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课后练习
1.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 )
A.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 B.共用的电子必须配对
C.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 D.两原子体积大小要适中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σ键比π键的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度大
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
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双键、三键中都含有π键 B.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愈多,共价键愈牢固
C.因每个原子未成对的电子数是一定的,故与其配对的原子个数也一定
D.所有原子轨道在空间中都有自己的方向性
4.下列有关σ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如果电子云图像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即形成了s-s σ键
B.s电子与p电子可以形成s-p σ键
C.p电子与p电子不能形成σ键 D.HCl分子里含有一个s-p σ键
5.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键既有σ键也有π键 B.所有的π键都容易打开
C.σ键可沿键轴自由旋转而不影响键的强度
D.π键比σ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把H2S分子写成H3S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
B.H3O+的存在,说明共价键不具有饱和性
C.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D.两个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后,两核间的电子不仅仅存在于两核之间,而且绕两个原子核运动
7.N—H键键能的含义是( )
A.由N和H形成1 mol NH3所放出的能量
B.把1 mol NH3中的共价键全部拆开所吸收的热量
C.拆开约6.02×1023个N—H键所吸收的热量 D.形成1个N—H键所放出的热量8.在白磷(P4)分子中,4个P原子分别处在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结合有关P原子的成键特点,下列有关白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分子的键角为109°28′ B.分子中共有4对共用电子对
C.白磷分子的键角为60° D.分子中有6对孤电子对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 B.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
C.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 D.H—Cl的键能为431.8 kJ·mol-1,H—Br的键能为366 kJ·mol-1,说明HCl比HBr分子稳定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则分子越稳定B.只有非金属原子之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C.水分子可表示为H—O—H,分子中键角为180°
D.H—O键键能为463 kJ·mol-1,即18 g水分解生成H2和O2时,放出能量(2×463) kJ 11.(双选题)下列物质属于等电子体的一组是( )
A.CH4和NH+4B.B3H6N3和C6H6 C.F-和Mg D.H2O和CH4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π键是由两个p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的
B.σ键是镜像对称,而π键是轴对称
C.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
D.H2分子中含σ键而Cl2分子中除σ键外还含有π键
13.①HCl ②H2O ③N2④H2O2⑤C2H4⑥C2H2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⑤⑥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B.对双原子分子来说,键能越大,断开时需要能量越多,该化学键越不牢固
C.一般而言,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化学键越强,键越牢固
D.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15.下列事实能够用键能的大小作为主要依据来解释的是()
A.常温常压下氯气呈气态而溴呈液态
B.硝酸是挥发性酸,而硫酸、磷酸是不挥发性酸
C.稀有气体一般难以发生化学反应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16.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下图所示)。
已知该分
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 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
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15.2 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
17.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也
可互称为等电子体。
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
根据上述原理,下列各对粒子中,空间结构相似的是()。
A.SO2与O3
B.CO2与NO2
C.CS2与NO2
D.PCl3与BF3
18.(1)如下图,写出下列共价键的名称,并各举一例说明含有这些共价键类型的物质。
(2)某有机物的结构式如下:
则分子中有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19.分析下列化学式中标有横线的元素,选出符合要求的物质。
A.NH3B.H2O C.HCl D.CH4E.C2H6F.N2
(1)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__;
(2)只有一个价电子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__;
(3)最外层有未参与成键的电子的是________;
(4)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________。
20.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
由上表中数据能否得出这样的结论:
(1)半径越小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即键能越大)。
_______(填“能”或“不能”)。
(2)非金属性越强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能否从数据中找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________<C—Br键键能<________。
21.等电子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或离子),它们的原子数相同、分子(或离子)中价电子数也相同。
(1)SiO2-3、SO3、NO-3三种粒子________(填“是”或“不是”)等电子体,其中Si、S、N 三种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2)C2O2-4和________是等电子体,C2O2-4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它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Mn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两原子14个电子的等电子体的共同特点是物质中都具有共价三键,请举出相应的3个例子:________(分子或离子)。
每个分子或离子中含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22.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所示(单位:kJ ·mol -1
): 键
H —H Br —Br I —I Cl —Cl H —Cl H —I H —Br 键能 436.0 193.7 152.7 242.7 431.8 298.7 366 (1)以上化学键中最稳定的是 。
(2)1 mol H 2在2 mol Cl 2中燃烧,放出热量为 kJ 。
(3)在一定条件下,1 mol H 2与足量的Cl 2、Br 2、I 2分别反应,放出的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A.Cl 2>Br 2>I 2 B.Br 2>Cl 2>I 2 C.Br 2>I 2>Cl 2
(4)1 mol H 2在足量的F 2中燃烧比在Cl 2中燃烧放热 。
23.现有原子序数小于20的A 、B 、C 、D 、E 、F 6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B 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 和C 的价电子数相同,B 和D 的价电子数也相同,
且A 和C 两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是B 、D 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的12
;C 、D 、E 三种 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E 原子的p 轨道上电子数比D 原子的p 轨道上多一 个电子;6种元素的基态原子中,F 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多且和A 处于同一主族。
回答下列问 题:(1)用电子式表示C 和E 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基态F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 2D 的电子式 ,其分子中 (填“含”或“不含”)σ键, (填“含”或“不含”)π键。
(4)A 、B 、C 共同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有 。
24.周期表中前10号元素形成的下列分子结构图中“大黑点”表示相关元素的原子除 去最外层电子的剩余部分,“小圆圈”表示氢原子,“小黑点”表示没有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 电子,短线表示共价键。
(1)以上四种分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在②的分子中有________个σ键和________个π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