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续梁施工控制要点

连续梁施工控制要点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
至轨道交通GQZH-2标
连续梁施工控制要点
中铁十一局集团广清城际GQZH-2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四年八月
连续梁施工控制要点
引言:几个关键词定义
简支梁:两端为铰支承的梁。

连续梁:沿梁长方向有三处或三处以上由支座支承的梁。

连续刚构:梁与中间墩刚性连接的连续梁结构
悬臂浇筑法:在桥墩两侧设置工作平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悬臂浇筑混凝土梁体,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

一、连续梁支架系统
图1-1、支架钢管立柱图1-2、支架系统(1)主要施工工艺介绍
1、0#块及现浇段支架采用Φ630mm和800mm钢管立柱,钢管上横梁采用双拼56工字钢,纵向分配梁采用40工字钢,浇筑段坡度通过扇形排架来调整,扇形排架采用20工字钢,间距85cm。

钢管之间剪
刀撑采用20槽钢。

2、支架预压:预压荷载不小于最大施工荷载的1.2倍,预压加载分三级加载,分别为60%、100%、120%,第三级加载后最后两次沉落量观测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即可终止预压开始分级卸载。

图1-3、支架预压
(2)施工控制要点
1、钢管之间焊接要满焊,剪刀撑与钢管之间焊接采用钢板帮焊。

控制好立柱倾斜度。

2、支架体系要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3、扇形排架高度一定计算准确,直接决定了模板标高。

二、连续梁模板
图2-1、0#块模板安装
(1)主要施工工艺介绍
模板分底模、外模、模。

连续梁模板采用大型钢模,先在平整场地将模板试拼,对模板尺寸及拼缝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厂家联系。

图2-2、连续梁模板
(2)对于0#块及现浇段模板:先安装底模,待其标高和轴线调整到位,再安装外模。

外模安装时先安装中间段再安装两端。

待其调
整到位进行底板及腹板钢筋安装,再安装模,模采用竹胶板。

普通节段模板:模板跟着挂篮一起行走,每节段只需对模板轴线、标高进行调整。

(2)施工控制要点
1、模板之间拼缝处理好,防止产生较大错台。

模板标高、轴线要调整到位,端模一般采用钢板,线性要顺直。

2、模板加固牢靠,螺母设置双螺母。

3、翼缘板端头模板严禁采用竹胶板,宜采用钢板,确保其线性符合要求。

图2-3、0#块模系统
图2-4、翼缘板端头线性极差三、连续梁钢筋安装
图3-1、连续梁腹板钢筋安装
图3-2、连续梁0#块横隔板钢筋安装
图3-3、连续梁顶板钢筋绑扎、波纹管安装、预埋件安装
施工控制要点
1、严禁随意烧断钢筋,控制好钢筋保护层。

2、纵向钢筋接头错开不少于50cm焊接长度符合要求。

3、波纹管定位准确,线性顺直,波纹管外露长度不小于15cm。

4、防爆钢筋网片、防崩钢筋按要求设置(影响以后预应力拉)。

5、预埋件(预埋钢筋、预埋孔道)等定位准确,不要影响下道工序施工。

6、齿块“预埋锚垫板”中心到底板距离要求严格按照要求预埋,确保不影响以后预应力拉。

同时预埋钢筋做好防锈处理。

四、连续梁混凝土浇筑
图4-1、混凝土浇筑
(1)主要施工工艺介绍
1、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温度宜在5℃-35℃。

当模板温度高于40℃时,对模板采取降温措施。

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宜在5℃-30℃。

2、悬臂浇筑时应两端对称浇筑,如泵送困难而难以实现时,应控制两端混凝土灌注不平衡重不超过20t。

3、混凝土浇筑按先底板、然后腹板、顶板的顺序,对称连续浇筑,一次成型的方式浇筑砼。

4、钢筋密集部位及50型振捣棒无法插入的部位如:倒角、人洞下方,采用30型振捣棒振捣,防止出现漏振现象。

图4-2、加强倒角处振捣
(2)施工控制要点
1、加强钢筋密集处(锚垫板附近等)、倒角处混凝土振捣。

2、两端对称平衡浇筑。

3、混凝土养护期土工布均匀覆盖且洒水养护。

五、挂篮施工
图5-1、挂篮菱形架及横联图5-2、挂篮后锚系统
图5-3、挂篮底模系统图5-4、挂篮外模系统(1)主要施工工艺介绍
1、挂篮预压
预压荷载为最大施工荷载的1.2倍,按照10%—20%—30%—40%—50%—60%—70%—80%—90%—100%进行分级加载。

2、挂篮行走
同一个T构两侧的挂篮走行速度应保持一致,同步行走,两个挂篮位置差不应大于10cm/min。

同一只挂篮左右两片菱形架走行前后位置相差不大于5cm。

以免挂篮产生扭曲变形。

(2)控制要点
1、挂篮所有插销孔必须设置开口销,精轧螺纹钢加固处设置双螺母。

2、安装轨道垫梁(轨道垫梁下用水泥砂浆找平)、行走轨道,并操平垫实。

严格控制轨道间的中心距与图纸一致,轨道安装要顺直。

3、精轧螺纹钢防止焊渣溅到,同时对其进行保护,可以套PVC 管。

六、预应力拉
图6-1、预应力拉
(1)主要施工工艺介绍
1、钢绞线下料应用砂轮机平放切断后,平置于地面上,采取措施防止钢铰线散头。

钢绞线切割完后按各束理顺,每间隔1-1.5米用铁丝捆扎编束,同一孔道穿束应整束整穿。

2、锚具孔位应与钢绞线对应,不得使钢绞线产生扭结。

锚具应
安装牢固,夹片应在同一平面,高低差不得大于2mm。

3、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后,且龄期不小于5d,纵向拉应两端同步且左右对称拉(一端拉除外),最大不平衡束不得超过1束,先拉腹板再顶板后底板,从外向左右对称进行,拉过程中应保持两端的伸长量基本一致。

图6-1、钢绞线穿束、工作锚安装
4、拉控制力:0%σcon →20%σcon(持荷5min)→40%σcon→100%σcon(持荷5min)。

5、割束必须用砂轮机锯割,任何预应力钢筋均不能用电弧烧割。

割束的要求:对于钢束切割的余留长度不小于3cm。

(2)控制要点
1、在锚垫板上,检查垫板与孔道轴线是否正交,若偏斜则不能拉,应予以更换或加楔形垫板;装顶时应使钢绞线束、工作锚、千斤顶的轴线保持一致,若不一致应用拉吊具调整使其保证一致。

2、拉时,油表编号与千斤顶编号一一对应。

两端伸长量保持基本一致,不同步率控制在5%以。

3、在拉过程中,预施应力以油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伸长作校核的双控法。

拉时的实际伸长值与设计伸长值的差值不应大于±6%
4、预应力筋断丝、滑移数量不得超过预应力筋总数的0.5%,并不得位于结构同一侧,且每束断丝不得超过一根。

七、孔道压浆
图7-1、水泥浆拌制图7-2、准确称量(1)主要施工工艺介绍
1、孔道压浆在预应力筋终拉后48h完成。

压浆顺序先下后上,同一孔道压浆,应连续进行一次完成压浆,水泥浆搅拌结束后至压入管道的时间间隔不超过40min。

因故中断压浆不能连续施工时,应有高压水冲洗干净后重新压浆。

2、压浆时,浆体温度在5℃-30℃之间,夏期压浆当气温高于35℃时,应在夜间气温较低时进行压浆。

3、压浆前使用高强度水泥浆封闭锚具空隙,覆盖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4、浆体搅拌操作顺序:首先在搅拌机中先加入实际拌合水用量的80-90%,开动搅拌机,均匀加入全部压浆剂,边加入边搅拌,然后均匀加入全部水泥。

全部粉料加入后再搅拌2min;然后加入剩余的10-20%的拌合水,继续搅拌2min。

(2)控制要点
1、压浆用水泥浆拌制时严格按照配合比,流动度满足18 ±4s。

2、拉后,及时对孔道进行压浆。

纵向、横向孔道压浆最大压力不大于0.5Mpa。

3、出浆口流出的水泥浆稠度与压浆端相同时,此时继续压浆并开始持压,持压压力0.5-0.6Mpa,保压时间为3min。

八、合龙段
主要施工工艺介绍
1、合龙段混凝土浇筑施工选择在一天中温度最低且非急剧变化的夜间进行。

浇筑完成后,时值气温开始上升为宜。

2、施工工序:边跨合龙:安装施工吊架→立模→绑扎钢筋及纵
向预应力安装→安装刚性连接→压配重→混凝土浇筑及养生→拆除临时刚接→预应力拉并压浆→拆除临时墩梁固结、支座临时约束→预应力拉并压浆
中跨合龙:安装施工吊架→立模→绑扎钢筋及纵向预应力安装→安装刚性连接→压配重→临时拉预应力→拆除支座临时水平约束→混凝土浇筑及养生→拆除临时刚接→预应力拉并压浆
3、相邻T构梁体悬臂端中线、高程,在距合龙口2-3个梁段施工开始时贯通测量,以保证合龙口的两悬臂端中线、高程偏差控制在允许围
九、线性控制
每一梁段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跟踪监测挂篮走形前后、混凝土浇筑前后和预应力筋拉前后六种工况时已施工及在施工梁段的高程(扰度)变化情况,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合理调整确定下一施工梁段的施工立模高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