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识、可追溯性及批次管理控制程序

标识、可追溯性及批次管理控制程序

标识、可追溯性及批次管理控制程序
0 目的
对本公司产品实现的全过程标识、 可追溯性及批次进行管理, 并对各生产现场进行监督 检查。

1 范围 本程序文件规定了标识、可追溯性及批次管理控制程序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内供和外
销产品的控制。

2 标识分类
本公司产品实现的全过程标识对象有:物资器材、在制品、最终产品
发货前,检验人员应仔细核对,并在发货单上签字,以确保产品的数量,在交付时随
产品提交的文件一并提供,防止其丢失和损坏。

重要特性由技术人员在技术文件中明确要求,
生产计划人员、 调度人员、检验人员、仓库保
管人员按要求实施标识;对产品标识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a 产品状态标识, 分为产品技术状态标识和产品生产状态标识。

产品技术状态标识在相关 技术文件和生产文件中标识,以便识别出实际的技术状态和约定的技术状态之间的任何区 别。

生产状态标识需防止不同种产品相混淆, 采购品一般以标签标识, 在制品按在制品管理 程序执行,最终产品以合格证或标牌进行标识;
b 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 防止同种产品不同检验状态相混淆, 特别防止不合格品的非 预期使用,采用区域划分、标牌等进行标识,如:待检、合格、不合格、待处理等;
c 产品使用状态标识:采用工艺流程记录卡( Q/XZD-208e-08 )、在制品台帐、批次号、
试验记录簿以及合格证等标识,并保证可追溯性。

3 可追溯性
3.1 当产品有可追溯性要求时, 应确保有唯一性编号, 并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内保存相 关记录。

3.2 能追溯由同批原材料或同一加工批次制造的产品的最终去向(交付、报废); 3.3 对于组合件,能追溯到其组合的单元件以及后面更高级的产品装配的标识; 3.4
对于给定的产品,能追溯其生产(加工、装配、检验)的连续记录
4 批次管理
制造部负责批次管理的归口工作, 各承制单位实施批次管理, 本公司按以下要求实施批
次管理:
4.1 按批次建立工艺流程记录卡 (见 检验的数量、质量、操作者和检验者(见 Q/XZD-208e-08 ),详细记录投料、 加工、装配、 调试、 Q/XZD-302e-02 、Q/XZD-302e-03 ),并保存记录; 4.2 使产品的批次标记与原始记录保持一致;
4.3 能追溯产品交付前的情况和交付后的分布、场所。

, 需标识的关键和
4.4
本文件附录是规范性附录。

本文件由综合技术部提出。

本文件由综合技术部归口并起草。

匚序流程记录卡
Q/XZD-208e-08
本表由车间调度依据生产安排组批后填写表头、日期、工序号(05 10…)、工序名称(不进行的工序在备注
栏填“该工序不进行”),操作者填写加工数,合格数与不合格数由检验员填写,并随产品流转,进行的工序由操作者、检验员签字,该批产品发送后由库管员交回技术科资料员处存档备查。

工序首件检记录
本表由车间调度依据生产安排组批后填写表头、日期、工序号(05 10…)、工序名称(不进行的工序在备注栏
填“该工序不进行”),操作者、班组长、检验员填写加工数、工艺要求、实际结果,并随产品流转,进行的工序由操作者、检验员签字,该批产品发送后由库管员交回技术科资料员处存档备查
产品检验记录
Q/XZD-302e-2
Q/XZD-302e-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