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南瓜高产栽培技术
南瓜又名麦瓜、番瓜、倭瓜、金冬瓜,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实,是一年生蔓性茸本植物。
南瓜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非常有益,并具有很好的降血糖功能,被视为糖尿病的“克星”。
近年来,南瓜由过去的庭院、沟边、地头栽植,逐步发展为规模生产,连片栽培,产量、效益和品质逐步提高,每667m2产量在4000kg以上。
一、生产地块的选择
无公害南瓜生产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产地生态条件优良,周围无“三废”污染源的地块。
二、生产管理技术
(一)栽培方式
南瓜抗性较强,可庭院、房前、屋后、沟边、地头等零星种植或集中连片、爬地栽培、间作套种、保护地栽培等均可进行生产。
(二)栽培季节
南瓜较耐高温,对低温的耐力较弱,生长适温18~32℃,一般亦早春播种、夏秋收获上市。
(三)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应性强,高产、抗病、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
如大磨盘、黄狼南瓜、蜜本南瓜、金钩南瓜等。
(四)播种育苗
1、种子处理。
一是晒种:播前先将种子摊在席上曝晒1~2d,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禁止在水泥地上晒种,影响种子发芽。
二是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不停搅拌,降至30℃时浸泡2h,用清水洗去种子黏液后,再用干净湿布包好种子放在25~30℃条件下进行催芽,待芽露白至0.2~0.3cm长时即可播种,也可干籽播种。
2、播种时间,采取育苗定植栽培的,可在3月中旬播种育苗,露地直播的在4月上旬播种。
3、播种育苗,播前将苗床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刮平床面进行摆播,然后上覆细土1~1.5cm厚即可。
4、苗床管理,播种后,苗床一般不再浇水,如干旱可用喷雾器喷洒苗床,出苗前温度白天保持28~30℃,夜间18~20℃。
出苗后适当进行降温,以培育下胚轴粗短的壮苗,白天25~28℃,夜间15~18℃,定植前一周应进行通风、炼苗,白天温度25~30℃,夜间降温至15℃。
(五)整地施肥
南瓜需肥量较大,一般每667m2施入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三元素复合肥50kg,草木灰150kg,并根据情况可配合适量的钙、镁、锌、铁等微量元素。
2/3普施,1/3集中沟施。
先将地深翻20cm以上,再根据品种要求行距翻沟,沟宽50cm、深30cm,结合施入剩余的1/3肥料。
(六)定植
1、定植时间。
一般在4月上、中旬,晚霜期过后即可定植,如提前定植,应采取保护措施,对小拱棚进行覆盖。
2、定植密度。
南瓜的栽植密度因品种的长势、生长习性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长势强、株型大的品种,行株距3m×1m,每667m2定植220株;株型中等的品种,行株距2m×1m,每667m2定植330株;丛生品种,行株距1m×0.6m,每667m2定植800~1100株。
3、定植方法。
挑选下胚轴粗短、子叶肥大完好、颜色深绿、根系发达、完整的壮苗,淘汰弱苗、无生长点苗、病苗及黄化苗。
定植深度以子叶节与地面相平为宜,定植过深、过浅均影响成活和生长,定植后浇穴水。
(七)田间管理
1、保苗补苗。
南瓜行株距大,单位面积株数少,单株产量高,缺苗严重影响产量,定植后要及时查补苗,确保全苗、齐苗,及时换补生长不良苗、畸形苗、病虫危害苗和弱苗。
2、中耕除草。
南瓜行株距大,易生杂草,定植后应进行多次中耕除草,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温。
中耕时,植株周围应浅耕,并结合中耕进行根际培土,将蔓向一侧延伸,把根际培成一个小土垄,待瓜蔓封垄后,停止中耕。
3、浇水、追肥。
南瓜的肥水管理,应根据土壤肥力、瓜苗的长势和不同生育期而灵活掌握。
如果在伸蔓期植株弱、叶色淡、泛黄,可结合浇水追施腐熟后的稀粪水1~2次,或三元素复合肥1次,追肥量根据生长情况确定,一般每667m2可追施三元素复合肥10~15kg。
在瓜蔓伸长前期,如果墒情好,应少浇水,促进发根,以利壮苗。
开花坐果前,应防止徒长和生长过旺,影响坐瓜。
进入生长盛期并坐住1~2
个瓜后,在封行前追1次肥,每667m2追三元素复合肥20~25kg,以后不再追肥。
4、植株调整。
南瓜的生长势较强,应根据品种及生长情况而适当进行整枝。
早熟品种一般第10~12节出现第1朵雌花,中晚熟品种主蔓第15节开始出现雌花。
以后隔3~4节再现1朵雌花,亦有连出现几朵雌花后隔数节一连发生几朵雌花。
第一侧蔓自第4~5节发生第1朵雌花,以后每隔6~7节发生一朵雌花,一般早熟密植栽培,应进行严格的整枝,生长势强的中晚熟品种丛植、稀植可采取放任不整枝或多蔓整枝。
露地迟熟栽培,一是前期基部留2~3蔓,再生的子蔓和孙蔓均留2叶摘心,自结果节位发生雌花留1叶摘心;二是主蔓5~7叶时摘心,保留3个侧枝,利用子蔓结果。
5、压蔓。
合理进行压蔓,使瓜蔓向预定方向伸展,合理分布叶面积和发生不定根,增强吸收能力。
顺蔓后当蔓伸长到50cm压1次,以后每隔30~50cm压1次,共压3~4次即可。
6、人工辅助授粉。
南瓜是异花授粉作物,应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瓜率。
应采早晨6点左右开放的雄花,晴天上午9点前授粉结束。
异株或混合花粉比同株花粉座瓜率高,可在清晨采摘开放旺盛的雄花,用毛刷轻轻刷入容器内,再用软毛笔将混合后的花粉轻轻的涂抹在雌花的柱头上。
也可直接采摘雄花,剥除花冠后将花粉涂抹于雌花柱头。
遇阴雨天,在开花前一天用夹子夹住雌花花冠,同时采摘雄花蕾放在室内,在保湿条件下自然开放后授粉,授粉后再夹住防雨。
(八)病虫害防治
应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或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以及混配制剂。
主要病虫害:病毒病、灰霉病、白粉病和瓜蚜、粉虱等。
病毒病:应做好蚜虫、粉虱的防治,并将四周杂草铲除干净,不给蚜虫、白粉虱以生存的环境。
发病初期可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
灰霉病:应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降低田间湿度。
开花期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如需用药蘸花,可在药液中加入0.1%用量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预防。
白粉病:发病初期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禾果利2000~3000倍液,每7d喷1次,连喷2~3次。
瓜蚜、粉虱可用10%吡虫啉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