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中医治疗低血压.docx

(完整word版)中医治疗低血压.docx

附件 6
福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工作月记
带教单位龙岩市第二医院
指导老师孙家敏继承人吴燕芹
起止时间自
2016年01 月01 日至
2016
年01 月31 日
本月跟师临床(实践)主要病种(内容):
中医治疗低血压
本月跟师心得体会(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有分析,不少于1000字。

可附页):
低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低血压的数值一般是动脉收缩压(所谓的“上压”)低于 90mmHg、舒张压低于 60mmHg(所谓的“下压”),临床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后者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低血压在西医的治疗上,效果尚不理想,中医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中医认为低血压一般是由于体质虚弱,先天不足,气、血、阴、阳亏虚,
脉道不充,脉气无力,心脾两虚,肝肾失养所致。

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目眩、健忘、心悸、汗出、疲乏倦怠、遇劳加重、四肢欠温、食欲不振、
食后腹胀等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中医一般把低血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来辨证治疗。

气虚阳弱型:一般用益气温阳法,药用党参、黄芪、当归、附片、炙甘草、茯苓。

阳虚甚者,加肉桂、桂枝;兼血虚者加鸡血藤或合四物汤;血瘀者加丹参、赤芍;腰痛者加杜仲,寄生。

脾虚气陷型:多用补中举陷法,药用党参、黄芪、柴胡、升麻、炙甘草、
当归、白术、陈皮、枳壳、生姜、大枣。

手足冷者加肉桂、附片;失眠者
加枣仁、夜交藤。

气阴两虚型:常用益气养阴法,药用黄芪、当归、炙甘草、党参、升麻、
黄精、熟地、山萸肉。

阴虚者加玄参、生地、黄连;阳虚者加桂枝、龙骨,甚者加附片;失眠者加制首乌、炒枣仁。

一般而言,肝气郁滞者容易出现高血压的情况,但是临床上有一部分低血
压其病机也是肝郁气滞,治疗这种低血压多用疏肝理气法,药用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木香、枳壳、黄芪、川芎。

失眠者加炒
枣仁、五味子、石菖蒲;胁痛者加香附、郁金。

此外此外,福建地区湿气重,芳香化湿法治疗三焦湿阻的低血压也是很常
见的。

一般药用薏苡仁、姜半夏、厚朴、茯苓、杏仁、豆蔻仁、苍术、陈皮。

脾阳不振者加附子、白术、炮姜。

至于平时生活方面,要注意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
压降得更低。

平日方面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适当
补充维生素 C、维生素 B 族和烟酰胺等。

常食一些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
脑的食物,例如莲子、桂圆、大枣、桑葚等食物。

适当饮用咖啡、可可和
浓茶,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血管舒缩中枢功能,有利
于提升血压和改善临床症状。

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
高身体素质,改善精神、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
血压的发作。

老年人锻炼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自己身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
如太极拳、散步、保健操等。

继承人(签名):
2016 年 03月05 日
指导老师批阅意见(不少于100 字):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