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治邺》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破除迷信”。

意思是实事求是,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周围的世界,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西门豹治邺》是两篇主体课文中的第一篇,通过西门豹这一形象对儿童进行感染和教育,力求在学生心中埋下尊重科学反对迷信的种子。

学期分析:
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在阅读中能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学生能在领悟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生活并宣传破除迷信活动,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西门豹治邺的过程。

2、技能目标:体会人物的心情、思想、品质,能够辨别迷信和科学。

3、情感态度目标:树立科学的思想价值观,提高抵制形形色色迷信的重要
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门豹是怎样治邺的
难点:西门豹是怎样治邺的,体会西门豹治邺的妙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九单元,本单元的主题词是什么?什么叫迷信?
破除迷信
迷信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
孩子们都回答的很好,既然要破除迷信,那么迷信肯定是不好的。

二、那迷信究竟有什么危害呢?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邺这个地方因为迷
信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西门豹治邺》
(板书课题《西门豹治邺》,学习“豹”的书写和“邺”的读音)
三、在开始学习之前,首先学习本文的生字词
魏(书写)芜(组词)巫(笔顺)漳磕
渠灌(形近字)
提心吊胆、面如土色(意思、程度)
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文。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在两千多年
前,科学不发达,人们不了解天灾人祸形成的原因,无法解释生老病死等各种自然现象,以为是老天爷、神明、鬼怪在做法,所以那是巫术盛行,求神拜佛就很平常了,迷信思想就很猖獗,危害着老百姓的生活。

四、通读全文思考,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整体感知)
西门豹到邺,发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通过调查发现是官绅和巫婆勾结,危害百姓,因此西门豹巧妙设计破除迷信,造福百姓。

五、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再次浏览课文,编写本文的阅读提纲。

(1——9)记叙了西门豹调查研究的情况。

(10——12)写西门豹亲临河伯娶亲现场,当众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过程。

(13)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如果我们给每一部分取一个小标题,你看应该怎样取合适呢?<同桌合作>提示:根据阅读提纲来取标题
<板书:查因——惩恶——治水>
六、那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第一部分查因,自己阅读课文1_9自然段,回答西
门豹问了老大爷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从这些问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回答每一个问题之前,先一起朗读老大爷的话,从原文中概括信息)?
①到了那里,西门豹看到天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
怎么回事。

<邺的问题是河伯娶媳妇闹的>
•这句话没有使用问句的形式,你能把它转变成疑问句吗?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表达这句话的意思。

“日积月累”
②“这话是谁说的?”<首恶是巫婆和官绅,危害百姓>
③“新娘是哪来的?”<媳妇是穷人家的孩子。

娶的过程>
④“那么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
<结果“年年闹旱灾”,河伯实际上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思考,西门豹与老大爷的对话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西门豹通过老大爷的话来了解邺,调查原因)
六、总结。

将老大爷和西门豹的对话分组读一次,在读中体会。

第二课时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对这种景象,他展开了调查,掌握了情况,他掌握了哪些情况呢?(学生对上一课时的回顾),哪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第二部分惩恶。

一、读第二部分惩恶,在读的过程中画出西门豹为民除害的语句,思考西门豹
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说?
①“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他回去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
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巫婆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另外选一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救出姑娘,又惩治了巫婆)
②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
一催吧。

”说完,又叫卫士把那个人投进了漳河。

(不动声色、假装客气、惩治官绅)
③西门豹面对漳河站了很久。

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

西门豹
回过头来看看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他们扔进了漳河。

(假戏真做,破除迷信)
④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

”过了一会,他才说:“起来吧。

看样子
是河伯把他们留下来了。

你们都回去吧”
(用事实惩治首恶,教育百姓)
想一想,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惩治恶人?
将计就计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要选择在河伯娶媳妇这一天?
原文“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是打击恶人的有利时机,因为这一天人多,老百姓和恶人都在,都能目睹这一幕。

《当当小记者》想像一下,当天漳河边都有哪些人?他会说些什么呢?
如果是老大爷,他会说______________
如果是被救女子,他会说______________
如果是围观百姓,他会说______________
七、第三部分治水,思考西门豹为什么要先破除迷信,在开渠引水?
先破除迷信,人们才会相信他,才能开渠引水。

不然人们是不敢的,先解
决老百姓的思想。

八、回顾全篇
在快速阅读文章,看一看,同样是治理,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单?
为什么会这样安排?
(学生先看金钥匙),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详略的安排。

在当时的情况下,“神”的位置很重要,神害难灭,水利易修,如果不先破除迷信,就没人敢开渠引水。

所以重点要表现西门豹敢于破除迷信。

看来,文章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

九、你认为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老师总结:西门豹有大智慧,大智慧背后的思想根源是相信科学。

因为相信
科学,才会有前面的调查;因为相信科学,才有将计就计,惩治了恶人;因为相信科学,才有后面的开渠引水。

所以最终我们是要相信科学,开化思想。

十一、设想一下,两三年过后,邺这个地方会变成什么样?
<练笔150字左右>
板书:
西门豹治邺
破除迷信相信科学查因调查研究
惩恶惩治巫婆
惩治官绅
破除迷信将计就计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教育百姓
治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