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执纪监督和派驻监督联动协作工作措施

执纪监督和派驻监督联动协作工作措施

执纪监督和派驻监督联动协作工作措施
为了做好监督工作,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执纪监督和派驻监督联动协作工作措施,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查看库存!
随着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监督新路径,强化执纪监督部门和派驻机构的协作配合,通过制度创新增强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

履行监督第一职责迫切要求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不久前,一列长长的问题线索清单,随同省属高校专项监督检查情况报告,摆到了浙江省纪委监委主要领导的案头。

这些线索的发现,源于该省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和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一起开展的专项督查。

“制度创新出效益,1+1>2。

”浙江省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负责人认为,“监督效率显著提升,根本上源于监督责任的强化,直接得益于执纪监督与派驻监督的密切协作。


监督是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第一职责,是执纪问责和调查处置的基础。

从重要性和工作量来看,监督既是“前头”,也是“大头”。

监察体制改革后,监督对象数量井喷式增长,相比之下监督力量显得捉襟见肘,监督方式亟待改进。

以云南为例,省、市、县三级监委全部组建后,全省监督对象增加至157万,是原来的4.5倍。

一根手指力量单薄,五指联动方能攥成拳头。

监察体制改革后监督对象数量的增加,前后台分设后监督职能的强化,尤其是
监督对象的高度重合,既对执纪监督与派驻监督的协作配合提出了要求,也创造了条件。

“改革的本质就是组织和制度创新。

”面对新情况新挑战,山西省晋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那志茂认为:“派驻监督的优势是近距离,便于发现问题;执纪监督部门重在统筹、协调和联系,通过日常监督掌握‘树木’‘森林’情况。

两种监督方式不同、各有侧重,协调配合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既发挥前者的‘探头’作用,又强化后者的牵头、协调功能。


执纪监督部门强化统筹作用,加强协调和联系
“有了‘娘家人’的指导,我们感觉工作顺畅多了。

”重庆市北碚区纪委监委驻区农委纪检监察组组长刘玉芳说,“无论是对政策法规有理解不清楚、执行不顺畅的地方,还是日常监督遇到困难,都可以第一时间向他们求助。


刘玉芳说的“娘家”,就是该区纪委监委第一至第三纪检监察室。

她的感慨,源于实际工作的体验——改革后,派驻纪检监察组面对海量工作和层出不穷的新情况,经常需要派出机关特别是对口联系的执纪监督室的支持和帮助。

对一些地方的调研也验证了这个问题:仍有部分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对自身职责定位不准,对派驻机构疏于指导、协调和联系;一些派驻机构日常监督存在能力不足、方式不多、主动性不够等问题。

前后方“各自为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日常监督的实效。

“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

”北碚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梁亚荣说,“破解这些问题,执纪监督部门必须发挥主导功能和阵地作用,强化对派驻机构的牵头、协调和联系,尤其在履行监督这个第一职责上要合拍共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