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政管理工作总结篇一:医政科工作总结医政科工作总结医政工作在卫生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针对所承担的职责职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我们每年都坚持“医院管理年”、“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
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工作机构,每年在各医疗机构开展自检自查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对部分医疗机构进行抽查,加强了医疗安全管理。
二、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医疗质量是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
我们以定期检查、突击检查等方式,以核心制度落实为主要着力点进行质量控制,以促进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
研究解决医院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收费的问题。
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各医疗机构必须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认真组织学习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诊疗常规,按时、规范书写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加强医患沟通,尊重患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强化岗位职责,完善各种医疗安全措施,减少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发生。
截止目前,我县无任何重大医疗事故发生。
三、加强医护人员的资质管理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的统一按排,组织我县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四、加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持续组织各医疗机构认真学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及相关文件,强化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致毒药品的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做好麻-醉-药品的采购入库登记、使用登记及保管等各个环节,严格“五专”,做到账物相符。
指导医疗机构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严格使用指征,杜绝滥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严格执行麻-醉-药品使用查对及签字制度。
五、大力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三年来,根据省、市的相关要求,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的动员、责任状签订、抗菌药物的遴选和合理应用的监测及相关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共培训800余人次。
六、持续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
“三好一满意”活动是一项连续性的工作,我科室每年都制定并下发《三好一满意”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从学习、领会和贯彻有关开展“三好一满意”文件精神上下功夫,全面、深入、准确地领会“三好一满意”的指导思想、活动目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步骤,实现快速、高效、系统地推进“三好一满意”工作的开展。
各医疗卫生单位均相当重视,实现“三好一满意”也是医疗行为最根本的要求,所有诊疗行为均以此为目标。
七、“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自开始开展的一项护理重要工作,是体现医院护理能力、护理质量的重要方面。
根据活动要求,我县在县人民医院开展了此项工程,坚持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为切入点,目前,县人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覆盖50%病区以上。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了整体护理服务,保障了患者安全,体现了人文关怀,加强了与患者的交流,尊重关心爱护患者,增进护了患信任,获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八、扎实推进全县“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推广工作此项惠民政策已深入人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褒奖。
为进一步推动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顺利实施,县卫生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将联合设立县级“先看病后付费”专项资金。
县级“先看病后付费”专项资金,将用于补助防范医疗机构实施“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过程出现的各种风险,九、切实做好全县“百名专家进千村”活动开展通过查看专家工作日志、访谈卫生院医生、电话调查患者来看,整体落实情况良好,各医疗机构专家能按要求开展工作,各项登记材料完整详实,受到当地卫生院医护人员和群众的普遍欢迎。
十、全方位抓实全县XX年度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和校验工作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监管,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济宁市卫生局《关于印发XX年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确定自XX年4月至12月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和校验工作。
截止9月21日,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复核清理539处,整改41处,全县暂缓校验的医疗机构有12处,依法注销医疗机构3处。
十一、做好汶上县中医院等级评审工作7月15日至16日,山东省卫生厅等级医院评审组专家一行莅临我县中医院进行等级医院的现场评审检查工作,并顺利通过。
十二、认真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周工作根据《山东省“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周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卫生系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设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XX 年10 月13 日至19 日,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按照省市要求,积极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
此次大型义诊周义诊15916人次,发放宣传材料9500余份,减免患者费用约13634元。
十三、积极举办全县第三届职工职业医疗急救技能大赛10月17日,全县21家医疗机构参加了本次大赛,大赛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内容为现场急救技能操作,包括基础生命支持、多发性创伤(肠外溢合并右胫腓骨骨折)四个项目。
整个大赛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措施得力,竞赛程序设计严密、合乎规范,做到了客观、公平、公正。
前期,各参赛单位均按照要求普遍开展了技术培训、技能比赛选拔活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培训,踊跃报名参赛,表现出空前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急救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十四、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管理工作十五、配合做好济宁市心电络会诊中心工作站建设工作十六、做好全县护士延续注册工作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医政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医政管理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一)部分医疗机构在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医院规章制度不少,但抓落实及坚持的不够好,名院、名科、名医较少,亮点不够突出;二是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基础比较薄弱,篇二:医院医政工作总结XXXXXX医院XX年度医政工作总结XX年我院医政工作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部署下,根据年初制定的总体工作思路,根据年初制定的总体工作思路,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政工作,围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总体目标,重点加强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等方面工作,使医院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现将一年来的医政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制度建设促进规范管理,以规范管理加强质量控制,注重规范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为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医疗工作,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医务科制定出台了《XXXXXX医院“防震减灾”应急预案》、《专科门诊管理规定》、《XXXXXX医院关于“优抚对象患者就诊管理”(暂行)规定》、《XXXXXX医院关于院内会诊的补充规定》等管理规定,重点加强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对于提升广大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规范诊疗流程,保障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建立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长效机制均有重大意义。
加强督导检查力度,重点督促在临床工作中落实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16项核心制度。
认真落实三级医师责任制、疾病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
重点强调了卫生部出台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开展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落实了手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审批制度、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等制度及规范。
并且要求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定期组织学习,认真分析讨论,提高医疗安全责任意识。
二、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认真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XXXXXX医院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出台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等医疗技术准入、风险预案和管理制度,促进了我院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临床合理应用。
做好医疗技术准入和审核的组织实施工作,建立医师医疗技术管理档案。
对开展的第一类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严格管理;同时做好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第三方技术审核的申请工作。
一年中完成了对医院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综合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椎间盘、椎间孔、关节、呼吸内镜、”等河北省二类技术备案申请工作,和各人员资质申报工作。
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严格按照规定开展相关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和完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并组织实施。
三、加强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及时反馈整改提高倡导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注重环节质量控制。
近年来,结合临床实际,针对有关医疗质量及医疗管理制度落实中欠规范或质量薄弱环节,参照三级医院评审表转修订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奖惩结合,在院内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使科室能及时的将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将每月共同存在的问题加以汇总并通报,引起重视,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
用标准化管理打造标准化医疗技术和医疗流程,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并形成长效机制,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
全年月考核及平时抽查运行病历3500余份,对于查出的问题每月及时反馈到科室或个人并予以通报,纳入科室当月的绩效奖惩。
专人检查临床路径1200余份病历,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人均药费,保证了临床路径的实施。
四、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和质量管理培训,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严格执行医疗安全制度。
定期组织全院医疗安全检查,检查人员在岗在位情况,急救器械及药品应急情况,医疗差错登记情况,三级查房情况等,对医疗安全进行矛盾排查和自查。
对存在医疗安全隐患进行通报并提出防范措施,向各科室下发《侵权责任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文件,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强化培训。
参加临床科室的晨起交班,强调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提高法律意识,讲解案例,把医疗事故或纠纷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并在一年中4次组织静脉血栓临床防治讲座,其中在XX年8月27日邀请了天津医院马宝通教授、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杨涛教授就“血栓筛查流程以及国内外抗凝领域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授课,通过培训加强了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增强医务人员安全从业意识,对于医院提高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