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普通地质学

1-普通地质学


普通地质学的任务和内容


普通地质学是为学习专业地质学而设立的一门 基础课 普通地质学主要内容包括
地球和地壳的基本特征 各种地质作用的一般规律和结果 地球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和学说 环境地质的基础知识
你们看到的就是我们要研究的
What is Physical Geology?
地质科 学的绪 论

三、参考数目


《普通地质学》黄定华,2004 《地球科学概论》刘本培,1999 《physical Geology》王家生等编,校内版本
课程安排

一、上课时间

每周三下午7,8节,周五晚上三节 讲课 实习 讨论 72%(36学时) 16%(8学时) 12%(6学时)
二、课程类型

三、参考书目


1、《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 等。2002,地大版 2、《普通地质学》徐成彦,赵不亿,1988,地质版 3、《普通地质学》许至平,1990,煤炭版 4、《physical Geology》 5、《Earth》Raymond Siever,1982
笔试 50%(试卷) 口试 30%(背诵和展讲) 平时 20%(实习和作业)
历史比较法(将今论古)

莱伊尔(C. Lyell)提出古今地质作用的一致性 盖基(A. Geikie)总结: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 历史比较法(将今论古,现实主义的方法) 的 基本思想: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 其结果,与现代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 有相似之处。从研究现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产 物中总结出的规律,可以用来分析保留在地层 和岩石中的各种地质现象,从而推断古代地质 作用的过程和古地理环境。
“人定胜天”的错误
洞庭湖的变化 尼罗河泛滥与黄河泛滥

人类生存环境对人类的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 环境污染 地质灾害

洞庭湖面积的变化
1978年
1948年
2003年
尼罗河的泛滥对埃及的重要意义
江河泛滥,洪水暴 发,给人们带来的 是田园荒芜、妻离 子散、家破人亡的 苦果。因此,人们 总是把洪水泛滥视 为灾难的同义语。 然而,在终年很少 下雨或者不下雨的 埃及,事情并不尽 如此。
生存在地球上?

地质灾害
地面沉降,泥石流,滑坡——明天我的房
子在哪里?
海平面上升与亚特兰帝斯的沉没
传说中沉没的 古国亚特兰帝 斯,到底有没 有,如果有, 那么在哪里? 仍然没有答案。 但我们可以从 中知道海平面 上升产生的后 果。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因为人类 的不断砍 伐。世界 上热带雨 林覆盖率 平均每年 缩小0.5% 雨林是生 物多样性 的宝库
地质学特点



1、时间漫长。 2、空间宏大。 3、地质过程的复杂性。
地球发展历史与人类历史的比较
地球年龄: 4,600,000,000 最古老的岩石: 4,000,000,000 最古老的生物: 3,800,000,000 生物大量出现: 600,000,000 恐龙灭绝: 70,000,000 露西: 3,300,000 北京猿人: 500,000 埃及的金字塔: 5,000 甲骨文: 4,000 你们的年龄: 18
黄河泛滥和中国人的治理方式

河流的泛滥是河 流的自然属性 几千年前的大禺 都知道用疏通的 方法治理黄河, 为什么到了现在 我门还要去堵黄 河?违反自然规 律的事情还要继 续多久?
人类生存环境对人类的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上海会沉到水
里面么?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空气,水,生物多样性——人类会孤独的
A.戈尔 当美国参议员 时写的
全球畅销书
人类文明已经具备了毁灭 自己的能力
对地球生态环境最危险 的威胁,也许不在于这些 威胁本身而在于人类对他 的认识。
新总理的挂念与态度



98年湖北抗洪救灾现场指 挥若定。提出退耕还林、 退田还湖等一系列方针。 03年3月视察新疆地震灾 区。5月即将赴俄罗斯谈 判石油供应问题。 当好中国的总理不容易! 基础要扎实,专业要精深, 知识要广博。
前人资料搜集,野外地质调查 资料及样品分析,检验 推理和模式的建立 模式的检验
老三件和新三件
新三件
思考题(以寝室为单位,交一份讨论 报告,寝室长负责,时间同作业时间)
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类
要征服自然么? 人类和自然之间应该是怎么样的一 种关系? “天人合一”还是“人定胜天”?
地质科 学的入 门钥匙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地质学的发展史 历史比较法 地质学的时间和空间 地质学的工作方法
接见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 中外科学家时的讲话
地球科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认识地球, 并利用这种认识保证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 的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 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球科学负有重大历 史责任,是大有前途的科学。 江泽民 1996.8.7
现代地质学的发展




到1950年代,地质学已经成为一个分类齐全的 庞大的学科体系。 1960年代全球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和地质学的 革命。 1970年代以来的新灾变论的兴起 新的研究领域的拓展——宇宙地质学,月质学 新技术的应用和学科交叉——3S,环境地质, 地震地质学,农业地质学
地质学的未来
研究方法
人们无法进入地心采集标本、测量温度,也无法在 实验室再造地球系统的真实过程。
“Present is the key of past” (现在是过去的 钥匙 )”成为普 遍遵守的 将今论古 现实主义原则 和方法。
莱伊尔(C. Lyell)和近代地质学




1830年出版了《地质学原理》系统总结了古今 地质作用的一致性。 提出了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的方法 他“把理性带入地质学” 现实主义基本思想也是现代地质学的一个基本 的思想。 《地质学原理》标志着近代地质学的诞生。

四、考察方式

课程学习要求
一、纪律
严禁迟到早退(迟到或早退1次,平时成绩扣2分) 严禁缺课(缺1次,扣5分),缺5次课取消考试资格 严禁上课开手机(玩手机者,作缺课处理) 按时完成作业,迟交作业者当次作业成绩减半
二、考核
成绩=口试(10分)+平时(20分)+期末闭卷(70分)
三、学习方法
大冶战国古铜矿遗址

大冶铜绿山 古矿井遗址 是迄今已发 掘的生产时 间最长、规 模最大的古 铜矿。它的 开采于西周 到汉代,累 计产铜不少 于八万吨。
中国古代的盐业技术
盐井,抽取卤水,煮盐
燊(shen)海井的天车

燊海井的开凿, 不仅揭开了这块 三迭纪嘉陵江石 灰岩地层地区的 秘*,而且由此因 盐兴市,各地盐 绅商贾纷至沓来, 凿井设灶,一时 市景繁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地质学(geology)

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
地质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是:
地球的物质组成 地球的构造 地球的演化历史

地质学对象——研究地球的科学
地球的物质组成, 地球的结构, 地球的演化历史
远 眺 珠 穆 朗 玛 峰
古近纪早期(23百万Ma年前):海;晚期:陆;末期(2.5Ma)开始抬升
地 球 和 月 球
地质学的主要分支

根据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地质学可以分 为以下几个分支


基础性的地质学: 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 研究地壳运动,变形: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等; 研究地球的演变历史: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层学,古地理 学,新近纪地质学等 研究矿产资源的形成分布:矿床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 学等 应用性的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震地质学, 环境地质学,旅游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等


预习-概念,把问题带到课堂 上课-认真听,多思考,勤做笔记,不允许拷贝幻 灯片讲义 总之:多看,多问,多想
教学基本要求
牢记地质学的基本概念 初步学会认识常见矿物和岩石 熟悉地质学有关的英文术语 培养地质思维方式(很重要) 了解人-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 培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
近代地质学的产生和发展

文艺复兴使欧洲进入了一个科学革命的时代。 工业革命的产生促进了对矿产的需求。 18世纪末期,地质学从矿物学中分离出来 著名的“水火之争” 地层学的产生 灾变论与均变论
水火之争

魏纳(A. G. Werner,1749-1817, 德国地质学家)水成论

作业(每题不得少于500字,下星 期二交)
历史比较法的局限性 评价水火之争

人、地球和环境
21世纪人类对地球的要求
人类进入21世纪面临的主要问题: 需要居住在一个宽敞的地球上(人口控制) 需要居住在一个清洁的地球上(环境治理) 需要居住在一个安全的地球上(灾害防治) 需要居住在一个富裕的地球上(资源丰富)
所有的岩石都是在原始的海洋中结晶而成的。 地球没有内部运动。 火山喷发是埋藏在地下的煤燃烧,熔化岩石形成。
水火之争

郝屯(j. Hutton 1726-1797, 英国地质学家)火成论

花岗岩等是岩浆冷却的产物。 山脉是由于岩浆的向上涌推形成的。 造山-夷平-沉积-造山的旋回。
灾变论与均变论
地质学简史




地质思想的萌芽:新石器时代-18世纪中 叶 近代地质学的诞生:18世纪中叶-19世纪 中叶 现代地质学的确立和大发展:19世纪中叶 -1950年代 地学革命阶段:1960年代-现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