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
色谱条件(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
色谱柱:Capcell PAK C18;4.6mm 250mm
流动相:50 mmol/L (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2mol/L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至5.0)-乙腈(97.5:2.5)
流速:1.0 mL/min
柱温:25℃
检测:UV 254nm
进样量:20 µL
样品浓度:以阿莫西林计0.5mg/mL,溶剂为流动相。
阿莫西林-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包合率测定
包合对象:阿莫西林C16H19N3O5S 365.1
包合辅料:β-环糊精1135
1、β-环糊精的纯化:10 gβ-环糊精溶于50 mL去离子水,加热至完全溶解后,趁热过滤,滤液置于冰水中会有环糊精结晶析出,再过滤,得到β-环糊精的晶体,如此重复三次,将
得到的β-环糊精干燥备用。
2、线性关系考察-标曲
精密称取阿莫西林对照品50.26mg,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制成每0.1 mg/mL 的溶液,摇匀;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1、2、3、4、5 mL,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分别进样20 微升,以峰面积(Y)对浓度(C)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方程Y=5.582C+5.278(r=0.9998),可见阿莫西林在0.2001-0.5026m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3、阿莫西林包合物制备方法
文献一、取β-环糊精加适量蒸馏水,在磁力搅拌器上加热至80℃,溶解后搅拌至室温,分别加入阿莫西林,搅拌2h,制备的包合物溶液置于冰箱中冷藏12h,在抽滤并洗涤,得到沉淀物于60℃干燥。
即得。
文献二、采用超声法制备包合物:
称取阿莫西林与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混合后中,超声,40 min 后,得到白色混悬液,抽滤,沉淀依次用蒸馏水快速洗去未包合的阿莫西林和β-环糊精。
60℃干燥得到包合物。
文献三、先将阿莫西林溶解于水溶液中(80度,含2wt%冰醋酸),充分恒温搅拌以使阿莫
西林完全溶解。
然后,环糊精缓慢加入上述溶液中,混合物继续维持在80度搅拌1h,过滤,
溶剂用旋蒸法除去,在用真空泵抽干,得到白色粉末,空气中自然晾干。
4、包合物的鉴定:(紫外、热分析、红外、XRD、薄层色谱)
分别对包合物溶液,阿莫西林溶液,环糊精与阿莫西林的混合液以及环糊精的水溶液4种样品进行紫外扫面观察峰的位置变化。
薄层色谱法(展开剂=乙酸乙酯-丙酮-冰醋酸-水(5:2:2:1))
5、包合物中阿莫西林的含量测定:
称取50mg包合物,用水溶解,超声10min,过滤,滤液测定其浓度。
计算包合率。
包合率=测得阿莫西林质量/投的阿莫西林质量×100%
收率=包合物质量/阿莫西林质量+环糊精质量×100%
正交试验设计
表三因素三水平表
水平A:投料比(mol)B:时间(h)C:温度(℃)
1 1:1
2 25
2 1:2
3 35
3 1:3
4 45
试验次数9
表正交实验表及实验结果
实验号 A B C D 包合率/%
1 1 1 1 1
2 1 2 2 2
3 1 3 3 3
4 2 1 2 3
5 2 2 3 1
6 2 3 1 2
7 3 1 3 2
8 3 2 1 3
9 3 3 2 1
K1
K2
K3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