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四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以下不正确的表述是( B )。
[A] 先秦时期,中国的诗歌就已经达到繁荣阶段。
[B] 两汉时期的诗歌理论依然是“诗言志”。
[C] 魏晋时期是文学的自觉与自醒时期。
[D] 诗歌艺术在唐宋无论是创作还是研究都达到了鼎盛阶段。
2、关于文学作品的倾向性,以下不正确的表述是( B )。
[A] 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倾向性
[B] 作品的倾向性可以通过情节自然流露,也可以通过作者的道德说教直接表达。
[C] 文学作品的倾向由道德、情感、趣味等构成。
[D] 文学作品的倾向性有普遍意义。
3、关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由低到高,正确的表述顺序为( B )。
[A] 安全、生理、尊重、社交、自我实现
[B] 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C] 生理、社交、安全、自我实现、尊重
[D] 安全、社交、生理、尊重、自我实现
4、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新时期新写实主义流派的作品( C )
[A] 《烦恼人生》[B]《伏羲伏羲》[C]《棋王》[D] 《一地鸡毛》
5、作家受创作氛围的触动而唤起潜意识中的创作素材和情感体验,这属于( B )。
[A] 原型触发[B] 情境触发[C] 意念触发[D]形象触发
6、关于作家的创作精神,以下正确的表述为( C )。
[A] 文学观念决定作家的创作精神
[B] 作家的创作精神由客观环境决定
[C] 作家的创作精神是作家审美意识的最高层
[D]、文艺思潮是决定作家创作精神的先决条件
7、小说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是( A )。
[A] 人物、情节、环境
[B] 细节、环境、动作
[C] 人物、动作、冲突
[D] 性格、命运、环境
8、关于文学书写传播,以下不正确的是( B )。
[A] 文化教育的普及左右着文学书写传播的发展
[B] 汉乐府诗歌是先书写,再传播
[C] 文学书写传播方式的产生以文字的出现为前提
[D] 文学书写传播信息载体比较单一
9、关于文学批评,以下正确的表述是( B )。
[A] 西方的文学批评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
[B] 中国的文学批评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C] 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没有关联
[D] 文学批评的对象是静止的
10、下列哪种是按照性格区分标准划分的读者群( C )
[A] 以年龄划分的读者群
[B] 以性别划分的读者群
[C] 以气质划分的读者群
[D] 以时代划分的读者群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文学心理学指的是(BCD )。
[A] 文学与心理学的叠加。
[B] 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因素
[C] 注重环境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因素
[D] 对揭示文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
12、关于需求层次理论,以下正确的表述是(BC )。
[A] 温饱不是谈论道德的必要条件
[B] 是马斯洛提出的
[C] 求真主要涉及“生理”与“安全”需求层次
[D] “社交”与“尊重”属于对象世界
13、下列关于记忆的正确表述是(AB )。
[A] 人的记忆功能有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词语记忆三种
[B] 形象记忆也叫表象记忆
[C] 人的心理活动是单一性的
[D] 词语记忆的敏感度与外界刺激的影响不大
14、作家形成的主要条件包括(ABC )。
[A] 天赋异禀
[B] 话到沧桑语始工
[C] 教育与文化品位
[D] 吃苦精神
15、在作为艺术生产要素的文艺资源中,不属于第一位的是(BCD )。
[A] 艺术家
[B] 社会生活,时代精神
[C] 流通渠道、艺术市场、消费水平、政策法规、管理体制等
[D] 剧场、画廊、制片厂等
16、影响文学书写传播的主要因素,以下正确的是(ABC )。
[A] 文化教育的普及
[B] 书写工具的易用及普及
[C] 文字的简易性
[D] 文学作品的内容
17、关于文学的书写传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D )。
[A] 传播与接受相互影响
[B] 载体具有物质性
[C] 信息具有稳定性
[D] 信息一成不变
18、关于“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下列正确的表述是(BD )
[A] 出自《庄子·外物篇》
[B] 出自《汉书·艺文志》
[C] 表明小说出自士大夫阶层
[D] 表明小说的地位不受重视
19、关于文学生产,下面表述正确的是(BD )。
[A] 狭义的文学生产仅指文学书写
[B] 广义的文学生产包括文学流通
[C] 狭义的文学生产不包括印刷装订
[D] 广义的文学生产包括文学消费
20、以下哪些不属于文学消费的精神属性(AD )
[A] 交换关系[B] 使用功能[C] 评价标准[D] 商业运作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1、古典主义
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
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
它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
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
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22、熟悉的陌生人
文学典型的创造文学典型正是在典型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典型化是指锤炼文学形象,强化其典型性,从而创造文学典型的方法和过程。
23、精神分析批评
它是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文学艺术及其各种文艺现象进行研究所采用的一种批评模式。
这种批评模式的最基本的美学主张,就是强调人的无意识和本能冲动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作为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基础的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的精神分析学说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文学批评的精神分析流派则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30至40年代流行于欧洲,并成为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4、构成文学价值不同层面的心理机制有哪些
1、天人合一的和谐愉悦文学价值第一个层面所达到的审美境界即从无我、人我合一(即审美主客体的契合)中,感受到自然生命力的舒张所带来的和谐愉悦的优美。
这种审美感受的来源便是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是由于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关照自身时产生的。
2、超越现实的理想追求文学价值第二个层面所达到的审美境界是在情感与道德的矛盾冲突中,扬弃小我,获得更高层次的生命意义,感受到保有厚重历史内涵的悲剧性和崇高感。
3、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文学价值第三个层面所达到的审美境界是由于着意于人生意义的终极关怀,着意于文学审美的意义建构,故能到达“超然物外,得其寰中”的淡薄宁静的境界。
25、文学欣赏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1、阅读动机与期待视野:文学欣赏的前准备阶段接受美学认为,人们由于先天条件和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文学修养、审美经验、欣赏习惯的综合作用,会形成某种对文学作品的定向期待,这就是期待视野;它作为一种心里定势和欣赏模式,会在欣赏的开始阶段乃至整个欣赏中影响我们的欣赏行为与效果。
2、披文见形,穷形尽象:审美感受阶段
3、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审美体验阶段
4、审美领悟阶段
26、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标准是什么政治家的视角及文学社会思想性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7、举例谈谈审美领悟阶段的三种思绪指向。
1、阅读动机与期待视野:文学欣赏的前准备阶段接受美学认为,人们由于先天条件和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文学修养、审美经验、欣赏习惯的综合作用,会形成某种对文学作品的定向期待,这就是期待视野;它作为一种心里定势和欣赏模式,会在欣赏的开始阶段乃至整个欣赏中影响我们的欣赏行为与效果。
2、披文见形,穷形尽象:审美感受阶段
3、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审美体验阶段
4、审美领悟阶段
28、谈谈文学对其它艺术的吸纳与借鉴。
(一)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相互吸纳与借鉴的必然性
(二)文学对其他艺术吸纳与借鉴的一般规律
(三)吸纳与借鉴其他艺术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