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作描写说课稿

动作描写说课稿

《人物描写系列之动作描写》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我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的。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写作教学中,只韩向花
有一点一滴的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方法,体验写作情趣,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

动作描写即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和状态的写作方法。

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人物动作描写已经有了学习及运用,但不知道人物动作描写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进行描写。

而这恰恰是学生以后进行写人记事习作时必须要掌握的。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技巧,并运用到习作中去。

2﹑小试牛刀,写作片段练习。

3﹑总结动作描写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小试牛刀,写作片段练习。

难点:1﹑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技巧,并运用到习作中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个哑女卖刀,她不能说话,无法用富有诱惑力的
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

于是她就在大庭广众中当场演示刀的锋利。

她把刀搁在铁丝上,一瞬间,细铁丝分为两截,而刀刃无损;她又手起刀落,面前的粗铁丝转眼间被分割成数截,但刀刃锋利如初。

哑女虽未说一句话,但她的摊位前排起长龙,人们争相购买她的菜刀。

顾客们众口一词:“好就好在她用动作来说话,令顾客信服。


哑女卖刀如此,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

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举动细致描写,写出人物的具体动作,那么所写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

过渡语:
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老舍
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

——高尔基
2、什么是动作描写及其作用?
所谓动作描写即通过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和状态的写作方法。

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二)、读文猜人,感受动词
请学会读文字,根据动词的改变和细化,判断人物的身份。

(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惊悚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过渡语:了解动作描写的内容
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脚腿等动作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

这些描写可以使描写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三)、动作描写的方法
•(1)、选用具体准确的动词描写
•(2)、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即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语)
•(3)、用上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某一动作写得形象生动。

6)、和其它人物描写的方法相结合。

•(4)、和其它人物描写的方法相结合。

方法一:选用具体准确的动词描写
怎样才能做到具体准确呢?
•分解法(具体)
•一个简单的动作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协助性动作,然后组合在一起。

就象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对每个部分、每个动作都作出描写,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
练习一:选动词填空
•上课铃声响了,教室仍然一片喧闹。

这时,教室外传来老师的脚步声……(请用分解法具体描述“回”座位这一动作。


我立马___ 起耳朵,_____ 下身子,
直向座位____ 去。

然后屁股一______,身子一_______,课本一______,若无其事地看起书来……
方法二:
把人物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出来(即在动词前添加恰当的修饰语)她发现了蝴蝶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捧。

可又不小心让它飞走了,她很生气。

•她又看见了一只蝴蝶,便( )< >过去,蝴蝶(),她()< >着蝴蝶,终于蝴蝶停在了一朵花上,她< >着背,手中间< >着点空隙,脚尖()< >着,汗珠从她的脸上滴落下来,她( )走到蝴蝶旁,猛地一< >腰,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又小心地把双手< >出点缝,把头< >在手缝上看,一不小心让蝴蝶飞出了双手,她又急又气< >着小嘴,双手往腰上一< >,但马上又像只()< >着追赶另一个目标去了。

方法三:用上比喻等修辞手法。

说时迟,那时快。

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

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

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选自《精彩校运会》
思考:选段用了那些动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有何作用?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爬、顶、弯、蹲、插、倾、飞”等10个动词,把赛场上运动员起跑的预备姿势描写得准确而逼真。

用比喻写出了运动员的强健有力,蓄势待发的状态。

方法四:和其它人物描写的方法相结合。

学生回答本册课文中学习过的要求的内容。

回顾我们本册书中学习过的动作描写与其他描写相结合的例子。

(四)、毛病的病根在哪里
•下面是某一学生《学游泳》的动作描写。

•今年夏天,爸爸带我到南湖去学游泳。

爸爸带着我骑着自行车去南湖。

路上瞧见建筑工人在造房子,听到树上的蝉儿在不停地鸣叫。

到了南湖,从自行车上面跳下来,放好自行车,脱下衣服,走到水里,就开始游泳。

吃力了,休息一会儿,再游。

过了一个小时。

我们就回家了。

游泳真开心。

•修改后的动作描写。

•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软,身体好像飘来飘去。

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

口里直喊着“我要回家”。

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

”过了一
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

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

这时,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删除了和学游泳无关的动作描写,着力描写学游泳的动作,来体现学游泳的感受。

“两脚发软”、“紧紧地抱住”、“两腿夹住”、“口里直喊”,真实地表现出小朋友刚学游泳时害怕心理。

“壮着胆”、“稍微向后伸了一下”,体现了小朋友的小心谨慎。

设计意图:预防学生的习作过程中出现类似的现象。

(五)小试牛刀
观察人物行动
认真仔细观察人物行动,运用这节课学习的动作描写的方法把三位同学《擦灯管》的动作描写。

(六)结束语:
同学们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练就“绘其行,现其人”的动作描写本领。

(七)课后作业:
1、认真修改写好的作文片段。

2、能在今后的作文中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写作方法。

(八)、板书设计
动作描写
具体准确凸显人物性格
加修饰语
运用修辞展现内心活动
与其他人物描写结合
(九)教学反思
从课前准备很充分,但课上表现很一般,没有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导致课堂气氛很沉闷;教学过程很顺畅,但教学效果不明显,从学生的最后的小练笔中可得知;教师自身素质有限,导致引导不到位,在填写动词时,会出现空白。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学生的动词就那么几个,不是仅靠平时的观察,关键得多阅读、多积累、多思考。

今后首先提高教师的素质,进而改变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学会阅读,想法设法让学生自己愿意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