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作者:谷雯玉
来源:《商情》2014年第27期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金融业带来了更加宽阔的发展前景,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投资者带来了更加多样的投资选择,更是有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近期,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纷纷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互联网基金成为了大众的新宠儿。

然而,互联网基金的崛起强烈地冲击着传统银行业,同时,互联网基金存在着许多风险问题,如何规范互联网基金,从而使其健康发展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互联网基金才能走得更远些。

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业互联网基金风险
阿里巴巴集团在2013年6月13日在支付宝平台基础上推出了余额增值服务功能的理财工具——余额宝。

通过与天宏基金公司合作,使用余额宝的用户不仅可以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获得比存入银行多10倍的利息,同时还可以随时消费、转账。

在余额宝推出7天后,用户量便突破了100万,并使天弘基金成为中国第一大基金。

以“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为代表的互联网基金的高收益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目光,这使得人们更愿意将手中的资金进行投资。

那么,传统银行的存款量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不仅是互联网巨头们对传统银行高利润的挑战,也是我国金融业的一大变革。

然而互联网金融也与传统银行业一样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何能够规避风险,继续保持发展态势,走向未来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1、创新产品后劲不足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热度下降,部分产品的收益开始上演渐渐回落,各大互联网理财产品无一逃脱收益率一路下滑的命运。

目前,理财通、余额宝等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已跌破6%。

数据显示,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5.6470%;3;微信理财通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
5.8420%,相比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大跳水,银行理财收益则显得更为平稳,部分银行在售的短期产品收益率甚至还出现了反超。

虽然说网络金融已经在我国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是人们对于互联网的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很多,年轻人可能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快,而大部分年长者还不太了解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方式,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地进行投资。

此番,人们被互联网基金的高利率所吸引,可是当收益下滑之后,互联网基金的魅力就大大减值,人们还是更加愿意将资金存入银行。

2、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
(1)网络系统安全风险
今年3月,谷歌抓取到支付宝转账信息及个人敏感信息,并开始在网上大量传播。

事后支付宝发表声明称,确实存在类似漏洞,但是泄露信息不含真实姓名、密码等重要隐私。

互联网环境中支付业务信息安全所面临的挑战的确值得担忧。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的完善与否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的安全保障,完善的系统可阻止来自网络黑客的恶意攻击,可避免通过漏洞和缺陷而非法入侵主机,窃取信息和恶意发送假冒邮件之类的行为。

木马、垃圾邮件、恶意病毒等互联网访问极易带来网络安全问题,是互联网金融所面对的最大的一个安全性问题。

目前我国在互联网金融使用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大部分由国外引进,而且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因此增大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选择风险。

如果不能拥有自己的系统,不利于我国的信息安全。

3、互联网基金的信用风险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行业,投资者与基金的操作人员并不见面也互不了解。

交易信息的传递、支付结算等业务活动在虚拟世界进行,只通过互联网联系,交易者之间在身份确认、信用评价方面就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用风险极大。

即使在传统的银行业,从业人员携款潜逃或者违规操作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互联网金融也存在着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1、增强产品创新性
现有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基本上是互联网基金,是依托于基金公司来发行的。

然而,在其热度下降之后,投资者对其可能会缺乏兴趣,继而转投传统银行的理财产品。

因此,互联网金融公司应该创新一些新的产品,尤其是在传统银行也开始涉足互联网的情况下,创新产品就能为自己增添一份竞争力。

2、提高网络安全水平
快钱副总裁顾卿华日前指出,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迅猛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对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性的要求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目前来看,参与到互联网金融这一领域的大众越来越多,但是网络漏洞问题却一直存在,如果信息被盗取,那么投资者将损失巨大。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注重网络安全问题。

通过在现代密码技术、安全芯片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等领域的不断研发和创新,提高安全系数。

同时,企业还应该培养专业的网络技术人才,能够做到对木马、漏洞等安全隐患及时察觉,防范于未然,增强公众对互联网金融的信心。

3、增加监管力度,健全法律制度
由于互联网金融这一新的事物的出现,我国现行的基于传统金融的法律法规在这方面还处于空白状态。

现在部分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呈现出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的现象,这种现状会给那些钻法律空子的人机会,一旦出现事故,将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安全与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冲击。

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建全法律制度与规章体系,制定全面的市场准入原则,严格审查进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的准入资格。

加大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立法力度,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到国家监管的范围内。

在支持广大银行和金融互联网企业进行创新的基础上,把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始终放在首位,严格控制相应风险,严格重视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同时要积极教育、宣传各种金融知识、防范金融诈骗。

4、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刚刚发展起来,许多互联网企业看到了机会,纷纷涉足金融领域,各种基金产品层出不穷。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时刻保持清醒,不要受到利益的诱惑从而做出违法的事情。

所以互联网企业内部同样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体制,建立自上而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让各个人员各司其职,不要让权力集中到一人手上。

通过有效地控制环境和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培养各层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行事准则,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不做违法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许瑞.网络金融安全与风险控制研究.财经视线,2012(6).
[2]沈冰,龙瑜丹.互联网企业如何进行内部控制[N].光明日报,2014-04-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