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分娩期并发症的护理主题讲座课件
最新分娩期并发症的护理主题讲座课件
产后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Ø 针对原因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Ø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出血 • 按摩子宫
腹壁单手按摩宫底
腹壁双手按摩子宫
腹壁-阴道双手按摩子宫
产后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Ø 针对原因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Ø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出血 • 应用宫缩剂 • 宫腔纱条填塞 • 结扎盆腔血管 • 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 • 切除子宫
子宫破裂
临床表现
先兆子宫破裂
子宫病理性缩复环 下腹部疼痛 血尿 胎心率改变
妇产科护理学
子宫病理性缩复环
子宫破裂
妇产科护理学
临床表现
子宫破裂
不完全性子宫破裂:体征常不明显。 完全性子宫破裂:表现为突发下腹部撕裂样剧痛、休
克征象、腹壁可清楚扪及胎体、阴道流血等。
子宫破裂
出血为间歇性,色暗红,有凝血块,子宫软、 轮廓不清,出血多在胎盘娩出后
胎盘因素
间歇性,色暗红,出血多在胎儿娩出后
软产道裂伤 持续性出血,色鲜红,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
凝血功能障碍 持续性出血,血不凝,常伴皮肤黏膜出血
产后出血
处理原则
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 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 防治感染
妇产科护理学
作有关
产后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预期目标
血容量尽快得到恢复,血压、脉搏、尿量正常 无感染症状,体温正常,恶露、伤口无异常,白
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正常 产妇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产后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Ø 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Ø 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高危孕妇管理、心理支持 Ø 分娩期:严密观察及正确处理产程 Ø 产褥期:加强观察、及时排空膀胱、母乳喂养
产后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评估
健康史:一般健康史、产后出血相关健康史 身心状况:
评估产后出血量: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等 初步评估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中心静脉压测量
产后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恐惧 与大量失血担心自身安危有关 潜在并发症 出血性休克 有感染的危险 与失血后抵抗力降低及手术操
子宫收缩乏力
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70%~80%)
全身因素: 产科因素: 子宫因素: 药物因素: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
精神过度紧张,分娩恐惧,合并慢性全身性 疾病等 产程延长或难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 娠期高血压疾病 多胎妊娠、巨大胎儿、剖宫产史、肌瘤剔除 术后、子宫畸形、多产妇等
过量使用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
目录
一、产后出血 二、子宫破裂 三、羊水栓塞
妇产科护理学
重点难点
妇产科护理学
重点
产后出血、子宫破裂 、羊水栓塞的定义
病因及临床表现 护理评估及常见护理
诊断/问题 护理措施
难点
产后出血原因及出血 量的评估
先兆子宫破裂及羊水 栓塞的早期识别
羊水栓塞的病理生理
第一节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
护理措施
Ø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 积极做好安慰、解释工作 • 鼓励产妇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 产褥期卫生指导及产后避孕指导 • 产后复查指导
妇产科护理学
产后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结果评价
产妇生命体征稳定,尿量、血红蛋白正常,全身 状况改善
体温、白细胞数正常,恶露、伤口无异常,无感 染征象
产后出血
定义
妇产科护理学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 500ml,剖宫产者>1000ml。
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 因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发病率更高
产后出血
病因
子宫收缩乏力 胎盘因素 软产道损伤 凝血功能障碍
妇产科护理学
产后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妇产科护理学
产后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临床表现
阴道流血 低血压症状
因导血
妇产科护理学
不同原因所致产后出血临床表现特点
不同原因所致产后出血临床表现特点
出血原因
特点
子宫收缩乏力
处理原则
先兆子宫破裂
抑制子宫收缩,如全身麻醉或肌注哌替啶 立即剖宫产结束分娩
妇产科护理学
Ø子宫破裂
Ø 抢救休克:输液、输血、给氧等 Ø 尽快剖宫产终止妊娠
子宫破裂
护理评估
妇产科护理学
健康史:一般健康史、子宫破裂相关健康史
身心状况:症状、体征、心理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B超等
子宫破裂
产后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 ≥30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
膀胱充盈、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
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
胎盘绒毛仅穿入子宫壁表层为胎盘粘连;穿入子宫壁肌层 为胎盘植入
胎盘部分残留:
部分胎盘小叶及胎膜或副胎盘残留
产后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组织弹性差而产力过强 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 阴道手术助产:产钳、胎吸、臀牵引术等 会阴切口缝合时止血不彻底
产妇焦虑、疲劳感减轻,情绪稳定
第二节 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
妇产科护理学
定义
指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发生的子宫体部或子宫下
段的破裂。
发生率:1:18500~1:3000 多发生于经产妇,尤其是瘢痕子宫的孕妇
子宫破裂
病因
瘢痕子宫 梗阻性难产 子宫收缩药物使用不当 产科手术创伤
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急性疼痛 与强直性子宫收缩、病理性缩复环或
宫腔纱条填塞
产后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Ø 针对原因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Ø 胎盘因素所致出血
• 胎盘已剥离未娩出:牵拉脐带、按压宫底,协助娩出 • 胎盘粘连:徒手剥离后协助娩出 • 胎盘胎膜残留:钳刮术或刮宫术 • 胎盘植入:做好子宫切除术前准备
胎盘植入(术中)
产后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Ø 针对原因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Ø 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 • 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 • 缝合时第一针需超过裂口顶端0.5cm • 不留死腔
产后出血
妇产科护理学
护理措施
Ø 针对原因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Ø 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 • 首先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出血 • 尽快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 • 若并发DIC,按DIC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