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思考一、以现代大旅游产业观,实现旅游产业新定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未来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使我国旅游业的产业定位由国民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重要产业,进一步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深刻认识旅游产业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旅游产业新定位的依据,是实现大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1.以大旅游产业观培育支柱产业旅游业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带有产业要素“混合体”或“产业集群”的特征。
①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业主要指旅游服务业,即指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劳务的综合性产业,如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行业。
该概念的不足?②旅游制造业的提出●狭义来看, 旅游制造业是指主要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提供直接生成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一切企业的集合;●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任何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提供直接或间接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企业都可以称为旅游制造企业,由所有这些企业所构成的集合即旅游制造业。
●旅游制造业类型:旅游装备制造业如飞机、邮轮、类型帐篷等;旅游用品制造业如饭店客房用品、餐馆经营用品等;旅游购物品制造业如旅游纪念品等。
③旅游制造业与旅游服务业之间的联系●旅游制造业的市场需求正是旅游服务业经营所需的原材料和其经营所需的设备设施,旅游服务业的发展需求为旅游制造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旅游服务业的顺利经营也需要以旅游制造业提供的创新性产品为保障,制造业提供的供给要素是旅游服务业进行创新,采用新技术、新原料、新思想、新方法的一个重要来源。
④大旅游产业观支撑支柱产业的定位●在服务业延伸发展空间和制造业提高服务比重的发展需求下,在满足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旅游需求前提下,旅游业与制造业的界限日益模糊,新型业态日益增多。
大旅游产业观必须建立起来。
●发展大旅游产业的重要性——从微观企业角度来看,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将为旅游制造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促进其提高创新能力,奠定持久盈利基础。
——从中观产业结构角度来看,可以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二者互动的发展格局,促进产业融合。
——从宏观国家发展战略角度来看,可以有效减少旅游服务贸易中的外汇漏损,提升产业整体抵抗风险的能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国民经济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国家层面已经将旅游服务业与旅游制造业统筹考虑,协调发展,全面联动。
因此,建立大旅游产业观不仅是国内经济全面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的需要。
2.以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管理实现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①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涵义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是指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游客优异体验需求和实现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将包括各类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在内的综合服务提供给游客的各类组织和机构组成的关系复杂的有机网络集合体。
图旅游目的地供应链图理解旅游目的地供应链这个概念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构成要素的复杂性从供应链运行机制角度来看,可以将供应链构成要素分解为:商业服务供应商和公共服务供应商;从目的地整体可持续发展角度和产业结构优化角度来看,可以将供应链构成要素分解为:旅游服务业供应商和旅游制造业供应商。
●要素链接的动态多变性由旅行社组合各个消费点构成的线性单一结构向通过信息集成服务商实现的网上链接和自主选择过渡,形成了由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双轮驱动的多样化供应链链接方式。
●网状结构的目标多重性在目的地供应链网中存在着众多的利益相关者,这种多元主体决定了目标的多重性和冲突的必然性。
必须构建有效的协调机制和治理机制,以防链网出现断裂和破损,影响目的地优质服务的提供。
②以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管理提高游客满意度●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管理就是对整个供应网链结构上发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计划、控制、协调、整合和有效集成,以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实现游客价值和目的地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管理哲学管理思想。
●旅游目的地管理的目的——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提升供应链的整体质量,增强其竞争力;——提高市场的运营效率,提高供应链中每个部门的收益,平衡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形成促进目的地供应链各部门和机构新陈代谢、自我淘汰、自我提升的良性机制。
良好的供应链管理绩效,在于使得处于供应链各环节的组织有效合作,最大化地满足游客需求,实现游客价值和组织价值的双赢局面。
③提升旅游目的地供应链管理水平的对策●从完善供应链管理绩效来看,必须构建旅游目的地全面质量管理文化——旅游目的地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目的地质量文化建设工作,从观念上和制度保障上确实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落在工作实处。
——构建企业高质量管理的推拉互动机制。
——转变政府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从管理想服务转变——高质量的目的地管理文化的建立离不开有效的媒体监督体系的建设。
●从提高供应链服务质量来看,必须加强组织间关系管理——注意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筛选。
——注意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开发。
——注意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整合。
●从加速供应链服务的及时性来看,必须加强流程改造管理——加强供应链的模块建设。
——加强平台商的建设步伐。
——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功能。
——引入跨界设计和服务机制。
●从增强服务补救效率来看,必须加强供应链法制建设和道德约束。
——提高和增强法制建设意识。
——倡导企业全面践行经营责任。
●从改善有形环境质量来看,必须加强目的地公共环境管理。
——注意有形环境建设的协调性。
——注意有形环境建设的动态性。
——注意社区环境建设的特色性。
●从区域旅游合作来看,必须强化供应链整合的保障机制建设——增强公共服务供应链关系整合力度,突破跨界旅游合作的认识和制度障碍,构建跨界旅游合作的政府保障机制。
——加大商业有偿服务供应链关系的整合力度,突破跨界旅游合作的结构和市场障碍,构建跨界旅游合作的企业保障机制。
——提高两条供应链关系的整合协调发展,突破跨界旅游合作的社会与经济障碍,构建跨界旅游合作的第三方保障机制。
二、对福建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1.福建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①福建旅游产业发展资源丰富,潜力巨大②福建旅游产业发展要走融合化发展、创意化发展、集群化发展、信息化发展之路●融合化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交叉性融合:如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景观房产与分时度假、体育旅游、文化旅游、康复旅游等;如农业旅游新业态: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山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等。
——功能性融合:如会展旅游;——结构性融合:具有观光功能的旅游交通业、具有娱乐功能的观光场所、美食旅游等;——技术性融合:如携程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服务性融合:如美国运通的旅游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创意化发展创新产品体验形态创意旅游是指用创意产业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
其特点:——强调对各类旅游资源的多维化整合;——强调对未来文化遗产的创造;——强调对旅游消费潮流的引领和塑造;——强调旅游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以及区域整体价值的提升。
从玉米迷宫看创意农业;从老鼠成英雄看快乐产业。
●集群化发展创新产业发展规模效应旅游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其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市场的集中性——要从强化内聚吸引力和扩张外化影响力两方面提升竞争力;分工的专业性——要丛纵向产业链延伸和横向产业链加粗两方面提升竞争力;环境的依赖性——要从环境的营造配套和环境的监护创新两方面提升竞争力。
●信息化发展创新产业运行效率旅游产业是高度信息化的产业。
要提高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信息沟通,必须提高信息化程度。
实施金旅工程——政府旅游管理电子化;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旅游在线平台——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数字电视、电子商务等高新技术,整合旅游相关信息,建立一个包括手机信息、旅游在线网站、呼叫中心、电子地图、宾馆数字电视-旅游频道、景区电子导游、城市通旅游卡等信息服务的实时在线平台。
③福建旅游产业发展要主打几张牌●森林旅游目的地——自然疗法体验游●生态体验最佳地——绿色消费体验游●休闲康体必到地——娱乐健身体验游●文化品味留恋地——民俗风情体验游●科技农业创新地——休闲农业体验游●革命历史瞻仰地——红色文化体验游●蓝色资源集合地——海洋情趣体验游⑤支柱产业是指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并且在经济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增长率高,扩散效应强,能对国民经济起到支撑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⑥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作用体现在●作为动力产业的旅游业旅游业的关联性强,是整合资源、统筹各业的动力产业。
据统计,与旅游业直接和间接相关联的行业或产业多达109个,这些产业的发展在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撑条件的同时,更承接着旅游业发展为其创造和拓展的广阔市场需求。
●作为创意产业的旅游业旅游业是个典型的创意产业。
“创意旅游”即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
创意是一种生产力,它不仅会令游客的旅游体验更为独特新颖,而且会通过创意设计和制造,改造传统的制造业结构,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和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