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七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解析版)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1道小题。

1—6小题为“积累及运用”,7—20小题为“阅读”,21小题为“写作”。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萦.带(yíng)殷.红(yān)草率.(shuài)兀.兀穷年(wù)B.涉.猎(shè)迭.起(dié)校.对(xiào)当之无愧.(kuì)C.彷.徨(páng)选聘.(pìn)赫.然(hè)锲.而不舍(qì)D.迭.起(dié)署.名(shǔ)澎湃.(pài)深恶.痛绝(è)【答案】A【解析】B.校—jiào;C.锲—qiè;D.恶—w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仰慕窘迫鞠躬尽瘁迥乎不同B.彷徨混浊锋芒必露纵横捭阖C.调羹轻捷慷慨淋漓炯炯有神D.咖啡栏杆沥尽心血当之无愧【答案】B【解析】B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

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B.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C.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有人还希望过古代隐士那挥洒自如的生活,我认为只是不现实的。

(挥洒自如:生活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D.他是美国家喻..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家喻户晓:..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答案】C【解析】“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挥舞刀剑、运用工具得心应手,不受拘束,也用来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

所以C项中的解释是错误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今天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答案】D【解析】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C.搭配不当,把“增加”改为“增强”。

5.从下列备选词语中选取一个,参考示例写一句话。

(4分)例一:选词:倔强句子: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示例二:选词:吞句子: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备选词语:绚烂柔软锁酿选词:酿句子:蜜蜂不仅是在酿蜜,也是在酿造生活。

6.名著阅读。

(6分)他越着急便越自苦,吃喝越没规则;他以为自己是铁做的,可是敢情他也会病O 病了,他舍不得钱去买药,自己硬挺着;结果,病越来越重,不但得买药,而且得一气儿休息好几天。

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可是买车的钱数一点不因此而加快的凑足。

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儿了。

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

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

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1)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

(2分)(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4分)生活艰辛、吃苦耐劳、充满理想。

7.综合性学习。

(8分)继荣获诺贝尔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之后,屠呦呦于2019年10月22日又获得了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为此,七年级(1)班决定开展“走近屠呦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1)【活动一:激情开场】假如你是此次活动的主持人,请围绕活动主题写一段开场白。

(5分)示例:各位同学,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发现了治疟药物——青蒿素,这一成果为人类的生命健康打幵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屠哟哟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骄傲。

今天在这里,我们不仅要了解屠呦呦的事迹,更要学习她孜孜不倦、执着追求的精神。

下面就让我们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来吧!(2)[活动二:妙语应答】当初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杨澜抢在CCTV 前邀请这位鬓发斑白的中国“三无”科学家、85岁高龄的诺奖得主做了访谈。

下面是她们的对话,请你结合语境在横线上补全对话内容。

(3分)杨澜:“人们称您为'三无'科学家,请问您为什么没有当选院士?”屠呦呦:“我如果当了院士,怎么还会搞科研获诺奖?”(现场爆发出会心的笑声)杨澜:“您的科研成果70年代就完成了,为什么40多年后才得奖?”屠呦呦:“示例:因为诺贝尔奖一直在等着我。

”(现场为老人家的机智幽默报以热烈的掌声)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

(10分,每空1分)(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7)《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两句,表现了诗人在羁旅中无奈、孤独的心情。

(8)思乡之情人皆有之。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表现的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戍边老兵数十年思乡的悲苦;“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的是戍边将士一杯浊酒难消乡关万里之思的无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景象让人顿生思乡之情,但却格调昂扬,引发人们对美好未来的遐想,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请从《次北固山下》《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天净沙-秋思》中选取最恰当的两句作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4分)(1)但当涉猎(2)见往事耳(3)及鲁肃过寻阳(4)即更刮目相待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那个吴县的阿蒙了!11.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文中孙权、吕蒙各有怎样的性格?(3分)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

孙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育;吕蒙: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劝告,知错能改,有军人的坦诚。

12.阅读文章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有何感想。

(4分)【链接材料】回①年二十九,发尽白,蚤②死。

孔子哭之恸③,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④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⑤,未闻好学者也。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释:①回:颜回,又称颜渊,是孔子的弟子。

②蚤:同“早”。

③恸:哀痛之至。

④贰:重复。

⑤亡:同“无”。

示例:文章写吕蒙听从孙权的劝告努力学习,由一介武夫变成一名儒将,从而阐明了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材料告诉我们颜回“不迁怒,不贰过”,被孔子称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参考译文】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全都花白了,很早就去世了。

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道:“自从我有了颜回这样好学的弟子,学生更加亲近我了。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最好学的是谁呢?”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喜欢学习,他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现在就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20分)儒者之豪迈徐百柯①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

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

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

”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②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

一次是 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

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

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

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③另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

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

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

”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

④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⑤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⑥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

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

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⑦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

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

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

⑧他的学生吴天捍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