反应物浓度,也可以加入某些物质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产生氢气的总量,据此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不大,⑦为易错点,注意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6. 解:①该反应为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②增加炭的量,增加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③通入CO 2,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④恒压下充入N 2,反应物的分压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 ⑤恒容下充入N 2,反应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 ⑥升温,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故选C .增大浓度、增大压强、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的外因为解答的关键,注意④⑤中浓度的变化,把握浓度变化则反应速率变化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7. 解:A .由方程式:ClO 3−+HSO 3−−SO 42−+Cl −+H +可知:反应开始时随着反应的进行,c (H +)不断增大,反应的速率加快由题目信息可知反应的速率随c (H +)的增大而加快,故A 正确;B.在反应中ClO 3−+HSO 3−−SO 42−+Cl −+H +,1molClO 3−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得到6mol 电子,1mol 亚硫酸氢根离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失去2mol 电子,所以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是6,则ClO 3−的计量数是1,亚硫酸氢根离子的计量数是3,其它原子根据原子守恒来配平,所以该方程式为:ClO 3−+3HSO 3−=3SO 42−+Cl −+3H +,v (ClO 3−):v (H +)=1:3,纵坐标为v (H +)的v −t曲线与图中曲线不重合,故B 错误;C.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小,所以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故B 正确;D.在反应中ClO 3−+HSO 3−−SO 42−+Cl −+H +,1molClO 3−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得到6mol 电子,1mol 亚硫酸氢根离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失去2mol 电子,所以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是6,则ClO 3−的计量数是1,亚硫酸氢根离子的计量数是3,其它原子根据原子守恒来配平,所以该方程式为:ClO 3−+3HSO 3−=3SO 42−+Cl −+3H +,△n (Cl −):△n (ClO 3−)=1:1,所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可以表示t 1−t 2时间为n (Cl −)增加或者是ClO 3−浓度的减小,故D 正确; 故选:B .A.由题目信息可知反应的速率随c (H +)的增大而加快;B.先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然后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C.根据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小;D.先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然后根据改变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本题主要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要抓住题目的信息是解答A选项的关键.8. 解:反应开始反应物浓度最大,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A.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温度较a时高,则逆反应速率:a点小于点c,故A正确;B.反应向正反应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故B错误;点反应速率最大,但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继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点时转化率不是最大,故C错误;D.正反应放热,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D错误.故选A反应开始反应物浓度最大,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则反应速率逐渐减小,以此解答.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注意把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把握题给信息,学会分析图象,难度中等.9. 解:A、对比①②组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故A正确;B、比较实验②和③数据,Br2的浓度相等,溴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也相等,溴的反应速率是相等的,故B正确;C、比较①③数据可以判断出,增大c(HCl),v(Br2)增大,故C正确;D、对比①④两组实验中CH3COCH3,HCl的浓度是相同的,而④中Br2比①中的大,所以时间变长,但不能说明溴的反应速率大小问题,故D不正确;故选D.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以及催化剂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本题中溴作为反应物,其浓度越大,物质的量越多,其颜色消失的时间会越长,另外可从表中数据判断出,①④两组实验中CH3COCH3,HCl的浓度是相同的,而④中Br2比①中的大,所以时间变长,速率变慢.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做题时注意加强对表中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不难得出结论.10. 解:A、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浸泡废铁屑可以使表面的油脂水解除去,而不能除铁锈,故A错误;B、若生成中不通入氮气,暴露在空气中亚铁会被铁离子,将不能得到高纯度的四氧化三铁产品,混合氧化铁,故B正确;C、加入过氧化氢是将亚铁氧化成铁离子,1molH2O2得到2mol的电子,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Fe2++2H+=2Fe3++2H2O,故C正确;D、根据最终产物为四氧化三铁,其中Fe2+和Fe3+的数目之比为1:2,所以溶液A中Fe2+和Fe3+的浓度比为1:2,故D正确;故选:A.A、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B、若生成中不通入氮气,暴露在空气中亚铁会被铁离子;C、加入过氧化氢是将亚铁氧化成铁离子,1molH2O2得到2mol的电子;D、根据最终产物为四氧化三铁,其中Fe2+和Fe3+的数目之比为1:2;本题以工业生产碘酸钾为载体,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内容涉及方程式配平、对工艺流程的理解评价、方案设计等,难度中等,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能力的考查.11. 解:实验一:(1)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出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关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硫酸的浓度相同,不同金属的规格应相同,故答案为: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Al、Fe、Mg;(2)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出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关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故根据控制变量法,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保持温度相同,故答案为:探究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相同;(3)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v=△V知应该测定的实验数据△t是测定一定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或测定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故答案为:测定一定时间产生气体的体积或测定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4)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1装置进行定量实验,图1中药品是金属和酸,浓硫酸和铁发生钝化现象而影响判断,所以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Mg(或Fe)和0.5mol/L、2mol/L的硫酸,故答案为:Mg(或Fe)和0.5mol/L、2mol/L 的硫酸;(5)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且与Cu和Mg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是生成氢气,而是生成二氧化硫,不能判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故答案为: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不能醋酸气体.实验一:(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硫酸的浓度相同,不同金属的规格相同,说明实验目的是探究反应物本身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影响反应速率的还有温度,所以应该使反应温度相同;(2)根据图示装置及选取的试剂可知,实验目的是通过测定反应生成氢气快慢进行判断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根据v=△V确定测定量;△t(4)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5)浓硫酸能够使Fe钝化,且与Cu和Mg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结论.12. 解:(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离子方程式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4I−+O2=2I2+2H2O,故答案为:4H++4I−+O2=2I2+2H2O;(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为测定显色时间,产物中有碘单质生成,还需要的试剂是淀粉溶液,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故答案为:淀粉溶液;无色溶液变蓝色;(4)设计实验必须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试剂的用量(体积)和试剂添加的顺序,故答案为:CD;(5)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约2倍,故答案为: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约2倍;(6)若要进行酸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你会采取的措施是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故答案为: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离子方程式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得失电子数目相等书写;(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该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为测定显色时间,产物中有碘单质生成,还需要的试剂是淀粉溶液,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变蓝色;(4)设计实验必须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还必须控制不变的是试剂的用量(体积)和试剂添加的顺序;(5)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约2倍;(6)若要进行酸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你会采取的措施是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进行对比实验.本题以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为载体,提高实验探究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设计实验必须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13. 解:(1)装置B中硫酸与锌反应制备氢气,关闭K2,打开K1,则生成的氢气进入装置A中,当烧杯中逸出的气泡均匀时表明B生成氢气的反应达到平稳,故答案为:A中冒出均匀(或连续)的气泡;(2)实验l、2是对比探究实验,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1、2的不同在于实验1没有滴加硫酸铜,而实验2滴加硫酸铜,二者反应的速率不同,可用于比较硫酸铜溶液对反应呢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滴加0.5mL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对生成氢气速率的影响;(3)Zn与硫酸反应制备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中,Zn和H2的计量系数相同,则物质的量相同,故bg65g/mol =V×35V m,即V=bV m39=0.0256bV m,故答案为:bV m39或0.0256bV m;(4)对比实验2、实验3和实验4的第1分钟、第2分钟、第3分钟收集的气体,相同时间内实验4收集的气体比实验2多,但比实验3少,为了测定饱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对实验的影响,需要固定硫酸的浓度,该硫酸浓度应为30%,故答案为:B;(5)实验3反应速率最大,故应该选择实验3的条件,故答案为:3;(6)反应后的废液中往往含有不溶解的物质,故先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过滤、洗涤、晾干即得皓矾,故答案为:过滤;冷却结晶;(7)由反应物和生成物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Cu2++2Cl−=2CuCl↓+Zn2+,故答案为:Zn+2Cu2++2Cl−=2CuCl↓+Zn2+.(1)关闭K2、打开K1,锌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在A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2)实验1、2的不同在于实验1没有滴加硫酸铜,而实验2滴加硫酸铜;(3)根据方程式计算;(4)实验4是研究饱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对实验的影响,硫酸浓度应相同,根据生成氢气的体积判断;(5)实验3反应速率最大;应选择反应速率最大的条件;(6)反应后的废液中往往含有不溶解的物质,故先过滤,除去不溶物,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再过滤、洗涤、晾干即得皓矾;(7)由反应物和生成物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本题考查实验探究,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表中数据,能正确把握题给信息,难度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