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水圈和水循环——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能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认识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联系世界气候、渔场,分析洋流的地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提高环保意识,确立探索海洋、
开发海洋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方法设计
通过学生自学、比较、读图分析与教师的引导、归纳、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
四.教法选择:讲练法、读图法等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引用一个关于漂流瓶的故事,结合故事提出问题,引入洋流的概念,进入新课
【新课讲授】
1.无风不起浪,有风必有浪——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
画图回顾全球风带
2. 根据水温状况,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
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结合flash动画,了解不同原因形成的洋流类型
①风海流:近地面风带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运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世界上大多数洋流都是风海流。
利用图片及二战时德军出入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故事讲解密度流。
②密度流:因相邻海区海水向密度大的海区流动称为密度流。
③补偿流: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前来补充所形成的洋流补偿流。
结合前面所画全球风带,分析大洋表层洋流模式
结合洋流模式图,巩固洋流类型。
3.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分析归纳洋流分布规律
读图观察,南北半球洋流分布状况
进一步观察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流向,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差异,
读图分析南纬40º附近海区洋流的分布与北半球同纬度海区相比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南纬40º附近各大洋西风漂流连在一起,形成横亘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全球性环流,其性质是寒流,这是因为①南极是冰雪大陆,气温极低,会影响其周围水域的水温。
②南极大陆周围漂浮着许多冰山,浮水融化吸热降低了海水温度。
③南极大陆干冷的极地东风加剧了海水降温。
而在北半球,40ºN附近的西风漂流是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这两股暖流从低纬度流来,故属暖洋流。
结合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分析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
4.利用地图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读澳大利亚东、西岸景观图——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②读世界著名渔场分布图——多形成于寒暖流交汇的海域
③读哥伦布大西洋航线图——洋流对航运的影响。
④读图分析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
【巩固练习】
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图示a、b、c、d洋流构成了(中低纬或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⑵a 、c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c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作用。
⑶若某油轮在甲处海域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原油可能随洋流向(方向)扩散。
请简述洋流对海洋石油污染的影响:。
2.下图为洋流流经海域的海水表面等温线分布图,回答
24℃
22℃
20℃
(1). 此图表示半球图
(2). 此洋流按性质分是流
(3). 在图中标出该洋流的方向
(4).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南太平洋洋流图,则该图洋流的名称是:。
七.板书设计
2.3 水圈和水循环
三、洋流及其地理意义
1.概念
2.(海水运动)主要动力:大气运动
3.类型:(1)按性质:暖流、寒流
(2)按成因: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4.分布规律:
(1)中低纬海区: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逆时针
(3)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海区:夏顺冬逆
5.影响
(1)对气候
(2)对海洋生物
(3)对航海事业
(4)对海洋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