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生物试卷讲评课的优化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课型,尤其是到了单元小结、期中期末复习阶段甚至变成了主要的课型。
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双基,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包括听课、审题和做题的方法与习惯等等),总结成功的经验,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习题讲评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讲评前认真分析试卷,整体把握试卷的结构和答题情况学生考试后的试卷概况,直接反映了教师教学工作的成与败,同时也是教师快速获取信息,为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准确依据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因此每次考试以后,笔者都是迅速准确地将试卷评阅出来,并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分析试卷的题型、出卷者的出题意图,以及各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它体现了当前教学改革的什么方向。
( 2)基础题有哪些,能力题有哪些,试卷与以前相比呈现着一种怎样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未来考试方向
是怎样的。
( 3)计算出全班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以及知识点所占的分数比例和难易题所占的分数比例等。
( 4)逐题统计学生的得分与失分,对失分率高的题目认真分析失分的原因并进行归纳、分类,有针对地性分析学生的错误情况,了解其思维过程,找出错误根源所在。
通过分析和统计,笔者对所讲评的试卷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能了然于心。
一堂讲评课讲什么,怎么讲,哪些略讲,哪些详讲,目的性就很明确了,从而可以调整教学思路和方向,提高了以后教学的针对性。
2 、讲评过程夯基础、引思路、讲技巧、重训练,富有针对性讲评课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解学生之所惑,释学生之所疑,被学生之所缺,既要有的放矢;又要切中要点,富有针对性,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因此,笔者依据试卷中存在的普遍性错误有针对性地突出以下几点:
2.1 引导学生细心审题,归纳解题思路和技巧讲评不仅要使学生会做试卷中的题目,更重要的是老师应该在讲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解每类题型的思路和技巧,使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胸有成竹而少走弯路。
因此,讲评试卷时必须依据学生们的答题情况,引导学生如何审题、排除干扰因素、深挖隐含条件、分析题型的特点等,通过比较总结出快捷有效的解题思路。
当然,除了正确的解题
思路外,解题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对于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帮助很大。
2.2 讲拓结合,反复训练重点、难点试卷讲评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试卷内容的理解。
特别是对于一些重难点、易错点、生疏点,更应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强化学生对它们的掌握。
2..2.1 变题法??把失分率高的题目及易错题等加以变化,让学生再次得到训练,会一题,懂一类,训练学生随机应变、举一反三的能力,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例如:复习遗传和变异时,单元测试卷中有一道选择题: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C、T 、U 的核苷酸种类共有()A. 8.B. 7 . C. 6 . D. 4统计表明,全班50 人中有25 人选错,其中有20人选A、3 人选B、2 人选D。
综观错误原因发现:少数人对高等植物细胞中同时含有DNA 和RNA 混淆不清。
多数人对DNA 和RNA 中分别含有碱基A. C.T. U 中的哪些种类没有仔细区分等。
分析讲解后把题目中的碱基改成A、G、C、T,然后再问学生,结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敏捷,全班有49 人正确,仅1人答错。
这样通过反复变化训练,学生对这类题目的掌握无疑会牢固得多。
2.2.2 联系法将试卷内容与平时所学或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比较、分析以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例
如: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了大田油菜的正常受粉。
可采用的补救措施是A、喷施硼肥 B、追施氮肥 C、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D、以上措施均错误。
考查结果显示:全班仅三人正确。
了解发现学生们对生长油菜主要是为了收获油菜籽这一日常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没有很好地联系起来。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有关的内容很多,因此在复习、训练以及试卷讲评过程中应加强联系,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2.3.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讲评课上,针对失分率较高且具有典型性题目,笔者总是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们认真分析或商讨,找出失分根源。
教师只在适当或关键时刻给予点拨、启示,让学生在订正中得到知识和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驱动力;同时笔者积极鼓励学生们讲解解题的思路与方法,甚至可以表达与老师、答案不同或相反的意见,这样不仅开阔了视野,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4.贯彻# 夯实基础、滚动提高?的教学思想当前,高考总的趋势是由# 知识型# 转向# 能力型#,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思考、分析、实践能力的考查。
高考的变革给我们带来了难以定论的议题。
比如基础题和能力题孰轻孰重,如
何把握两者的分寸等。
对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基础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基础之于能力就如同土壤之于大树,离开了土壤,大树就不能成活,同样离开了基础,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种片面强调能力而忽视基础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们注意到近几年的高考,虽然对能力考查的比重在不断增加,但基础仍然是高考的基本方向。
因此,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基础题的讲评,以达到对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在对基础知识的长期运用过程中提升为能力。
这有助于我们面对全体学生,进一步贯彻夯实基础、滚动提高?,因材施教、分层要求的教学思想。
讲评后,引导学生总结考试成败得失,注意深化巩固,突出实效性讲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就可以一劳永逸。
在讲评之余,笔者都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自我消化,让学生针对自己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统计,找出薄弱环节,并借助于老师的讲评,真正弄懂自己未掌握的知识。
同时让学生写好试卷讲评小结,总结考试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以利于下次考试时扬长避短。
另外,为了巩固讲评效果,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笔者还将每次考试试卷中失分率高的题目及相关的知识点变换角度设题作为下次测试的内容,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做法,确实让笔者在进行试卷讲评时做到代写论文成竹在胸,驾驭自如,深受学生好评。
同时也让学生听有所得,评有
所获,避免了以往讲评过后而收效甚微的状况,使同学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极大的调动,有效的提高了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