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课堂笔记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课堂笔记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第一章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领会:中国古代、近代管理思想,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主要学派。

2、理解:X理论和Y理论、超Y理论、Z理论。

3、掌握: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人际关系学说,X理论和Y理论。

第一节中国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儒家管理思想儒家哲学的中心概念是“仁”(注意是仁义的意思)。

儒家管理手段和途径都强调“为政以德”(注重用道德感化臣民)。

注意:儒家虽然重道德,但是并不否认法治(碰到冥顽不灵者仍要用法制手段)。

2、道家管理思想道家思想的基本精神是“道”,它强调“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真题链接:中国古代认为管理者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来达到管理目的的是(B)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012.4/2014.4选择)3、法家管理思想法家哲学以“法”为中心,强调法律在管理中的重要性韩非子提出了“上法而不上贤”的观点(往年多次考过的一个知识点)4、兵家管理思想兵家以“谋略”为中心,重视组织和编制的作用厉以宁的观点→高层要道家,中层要儒家,基层要法家(2010.4选择)二、中国近代管理思想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的舞台上涌现出不同的阶层和代表人物。

1、地主阶级改良派的管理思想林则徐最早意识到中国有不如西方之处,主张向西方学习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学习洋人的技术来抵制洋人)2、农民阶级的管理思想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却撼动了清朝的统治《天朝田亩制度》虽然没有实现,但却体现了良好的愿望3、无产阶级的管理思想共产党人认为:要民主集中、要走群众路线、要集体领导这些思想成为我党治军治国的重要原则第二节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1、亚当斯密背景介绍: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他生于1723年,逝于1790年,被世人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他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2014.4填空)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是如何论述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2011.4简答)①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

②劳动分工节省了通常由一种工作转移到其他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③劳动分工使劳动简单化,使工具专门化,从而有利于创造新的工具和改进设备。

2、查尔斯・巴贝奇背景介绍:查尔斯巴贝奇是科学管理的先驱者,他沉迷于制造机器,可以说是现代电子计算机的鼻祖。

注意:巴贝奇提出“边际熟练”原则,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做出界定,作为报酬的依据。

二、科学管理阶段的理论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弗雷德里克泰罗,美国古典管理学家。

1856年出生于费城,19岁当学徒,22岁进公司,28岁当总工程师。

他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了企业管理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1850年起他开始研究工人操作,1901年后他开始宣传他得科学管理理论——泰罗制,1915年去世。

泰罗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

(1)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①科学管理的实质是劳资双方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

(蛋糕越做越大)②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

③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科学管理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2)客观管理理论内容①工作定额:具体分为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两个部分案例:某搬运工工作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要在拿起东西后蹬一下腿。

这个动作看似对整个搬运过程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就因为多了这一个动作,他的搬运速度总是比别人要慢一拍。

时间研究主要研究工人工作的时间构成。

真题链接:动作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工人工作时动作的合理性。

(2009.4填空)②第一流的工人:有能力,愿意,被培训和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2012.4简答)③标准化:操作方法标准化、工具材料标准化、环境标准化④刺激性工作报酬差别计件工资制,就是按照工人完成其定额的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

⑤计划和执行职能分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开,所有者和经营者分开2、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1)指出经营与管理师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只是经营活动的一部分。

(2009.4简答)法约尔对工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做了科学的分类,分为六大类工作:技术工作、商业工作、财务工作、安全工作、会计工作、管理工作。

法约尔将管理与经营区别开来。

管理既不包含在技术职能中,也不属于商业、财务、安全、会计中的任何一个职能,而是同其他物种职能并列的、自成体系的独立职能。

将管理活动从企业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是法约尔管理理论的出发点。

(记忆方法:会计把公司的钱卷走后,开一家公司:会计、技术、财务、安全、商业,管理)(2)管理的职能约尔认为,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009.4+2013.4选择)①计划职能→制定计划要多听取意见,计划要能够随条件的改变而调整。

②组织职能→为组织机构达到预定目标提供一切需要的条件。

③指挥职能→指导下属,使所有人都做出最大的贡献。

④协调职能→连接、调和所有活动和力量,密切配合,以取得成功而进行活动。

⑤控制职能→发现、改正和防止错误,使工作进行地更加顺利。

(3)提出了十四条管理原则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等3、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人物简介:马克斯韦伯,著名德国社会学家,以提出“科层制”理论而闻名,他被后人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1)理想官僚行政组织结构的特征①劳动分工;②职位等级;③正式的选拔;④正式的规则和制度;⑤非人格性;⑥职业定向。

(2)权力的类型权力是统治社会或管理某个组织的基础,权力是一种引起服从的命令结构。

合法的权力有三种类型:(2014.4选择)传统型权力→认为权力是天生的,天经地义的(典型代表:帝王)个人魅力型权力→以个人特点影响周围的人(典型代表:政治领袖、明星)法理型权力→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赋予的权力(职位赋予的权力)韦伯认为,只有法理型权力才能成为科层组织的基础,这种权力具有以下特征:①为管理的连续性提供了基础;②合理性;③领导人可以借助法律手段来保证权力的行驶;④所有权力都有明确的规定。

第三节西方现代管理思想一、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学派主要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2014.4选择)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的动机、生产中的人际关系。

(1)霍桑实验梅奥在霍桑工厂中进行照明实验,认为社会心理因素可能是影响生产效率变动的主要原因,出版《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2)、人际关系学说①员工是“社会人”。

认为员工并非单纯追求金钱,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

(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②提高工人士气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

③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

真题链接:正式组织中人的行为遵循效率的逻辑,而非正式组织中人的行为往往遵循感情的逻辑。

(2010.4填空)④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新型的领导方法主要在于通过员工的满意度来激发“士气”,从而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2、X理论和Y理论真题链接:论述Y理论对人性假设的主要内容。

(2010.4+2012.4论述)3、超Y理论X理论和Y理论并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到底采用X理论还是Y理论。

4、Z理论Z理论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主要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组成。

管理者要对员工表示信任,信任可以激励员工忠心耿耿地工作;微妙是企业对员工不同个性的了解;亲密强调的是感情作用,提倡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

Z组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员工要长期雇佣而不是临时雇佣,要采用上情下达的经营管理方式②基层管理人员要灵活面对各种问题,中层管理人员要能综合统一意见③上下级之间关系融洽并且互相关心,员工通过培训获得经验并逐步提升④员工完成生产任务后积极性提高,对员工的考察要全面长期二、“管理理论丛林”学派1、管理过程学派代表人物:法约尔,他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2、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主要观点:①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由有意识进行相互协调的各个个人组成的协作系统。

②正式组织的协作基础是成员相互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相对稳定的信息;③一个正式组织中不仅有正式组织,也有非正式组织。

④经理人员是协作系统因素中的关键因素。

真题链接:简述社会系统学派的主要观点。

(2008.4简答)3、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提出用满意标准来代替传统决策理论的最优化标准。

4、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德鲁克,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一些经理人员成功经验和他们解决特殊问题的方法,便可以在香坊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管理。

5、权变理论学派根据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6、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伯法,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管理决策,提高经济效率。

第四节管理思想的新发展一、战略管理思想1、背景:20世纪70年代前后2、产生于发展:安索夫《从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3、波特与《竞争战略》①五种竞争力分析在进入者的威胁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客户买东西大多会还价,企业要有能合理地抵制讨价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企业去购买原料,越能杀价越是有竞争力替代产品的威胁→案例:手机普及后,呼机立刻就没有了市场产业内现有企业的竞争→除了垄断行业外,任何企业都会有若干竞争者五种竞争力状况和综合强度,决定着产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和行业的最终获利能力。

对于不同行业来说,五种竞争力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不同的竞争强度,而且会随着行业的发展而变化。

②三种竞争战略低成本竞争战略是指企业在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时,其成本或费用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主要竞争对手的竞争战略。

(2014.4名词)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向客户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战略。

集中型战略指企业的某一经营领域主攻某个狭窄的特殊顾客群,某一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范围或一个地区市场,在这个狭窄的领域内或实施低成本,或实施差异化,或是二者兼而有之的竞争战略。

(2010.4名词)③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是一种确定企业竞争优势及寻找竞争方法以增强企业实力的基本工具。

二、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包括了企业环境、价值、企业中的英雄、仪式、和文化网络这五大要素,其核心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

三、企业再造理论企业再造:为了飞越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运营基准而对工作流程做根本的重新思考和彻底翻新。

(2009.4简答)企业再造工程必须组成团队来进行,要是信息在各个部门得到充分的运用。

(2013.4选择)四、学习型组织理论1、学习型组织的特点①全体成员都有共同的愿望和理想②都善于不断学习③扁平式的组织结构④员工都自主、自觉管理⑤员工家庭与事业间都能保持平衡⑥领导者的新角色都转变为设计师或者仆人2、五项修炼①自我超越→每一个明天都要比几天前进一点点②改善心智→我们需要认清内心,以免做出言不由衷的决定③共同愿景→一个团队中所有成员的目标应该都是一致的④团体学习→所谓学习要整个团队一起进步才是真的有学习氛围⑤系统思考→扩大人们的视野,这是五项修炼的核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