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
互作用在个体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结果。而“素养”更多的 指向后天习得的,通过教育可以培养的,可以更加凸显教 育的价值。 在根本价值取向上,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 性,是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 点。
一、对核心素养的简要解读
4、澄清:
第二,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个体能否综合运用相 关的知识技能、思维模式或探究技能以及态度和价 值观等在内的动力系统。在这个意义上,核心素养是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
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 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 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一、对核心素养的简要解读
案例1:2016年3月16日,谷歌开发 的人工智能(AI)系统Alpha Go以 4:1的压倒性优势战胜了世界围棋冠 军李世石。
人机大战引发的教育思考
曾几何时,知识本位、 应试教育填满了学校生活的 缝隙,师生争分夺秒,为的 是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当 知识以几何级态势增长,这 种方式还能奏效吗?
三、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有的老师教学无目标,往往使学生一脸茫然:这节课到底 应该学些什么?
有的老师虽有目标,但内容讲解不能紧扣目标,教学时东 拉西扯,目标也就成了摆设。
有的老师设定目标过多,致使教学重点不突出,课堂教学 效果大打折扣。
有的老师眼中只有知识目标,而没有育人目标。
综合性的,是对于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
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高于学科知识;
一、对核心素养的简要解读
4、澄清:
第三,核心素养与基础知识 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是以学科或跨学科课程的学习
为基础的。把“核心素养”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育 人目标,并不舍弃基础的读写算能力、具体领域的 知识和技能。
一、对核心素养的简要解读
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
三、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5、学习兴趣不浓厚
有的老师不会创设学习情景或不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致使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课堂上或开小差、或小动 作、或摆弄物品、或打闹玩、或爬在桌子上睡觉。真可谓 教师教的无劲,学生学的无趣,参与不积极、不主动。
有的老师缺乏语言艺术或组织艺术,致使课堂气氛沉闷。 虽然有的老师用“你真棒!”或鼓掌来烘托课堂气氛,但 这不是自然生成的活跃。
4、澄清:
第四,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核心素养植根于 学科的核心素养。从素养的角度来说,二者是相辅 相成的关系。
从学科的角度来说,核心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育 人功能与学科价值的有机结合,是该学科实现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所在。
一、对核心素养的简要解读
小结:
爱因斯坦说”所谓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都忘光 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核心素养重视的就是 那些“网络上找不到答案的东西”,它不能靠死记 硬背而取得考试的优势。
在一个越来越多工作被 计算机接管的世界里,孩子 最需要学习什么?我们应该 教给孩子什么?我想恐怕不 是已有的事实或数据,也不 是解决问题的简单规则……
一、对核心素养的简要解读
案例2:教育,钱学森最后的心结
“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 杰出人才?”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 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 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 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 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山大附中实验中学教学专题研修
顺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培训内容 如何进行个人备课
六环节集体备课 课堂教学规范 课堂教学改进 如何上好复习课 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学生作业改进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如何进行说课 如何进行听评课 教师发展策略 项目课题研究策略 学科课程规划与实施 教师评价策略
“现在的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 老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 么程度,这样的教育是不是当下我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乃至 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一 个热词。
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什 么提出核心素养?怎样 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一、对核心素养的简要解读
1、含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
德育工作的新特点
德育目标序列化 德育内容具体化 德育活动课程化 德育管理全员化 德育评价科学化
二、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航标
2、促进学校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此,
课程的开发利用必须要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 目前,除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以外,重点 围绕培养核心素养开发校本课程,特别是综合课程、 实践课程、拓展课程,这更有利于学生参与实践、 体悟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航标
4、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模式的变革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专 业素养—— 教学艺术,课堂调控能力,学会“阅读” 课堂,真正关注学生,关心学生思想及隐藏的表现 行为等。这就必将改变“说教式”培养方式,研究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素养,加大教师的专业化培 训力度。
案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课程体系
案例:烟台开发区实验中学课程体系
烟台开发区实验中学学生素养课程设置图
基础素 养
课程
自主拓 展课程
社团实 践课程
主题综 合课程
礼仪教育 经典诵读 国防教育 反邪教警
示
法制天地 古典礼仪 模拟法庭 我的梦工
场
小记者站 校园电视
台 导游团 国旗班
德育序列 课程
双基—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体现着从“教书”走 向“育人”的转变。
三、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想说爱你不容易”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
道。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核心素养的 落实。
在课程改革以后,我国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 学方式,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教师设计一系列活 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活 跃。但仍存在课堂上教师把控过多、缺少学生质疑 问难等问题。因此,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 学仍需要不断改进。
三、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6、多媒体运用不当
不用: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手段,直观性强,能帮助学生 理解、记忆、分析、能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但 由于多方面原因,有的老师缺不用或不会用。
滥用:播放与内容无关的歌曲、动画、影像等,分散了学 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有的教师既不板书课题, 也不板书主要内容,只是边讲边点鼠标,一个问题接一个 问题,先让学生答一答,然后打出答案。
当用核心素养去思考、审视教学时,我们的知识观、 教学观、育人观和课程观将随之改变,并将最终引 发一场新的教育教学革命。
二、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航标
1、促使学校德育工作内容和方式变革
核心素养强调的认同感(国家认同感、传统文化认 同感)、责任感、自我管理、健康生活、创新意识 与能力、国际视野等德育内容,并不是教师教出来 的,它必然要靠学校德育工作内容、方式的变革来 实现。
培训形式 讲座和交流
讲座 讲座和展示 讲座和展评 讲座和展评 讲座和展评 讲座和交流 讲座和交流 讲座和展评 讲座和展示
讲座 讲座和交流 讲座和交流
讲座
小结:
核心素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DNA。今天,核心素养 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 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未 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
布置作业不精选习题,采用套题、单元卷或习题集,缺乏 分层训练,漠视了学生的差异。
教学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眼里只有部分学习好的或前几排 的学生,不肯把精力施舍给坐在后面的学生。
三、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3、教学方法不得当
课堂教学中难以见到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 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型,不管是几年级的学生,采用的教学 模式几乎都还是八十年代的讲授法,老师讲学生被动听, 甚至把活动课、实验课也上成了讲授课。
师生互动走形式,假预习、假自学、假讨论、假合作、假 探究充斥课堂。有的课堂一会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说 一说,一会儿提问、一会儿小组讨论,“互动”看似热闹, 由于老师把握不到位,例如把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也作为 讨论的问题,实际上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实效性差。
三、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4、深度学习不够
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乐学善学、人文 积淀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一、对核心素养的简要解读
3、核心: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育人。核心素养就是要准确而具
体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一、对核心素养的简要解读
4、澄清:
第一,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 “素质”通常指的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教育)交
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 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 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不到训练。
问题设置过大,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针对性差,造 成学生思维的障碍,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提问对象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 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
高效阅读 书法课 诗韵课程 名著赏读
英语演讲 魅力烟台
传统节日探 源
演讲与辩 论
文学社
名著赏读 中华茶文
化 英语课本
剧
主题研究 课程
化学与生 活
趣味物理
科技伴我成 长
科学家的故 事
科技制作 科学探索 创新实验
机器人 化学与生
活 3D打印 动画设计
创意实践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