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

第三节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

基于一个控制系统可视为由控制器和被控对象两大部分组 成,当被控对象确定后,对系统的设计实际上归结为对控制 器的设计,这项工作称为对控制系统的校正。
2020/10/22
2
第二节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无源校正网络 有源校正网络 1.无源超前校正
超前校正 滞后校正 滞后超前校正
一般而言,当控制系统的开环增益增大到满足其静态 性能所要求的数值时,系统有可能不稳定,或者即使 能稳定,其动态性能一般也不会理想。在这种情况下, 需在系统的前向通路中增加超前校正装置,以实现在 开环增益不变的前题下,系统的动态性能亦能满足设 计的要求。
Kv 20s1 ,相位裕度 50 ,增益裕量 20lg h 不小于10dB。
解:根据对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的要求,确定系统的开环
增益K。
Kv
lim s 4K 2K20 s 0 s(s2)
K10
当 K10时,未校正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
G (j)j(j4 02)1 2( 0)2
90 arc tg
2
2
绘制未校正系统的伯特图,如图6-16中的蓝线所示。由该
-60
u -1 10 c
C
2020/10/22
2.无源滞后网络
20lg b
1 100
1 101
102
T
bT
m
0
1
2
10
10
10
m
无源滞后网络特性
6
0.01
0
dB
0.1 b
1
0
0
2020/10/22
-20
-5 6
20lgb c (c'' )
-40
-2
-1.8
-1.6
-1.4
-1.2
-1
-0.8
-0.6
先讨论超前校正网络的特性,而后介绍基于频率响应法 的超前校正装置的设计过程。
2020/10/22
3
b0.1,T1 0
m
1 Tb
-5 -10
m
arc
s1inb 1b
-15
1
'' c
-20 10-1
bT 10
0
c(c '')ar[c 0.1 t(b g1)]-10
-20
R1
-30
-40
-50
ur
R2
控制系统的校正
串联校正
2020/10/22
1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Design and Compensation Techniques
前面几章讨论了控制系统几种基本方法。掌握了这些基 本方法,就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
本章讨论另一命题,即如何根据系统预先给定的性能 指标,去设计一个能满足性能要求的控制系统。
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确定开环增益K后,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波特图,
计算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
由给定的相位裕量值 m 补偿
计算超前校正装置提供的相位超前量
给定的 校正前
是用于补偿因超前校正装置的引入,使系统截止频率增大而 增加的相角滞后量。
值通常是这样估计的:如果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
2020/10/22
9
开始
2020/10/22
10
串联校正
超前 滞后 滞后-超前
2020/10/22
PID控制器
11
第三节 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 6.3.1串联超前校正(基于频率响应法) 频率法对系统进行校正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所加校 正装置,改变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形状,即要求校正 后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具有如下特点:
m c
以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充分利用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显然,
m c 成立的条件是
L o (c ) L c(c) 1l0 a g (6-35)
由上式可求出a
T 1
m a
(6-36)
求出T
验证已校系统的相角裕度
2020/10/22
13
确定开环增益K
稳态误差的要求
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波特图,并求
低频段的增益充分大,以满足稳态精度的要求; 中频段的幅频特性的斜率为-20dB/dec,并具有较宽 的频带,以保证具有适当的相位裕度;
高频段要求幅值迅速衰减,以减少噪声的影响。
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超前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前校
正网络的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量,以达到改
善系统瞬态响应的目点。为此,要求校正网络最大的相位
c 即 c m
确定校正网络的转折频率 1和2
1
m a
2 m a
画出校正后系统的波特图并验算
验算相位裕度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则需增大
值,从第步开始重新进行计算。
2020/10/22
16
例6-1.设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4K s(s 2)
试设计以超前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0.4
-0.2
-10 10
0
b与 c (c'' ) 和20lgb的关系
7
a
dB
L() 0
a
-5
R1
-10
ur
C1
R2 C2
-15
uc
-20
-2
-1
10
10
(
)
60
40
滞后
20
超前 0
-20
-40
-60
Gc(2s0)20/10(/a(2T2aTajj11))(T(Tabbjj10-21)1)
10-1
未校正系统的 开环对数幅频
m 补偿
特性在截止频 率处的斜率为
给定的 校正前
-40dB/dec5~10
a 1sinm 1sinm
-60dB/dec15~20
求未校正系统幅值为-10lga处的频率c m
1
m a
2 m a
2020/10/22
N
满足要求? Y 结束
14
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串联超前校正的一般步骤可归纳为:
超前角出现在系统的截止频率(剪切频率)处。
2020/10/22
12
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串联超前校正的一般步骤可归纳为:
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根据所确定的开环增益K,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波特图,
计算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
根据截止频率 c 的要求,计算超前网络参数a和T;
关键是选择最大超前角频率等于要求的系统截止频率,即
性在截止频率处的斜率为-40dB/dec,一般取 5~10
如果为-60dB/dec则取15~20
根据所确定的最大相位超前角 m
2020/10/22

a 1sinm 1sinm
算出a的值。
15
计算校正装置在 m 处的幅值10lga
由未校正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求得其幅值为-10lga
处的频率,该频率 m 就是校正后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
a
3b.无源滞a后b -超前网络
01Biblioteka 231010
10
10
1
100
101
102
103
无源滞后-超前网络频率特性
8
6.2.2有源校正网络
实际控制系统中广泛采用无源网络进行串联校正, 但在放大器级间接入无源校正网络后,由于负载效 应问题,有时难以实现希望的规律。此外,复杂网 络的设计和调整也不方便。因此,需要采用有源校 正装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