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国土资源部二○○八年十月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编写小组技术负责:王安建王瑞江李厚民王高尚主笔:高兰程爱国田山岗参加人员:吴国强李建武唐辛李季三张贵禄王少波张应红邹本利王尚志王勇毅赵汀黄家凯赵克荣陈春林孙玉臣宁树正陈美英田栓来张照志目录第一部分总则 (6)一目的任务 (6)二核查范围及内容 (7)三技术流程 (8)四成果构成 (11)五基本规定 (14)六执行标准及文件 (17)七概念与术语 (19)八编制依据 (21)九适用范围 (21)十保密 (22)十一解释 (22)第二部分技术要求 (22)一核查准备 (23)二现状调查 (25)三现场核查 (33)四核查成果编制 (35)五成果评审 (45)六成果入库 (46)第三部分附录 (47)附录一:矿井、勘查区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报告编写提纲 (47)附录二: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报告编制提纲 (59)附录三:附表示例 (67)第四部分实例 (85)黑龙江省鸡西矿区鸡东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实例前言煤作为一种层状矿床,其资源储量核查似乎比其它固体矿产更简单。
因此,是否有必要编制一个专门针对煤炭单矿种的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一直存有争议。
客观地讲,煤炭的确具有与其它矿种不同之处:一是煤炭矿区或国家规划矿区分布面积相当大,煤层分布比较稳定,核查单元与统计单元的关联有别于金属矿区;二是煤炭资源开发受矿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构造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影响较大,以至于煤柱的预设,合理采出量、损失量的计算、分摊、统计等资源储量核查工作与其它矿种有很大差异;三是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0%左右,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进一步统一煤炭核查工作的技术方法和成果表达,确保核查成果的质量和可靠程度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多方专家和多次论证意见,决定编制《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作为本次煤炭资源储量核查的基本工作准则。
《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是根据《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总体实施方案》而制定的,它遵循了《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体现了煤炭资源自身的特点:(1)煤炭资源储量核查包含了部分334资源量,以尊重资源储量库中煤炭资源储量334勘查程度高于金属矿产资源量的客观事实;(2)要求核查过程采用项目统一提供的中巴卫星影像资料定位小煤矿井口位置以提高核查的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3)根据煤层变化小、产状稳定的特点,提出在国家规划矿区内使用项目提供的软件系统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要求。
总之,本技术要求与《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一脉相承,但又更加适合于煤炭资源自身的特点。
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的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矿井、勘查区,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以一个技术要求来涵盖核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所有情况。
另外,由于我们的经验和能力所限,本技术要求难免有失偏颇之处,所有这些都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对本技术要求进行补充和完善的必要。
《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初稿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负责完成。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家煤炭地质总局的多名专家共同参与修改形成讨论稿,之后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反复讨论和论证,并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
2008年8月,在国土资源部储量司的领导下,在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全国项目办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家煤炭地质总局以及湖北、吉林等省的专家前往黑龙江省与黑龙江省区调所的专家一起,在鸡东煤矿对本技术要求进行了实际操作和测试,并在此基础上对稿件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
本技术要求是众多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谨向各位为本技术要求贡献了精力和智慧的专家和同仁们表示真诚的感谢!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项目组第一部分总则《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是根据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总体实施方案》[国土资发[2008]27号]制定的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的专门技术要求,它是开展全国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的基本工作准则。
一目的任务以摸清煤炭资源储量家底、客观评价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为目标,以上表“矿区”(矿井、勘查区)和未上表“矿区”为核查单元,以煤炭矿区为统计单元进行煤炭资源储量核查。
通过对矿井和勘查区资源储量核查成果属性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的建设,努力实现国家煤炭规划矿区的资源储量管理由一维属性数据管理,向三维空间数据管理过渡,为国家煤炭规划矿区资源储量三维动态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通过对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的核查,为煤矿企业加强资源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为政府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规划编制、矿业权设置、勘查部署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为煤炭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核查范围及内容(一)核查范围本次核查主要包括生产矿井、在建井、停产、停建、闭坑矿井占用的资源储量和尚未占用的勘探(精查)、详查、普查、预查(找煤)勘查区的资源储量。
包括以下三种情况:1、经过普查、预查(找煤)及其以上地质勘查工作已上表的资源储量;2、虽未上表但已探明尚未评审备案的资源储量;3、虽未上表但实际上已经被矿井占用的资源储量。
(二)核查内容1、矿井资源储量核查(1)核查对象为生产矿井、在建井、停产、停建、闭坑矿井占用的累计探获资源储量、累计消耗资源储量、历史挂账的资源储量、保有资源储量、压覆的资源储量和尚未占用的资源储量,分析保有资源储量的构成。
(2)开采回采率调查以煤矿采区回采率的调查为重点,调查煤矿设计损失和实际损失,分析煤矿资源储量的管理、报损、核销和资源节约状况。
(3)煤矿生产经营状况调查开展煤矿产能调查,分析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能力和实际产量,按所有制、井型等分析产能的构成,分析煤矿投资、生产、销售以及煤炭市场情况。
2、勘查区资源储量核查以尚未开发的勘查区为核查单元,核查基准日前尚未占用的、各勘查阶段范围内不相重叠的预查(找煤)、普查、详查、勘探(精查)资源储量,包括压覆的资源储量。
3、未上表资源储量调查(1)已查明未备案的资源储量已完成地质勘查的煤炭资源储量报告,尚未提交评审或评审后未备案的资源储量。
(2)未上表低于现行工业标准的资源储量我国一些缺煤省(区)正在开发利用低于现行的工业标准的资源储量,本次调查应对这部分资源储量的累计探获资源量、消耗资源储量、保有资源储量以及采矿权人占用的资源储量、消耗资源储量和保有资源储量进行调查。
三技术流程煤炭矿区储量核查工作流程分为6个步骤:(1)核查准备;(2)矿区现状调查;(3)矿井、勘查区现场核查;(4)成果编制;(5)成果审查;(6)成果入库。
6个步骤的基本内容如下:(一)核查准备以煤炭矿区为统计单元,矿井和勘查区为核查单元是本次核查工作的基本规定,也是部署省级核查工作、进行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的前提。
由省级项目承担单位或综合汇总小组以省(市、区)煤炭资源分布、勘查规划和开发现状图为基础,对各省(市、区)煤炭矿区进行划分,编制核查矿区资料目录表。
在各省矿区划分的基础上,根据省级煤炭资源的开发现状和煤炭资源储量登记统计数据库,合理划分核查单元,编制核查单元资料目录表。
(二)现状调查由矿区核查队伍根据省级项目组下达的核查单元目录表,到省、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对核查单元资料水平和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进行评估,制定矿井和勘查区资源储量核查工作设计(方案),为矿井和勘查区现场核查做准备。
图1 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工作流程与责任主体(注:现状评估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完成)(三)矿井、勘查区现场核查由矿区核查队伍根据批准的矿井和勘查区资源储量核查工作设计(方案),到矿井和地质勘查单位现场进行资料、数据的核查,根据需要开展必要的地表测量工作;利用中巴卫星影像资料确定小煤矿井口位置,开展小煤矿、老窑采空区、废井调查。
(四)矿井、勘查区和矿区成果编制(资源储量估算)分别对核查矿区内矿井、勘查区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并按要求编制矿井、勘查区资源储量核查报告、图件和附表;然后进行矿区地质资料和资源储量估算汇总,按要求编制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报告、图件和附表,形成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的最终成果。
(五)成果审查由市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对矿井、勘查区资源储量核查报告(储量登记书)和矿区资源核查报告进行审查验收。
对于储量核实报告,按照现行规定进行评审备案。
对于全国45个国家级规划矿区,应由国土资源部储量司进行审查验收。
(六)成果入库根据相关成果入库要求,对矿井、勘查区和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报告、附图、附表和储量登记信息进行入库,形成矿井、勘查区和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成果数据库。
四成果构成(一)矿井、勘查区、矿区储量核查报告(二)图件1、矿井、勘查区(1)地形地质套合图(MAPGIS格式)(2)煤矿矿井采掘工程进度图(MAPGIS格式)(3)综合柱状图(4)煤岩层对比图(5)主要勘探线剖面图(6)可采煤层资源储量估算图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MAPGIS格式)(7)可采煤层资源储量利用现状图2、煤炭矿区(1)矿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图(1:5万-10万)(2)煤矿区地形地质套合图(1:5万-10万)(MAPGIS格式)(3)地层综合柱状图(比例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4)煤岩层对比图(1:1000)(5)矿区构造纲要图(1:5万-10万)(6)矿区煤类分布图(1:5万-10万)(7)矿区主要可采煤层资源储量类型分布图(1:5万-10万)(MAPGIS格式)(8)主要方向剖面图(横向比例尺1:5万-10万,垂向比例尺1:2000)(9)矿区可采煤层资源储量利用现状图”(三)附表1、矿井(1)核查单元资料目录一览表(2)矿井属性表(3)采矿权属性表(4)可采煤层储量分割估算表(5)矿井资源储量核查成果一览表(6)矿井资源储量变化汇总表(7)采矿权人占用资源储量统计表(8)矿井开采信息表调查成果表(9-1)煤质特征表1(9-2)煤质特征表2(10)煤矿经营情况表2 、勘查区(1)核查单元资料目录一览表;(2)勘查区属性表;(3)探矿权属性表;(4)勘查区可采煤层资源储量估算表(5)勘查区资源储量统计表(6-1)煤质特征汇总表1(6-2)煤质特征汇总表23 、煤炭矿区(1)煤矿区资料目录一览表;(2)煤矿区属性表;(3)煤矿区采矿权属性表;(4)煤矿区探矿权属性表;(5)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成果一览表(6)采矿权人占用资源储量统计表(7)矿区压覆煤炭资源储量汇总表(8)矿区回采率一览表(四)数据库1、矿井、勘查区、矿区核查成果数据库;2、修正后的矿井、勘查区资源储量登记书和软盘。
五基本规定1、以煤炭矿区为统计单元,矿井、勘查区(“上表矿区”)为核查单元,按照采矿权等进行核查单元资源储量分割,逐级进行核查单元和核查矿区资源储量的统计和汇总,完成煤炭矿区的资源储量核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