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系统

01-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系统


精密测量时,多采用微米(μm)为单位, 1μm=10-3 mm
超精密测量时,则用纳米(nm)。 1nm=10-3 μm
国际长度单位“米”的最初定义始于1791年法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米的定义不 断进行完善。1983年10月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米的新定义:“米是光在真空中1/ 299792458秒时间间隔内所经路程的长度”。把长度单位统一到时间上,就可以利用高度精确 的时间计量,大大提高长度计量的精确度。
长度基准与量值传递系统
为了进行长度计量,必须规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即长度计量单位。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 《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决定在采用先进的 国际单位制的基础上, 进一步统一我国的计量单位,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其中规定长度的 基本单位为米(m)。
机械制造中常用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 1 mm=10-3 m
在实际生产和科研中,不便于用光波作为长度基准进行测量,而是采用各种计量器具进 行测量。为了保证量值统一,必须把长度基准的量值准确地传递到生产中应用的计量器具和 工件上去。因此,必须建立一套从长度的国家基准谱线到被测工件的严密而完整的长度量值 传递系统。
量值传递就是将国家的计量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值,通过检定,传递到下一级的计量 标准,并依次逐级传递到工作用计量器具,以保证被检计量对象的量值能准确一致。各种量 值的传递一般都是阶梯式的,即由国家基准或比对后公认的最高标准逐级传递下去,直到工 作用计量器具。长度量值分两个平行的系统向下传递,其中一个是端面量具(量块)系统, 另一个是刻线量具(线纹尺)系统(图2-1)。
基准谱线
国家基准米尺
光波干涉仪 绝对量法 基准组量块
工作基准米尺

线 量
一等线纹尺
Hale Waihona Puke 具光波干涉仪 绝对量法 一等量块
光波干涉仪 绝对量法 二等量块
二、三等线纹尺 工程技术中应用的刻线尺
接触式干涉仪
三等量块


量 具
接触式干涉仪
四等量块
光学计 五等量块
光学计 六等量块
工件尺寸
计量仪器 量具、量规
图2-1 长度量值传递系统
相关主题