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仪的检定和校准
使用中检验 – + + – – – + + + – – – – +
最小检测浓度 * 波长示值误差 波长重复性 线性范围 换挡误差 整机 定性定量重复性*
19
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5)计量器具控制
c) 检定方法 d) 检定结果的处理 一个检测器 一个以上检测器 e) 检定周期 一般不超过2年。 修理、更换重要部件或对仪器性能 有怀疑时,应随时检定。
式中:
ND为检测器基线噪声, K 为衰减倍数, B 为测得的基线峰-峰高对应的记录仪标度(AU)。
基线漂移用一小时内基线偏离原点的值(AU/h)表示。 30
3. 液相色谱仪检定方法
色谱基线噪声图
31
3. 液相色谱仪检定方法
色谱基线漂移图
32
3. 液相色谱仪检定方法
3.4.3 最小检测浓度的检定
27
3. 液相色谱仪检定方法
3.4 紫外-可见光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检定
3.4.1 波长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的检定 将检测器和记录仪连接好,仪器预热后,将紫外波 长标准溶液(标准波长为235nm,257nm, 313nm 和 350nm)注入样品池中冲洗,并将池充满。将检测器波 长调到低于标准波长5nm处(如检定257nm时,检测器波 长先调到252nm),记录纸速调到(2~4)cm/min,记 录笔调到记录纸的中间,启动记录仪,记录笔画出一条 直线。调检测器波长,每(5~10)s改变1nm,记录仪 上将画出如下图所示的折线,折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 对应的波长与标准溶液波长之差为波长示值误差。每个 波长重复测量3次,其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波长重 复性误差。 28
13
梯度误差Gc:不超过±3%
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b) 柱温箱 柱箱温度设定值误差ΔTS: 不大于 ± 2℃。 温度稳定性 TC: 不大于 1℃。
14
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c) 检测器
液相色谱仪检测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检测器 紫外-可见 二极管阵列 基线噪声 基线漂移 不大于5×10-4AU 不大于5×10-3AU/h 不大于5×10-4FU 不大于5×10-3FU /h 不大于1×10-9g /mL 硫酸奎宁/高氯酸水 不大于±2nm 优于2nm 优于103 优于2% 优于103 优于2% 不大于5×10-7RIU 不大于5×10-6RIU/h 不大于1×10-6g/mL 丙三醇/水 荧光检测器 示差折光检测器
液相色谱仪的检定 和校准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2008年8月
1
液相色谱仪的检定和校准
1. 2. 3. 4. 计量基础知识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液相色谱仪检定方法 液相色谱仪检定结果计算举例
5. 液相色谱仪的期间核查
2
1.计量基础知识
1.1 什麽是计量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 靠的活动,它包括科学技术上的、法律法 规上的和实践管理上的一系列活动。 计量的内容通常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 a) 计量单位和单位制; b)计量器具(或测量仪器)
本规程委托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8
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检定规程的主要内容
1)范围 2)概述 3)计量性能要求 4)通用技术要求 5)计量器具控制 附录
9
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配有紫外-可见光检测 器、二级管阵列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和 示差折光率检测器的液相色谱仪的首次 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液相色 谱仪样机试验和型式评价中有关计量-7g/mL 萘/甲醇 波长示值误差 波长重复性 线性范围 换挡误差 不大于±2nm 优于2nm 优于103 优于2%
15
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d)整机性能
仪器的整机性能用定性、定量测量重复性表示 * 定 性 测 量 重 复 性 ( 6 次 测 量 ) RSD6 : 不大于1.5% * 定 量 测 量 重 复 性 ( 6 次 测 量 ) RSD6 不大于3.0%
10
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2)概述 液相色谱仪(以下简称仪器)是由输液 系统、进样器、色谱柱及柱温箱、检测器和数 据记录处理装置等部分组成的分析仪器,图1 是其组成的方框图。液相色谱仪利用试样中各 组分在色谱柱内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分配或吸附 特性的差异,由流动相将试样带入色谱柱中进 行分离,经检测器检测,依据组分的保留时间 和响应值(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析。
3. 液相色谱仪检定方法
3.2.2 泵流量设定值误差SS和流量稳定性误差SR
按计量性能表的要求设定流量,启动仪器,压力稳 定后,在流动相出口处用事先清洗称重过的容量瓶收集 流动相,同时用秒表计时,收集表1规定时间流出的流 动相,在分析天平上称重,按式(1)、式(2)计算SS 和SR。
22
3.液相色谱仪检定方法
3. 液相色谱仪检定方法
3.4.1 波长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的检定
29
3. 液相色谱仪检定方法
3.4.2 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的检定
选 用 C18 色 谱 柱 , 100% 甲 醇 为 流 动 相 , 流 量 为 1.0mL/min,紫外检测器的波长选在254nm,检测灵敏度 调到最灵敏档,记录纸速调至(5~10)mm/min。开机预 热, 仪器稳定后记录基线30min, 由检测器的衰减倍数和 测得的基线峰-峰高对应的记录仪标度,计算基线噪声, 用AU 表示。 ND=K×B (4)
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b) 检定项目 泵 耐压检定 流量设定值误差SS 流量稳定性误差SR 梯度误差GC 柱箱 温度设定值误差ΔTS 温度稳定性 TC 检测器 基线噪声 * 基线漂移 *
+
首次检定 + + * + + + + + + + + + + + +
后续检定 – + + + + + + + + + + – – +
33
3. 液相色谱仪检定方法
3.4.4 线性范围的检定
将检测器和记录仪连接好,检测器波长选在 254nm,通电稳定后,用注射器直接向检测池中注射2% 异丙醇/水溶液冲洗检测池至记录仪读数不变,记下此 值。之后,依照上法分别注入丙酮/2%异丙醇系列水溶 液(丙酮含量为0.1%、0.2%、……1.0%)冲洗检测池, 并记下各溶液对应的稳定记录仪读数,每个溶液重复测 量3次,取算术平均值。以5个丙酮含量(0.1%~0.5% 5 个点)和对应的记录仪读数做标准曲线,在曲线上找出 丙酮含量大于0.5%各点的读数,与对应含量的测量值做 比较,测量值低与读数5%时,认为曲线弯曲,此点的浓 度做为检测上限CH。按3.4.3的方法和式(5)测出丙酮 的CL值,由CH/CL算出检测器的线性范围。 34
24
3. 液相色谱仪检定方法
0.10
0.08
0.06
0.04
0.02
0.00
-0.02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25
3. 液相色谱仪检定方法
3.2.3 梯度误差的检定
Gci=(Li平-Lm平)/ Lm平×100%
式中:
(3)
3
1.计量基础知识
c) 量值传递和溯源,包括检定、校准、 测试、检验和测量; d)物理常量、材料和物质特性的测定; e)测量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测量理论 及其方法; f)计量管理,包括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 等。
4
1.计量基础知识
1.2 什麽是检定 测量仪器的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 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 (或)出具检定证书。 检定具有法制性,其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 测量仪器。我国规定列入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 护、医疗卫生和环境检测四个方面的工作计量器 具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管理范围。对社会公用计 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 也实行强制检定。 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 规程。
11
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A B 进 样 器 色 谱 柱 检 测 器 数据处理系统
输液泵
废 液 收 集
图1.液相色谱仪组成方框图
12
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3)计量性能要求 a) 输液系统:
流量设定值误差SS和流量稳定性误差SR应 符合以下要求: 流量设定值(mL/min):0.5 1.0 2.0 测 量 次 数 : 3 3 3 流动相收集时间(min) :10 5 5 允许误差 Ss :5% 3% 2% *SR :3% 2% 2%
16
:
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4)通用技术要求 仪器外观(名称,型号等) 电路系统(接线,开关,旋钮, 指示灯等)
17
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5)计量器具控制
a)检定条件 环境条件:检定场地、温度(15-30)℃、湿度(20-80)%RH、 电源。 检定设备:秒表、分析天平、温度计、注射器、游标卡尺、 容量瓶。 标准物质:萘、硫酸奎宁、丙三醇标准溶液。 其 他:HPLC用甲醇、纯水、丙酮、异丙醇、玻璃器皿 等。 18
SS=(Fm平-Fs)/Fs×100% SR=(Fmax-Fmin)/Fm平×100%
(1) (2)
式中: Fm=(W2-W1)/ρT·t,流量实测值(mL/min), W2 ——容量瓶+流动相的质量(g), W1 ——容量瓶的质量(g), ρT ——实验温度下流动相的密度(g/cm3), Ft ——收集流动相的时间(min); Fm平 ——同一组测量的算术平均值(mL/min); Fs ——流量设定值(mL/min); Fmax——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大值(mL/min); Fmin——同一组测量中流量最小值(m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