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查房脓毒症休克

教学查房脓毒症休克

2、提问住院医师:脓毒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及病生理?
【解答】:有关脓毒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感染细菌产生的细菌毒素可促发复杂的免疫反应,除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细胞壁释放的脂多糖中的类脂组分)外,还有大量介质,包括肿瘤坏死因子,白三烯,脂氧合酶,组织胺,缓激肽,5-羟色胺和白细胞介素-2等。
3、有吸毒史5年余;发现“病毒性肝炎(乙、丙型肝炎)”5月余,予“肝泰乐、甘利欣”等治疗,转氨酶反复升高;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否认结核、伤寒传染病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4、体查:BP104/65mmHg,P104次/分,R18次/分,T37.4℃,体型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睑结膜无黄染。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双侧扁桃体无红肿。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充盈,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及哮鸣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见弥漫性搏动,无抬举感及震颤,心界不大,心率10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腹肌稍紧,未见腹壁静脉显露、肠型及胃肠蠕动波,全腹轻压痛,以下腹部及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阳性,腹部叩诊呈鼓音,肝区有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腹部及肾区未闻及杂音。肛门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各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生理征存在。
二、办公室
(一)就坐,解释查房目的
(二)查房方面
1、讲解重点体检方法。
(1)什么是脓毒性休克的“重点查体”?
【解释】在诊断明确和已知,在已经进行过全面查体的基础上,为了迅速了解患者状态、掌握病情而进行的、对选择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的选择性各系统体格检查。
(2)脓毒性休克“重点查体”的内容和顺序?
Allempiresfall,youjusthavetoknowwheretopush.ICU教学活动记录表
活动类别
教学查房
主持人
陈天明副主任医师
教研室
ICU教研室
承担科室
ICU
时间
2014年9月15日
地点
ICU病房及办公室
参加人员
本院医师
陈培贤医师、陈远平医师
轮科医师
刘海峰医师、邹志育医师
活动目的
2).2推荐意见 推荐液体复苏的早期目标为CVP至少8mmHg(机械通气患者12 mmHg),并常需进行进一步液体治疗(推荐级别:1C)。
2).3推荐意见 推荐应用液体负荷试验,只要血流动力学持续改善(即动脉压、心率、尿量)就继续补液(推荐级别:1D)。
2).4推荐意见 对可疑低血容量患者的补液试验推荐开始时30分钟以上至少1000ml晶体液或300~500ml胶体液,对脓毒症诱发组织低灌注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多更快的补液
脓毒性休克应该与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阻塞性休克鉴别。测定尿比重和渗透压是有帮助的。
PCT大于10ng/ml是有力的感染的证据。
5、提问住院医师: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有哪些?
【解答】:着重感染、休克和生命体征的维持应该鼻管给氧支持呼吸,必要时可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机械性人工呼吸。
需要大量补液、纠正酸中毒等抗休克治疗。
通过查房,使所有临床医师掌握脓毒性休克的重点查体方法、临床表现和特点,以及诊疗常规。




一、基本情况
患者,林友钦,男,21岁,因“阵发性腹痛伴全身乏力、纳差4天,畏寒、发热半天”入院,住院号:0947567
二、病历特点
1、青年男性,急性发病。
2、患者于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腹痛,以右上及右下腹为主,呈阵发性隐痛,伴全身乏力、纳差、大便干硬,在河源监狱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予肝泰乐、甘利欣等护肝治疗,乏力症状稍好转;半天前患者再次于河源监狱医院输液(具体不详)后自觉头晕、头痛,寒战、发热,伴脸色发绀、四肢发冷、大汗淋漓,上腹部疼痛症状较前加重,偶有咳嗽,无咳痰,无胸闷、胸痛,无气紧、气促,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测T39.5℃、Bp128/50mmHg、P128次/分,心律齐,考虑为“输液反应”,予物理降温,安痛定、苯海拉明等对症处理,血压偏低,最低为70/35mmHg,予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维持升血压,血压仍波动不稳定,为求进一步治疗,由监狱工作人员送至我院急诊科,拟“休克查因”收住ICU继续诊治,自起病以来,患者精神尚可,饮食欠佳,睡眠可,小便量少,大便干硬,2-3天/次,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三)查房的教学内容
1、提问住院医师:脓毒性休克的概述?
【解答】:脓毒性休克指由于脓毒症引起的休克,过去叫做感染性休克,其定义是患者组织灌注不足,即容量试验后持续低血压状态或血乳酸浓度≥4mmol/L。通常是由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主要见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坏疽性胆囊炎,肾盂肾炎,急性胰腺炎及一些院内感染。
血液滤过是近年兴起的可靠的方法,可以起到去除炎性介质等等作用。
1)早期复苏
1).1推荐意见 一旦临床诊断为灌注不足,推荐应尽快进行积极液体复苏,在最初复苏的6小时内应达到复苏目标:①中心静脉压(CVP)8~12 mmHg;②平均动脉压(MAP)≥65mmHg;③尿量≥0.5ml·kg·h;④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分别是≥70%或≥65%(推荐级别:1C)。
4、提问住院医师: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解答】: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休克的表现,脓毒症、感染的表现,感染灶的证实。
脓毒性休克为分布性休克。初期高动力学状态的血液动力学特征是脓毒血症特有的:心排出量正常或增加而周围动脉阻力降低,皮肤温暖而干燥。而心排出量减少伴周围动脉阻力增加说明是低动力学状态,这通常见于脓毒性休克的后期。用肺动脉导管测血液动力学对排除脓毒性休克是有帮助的,与低血容量性休克不同的是脓毒性休克时心排出量多数正常或增加而周围阻力降低,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闭塞压不会降低。心电图可显示非特异性ST-T波异常和室上性及室性心律不齐,该异常的部分原因可能与低血压有关。
3、提问住院医师:脓毒性休克易感人群及易感因素?
【解答】:脓毒性休克的好发于免疫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肝硬化、白细胞减少、特别是同时存在肿瘤或接受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的病人,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治疗或人工呼吸装置的病人,尿路、胆道或胃肠道感染史,有创性内置物包括导管、引流管和其他异物。脓毒性休克在新生儿、35岁以上的病人、孕妇或由原发病所致的严重免疫受损者或医源性治疗并发症的病人中较为常见。
脓毒性休克的初期,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减少,其中多形核白细胞可降至20%,并可伴有血小板计数急剧下降至≤50000/μl。但通常可在1~4小时内很快逆转,白细胞总数和多形核白细胞明显上升(多形核白细胞可升至≥80%,并且以幼稚型白细胞占优势)。
早期可出现伴有低PCO2和动脉血pH增高的呼吸性碱中毒,这也是对乳酸血症的代偿.血清碳酸氢钠通常降低,而血清和血中的乳酸增高,随着休克的进展,代谢性酸中毒随之发生,早期呼吸衰竭可导致低氧血症,氧分压(PO2)<70mmHg,心电图可见ST段压低,T波倒置,偶见房性或室性心律不齐,由于肾功能衰竭和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浓度逐渐上升。
(推荐级别:1D)。
2).5推荐意见 当心脏充盈压(CVP或肺动脉球囊阻塞压)升高而血流动力学没有同时改善时,推荐应减慢补液速度(推荐级别:1D)。
3)血管升压药
3).1推荐意见 推荐维持MAP≥65mmHg(推荐级别:1C)。3.2推荐意见 脓毒症休克时推荐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作为首选升压药纠正低血压(尽量经中心静脉导管给药)(推
5、辅查:血常规:白细胞15.6*10E9/L↑,红细胞4.63*10E12/L,血红蛋白147g/L,血小板98*10E9/L↓,中性粒细胞比例0.957↑;生化:谷草转氨酶329↑,尿素氮4.62,肌酐108,葡萄糖6.65,钾3.59,钠136.3,磷酸肌酸激酶644,肌酸激酶同工酶22,肌钙蛋白0.00,C-反应蛋白11.18,淀粉酶66;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5.3↑,凝血酶原活动度50.0,凝血酶时间20.4,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33.6;血气分析:酸碱度(PH)7.361,二氧化碳分压(PCO2)37.1,氧分压(PO2)162↑,碳酸氢离子浓度(HCO3)21.0↓,剩余碱(BEb)-4.0↓,氧饱和度(%SO2c)99.4。超声示:阑尾炎声像,双肾小结石,膀胱未见异常声像;CT示:1、左肺上叶少许纤维灶;右侧水平裂局限性轻微增厚;右侧胸腔少许积液。2、胆囊窝积液,胆囊壁稍增厚;上腹网膜改变,多考虑上腹膜炎。
三、初步诊断
1、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2、急性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
3、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
4、双肾结石





1.脓毒性休克的概述?
2.脓毒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及病生理?
3.脓毒性休克易感人群及易感因素?
4.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5.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有哪些?





















4)正性肌力药治疗
4).1推荐意见 在心脏充盈压升高而低CO提示心肌功能障碍时推荐输注多巴酚丁胺(推荐级别:1C)。
4).2推荐意见 不提倡增加心脏指数高于正常预期水平的策略(推荐级别:1B)。
荐级别:1C)。
3).3推荐意见 建议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或血管加压素不作为脓毒症休克的初期升压药(推荐级别:2C)。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后联合0.03U/min血管加压素与单纯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